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启动(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后,老师没有宣布上课,却在讲桌前寻找什么。老师问学生:你们看到老师的笔了吗?)师:谁注意到刚才老师怎么了?生:你是在找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你问我们了。生:你还在讲桌上找来找去的。(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笔借给老师)师:注意到老师怎么  相似文献   

2.
一、巧学范文,激起参与热情师:同学们,在上课前,先跟随老师去看一场精彩的比赛吧。让我来做现场直播——[出示作文片段:激烈的拔河比赛(略)]师: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生:激烈的!紧张的!师: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比赛的激烈的?(生纷纷从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回  相似文献   

3.
一、启动(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后,教师没有开始讲课,却在讲桌前寻找什么。又问学生:你们看到老师的笔了吗?)师:谁注意到刚才老师怎么了?生:你是在找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你问我们了。生:你还在讲桌上找来找去的。(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笔借给老师。)师:注意到老师怎么  相似文献   

4.
[情境描述]在不久前的阅读教学比赛中,作为参赛选手的我(上课内容为《黄河的主人》)课前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师:孩子们,能给“主人”找一个相对的词吗?生1:客人。师:(指着学生,包括笔者本人)我们和(指向听课老师)周围听课老师比,谁是主人?生(异口同声):我们!师:(指着学生)你们和(指着自己)郑老师比,主人是谁?生2:是郑老师,因为今天是您参加教学比赛。师:认为“郑老师是主人”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学生都举手了,听课老师一片哗然)[症结与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我们关注的焦点从“老师的教”转向了…  相似文献   

5.
一、谈话,初步了了解两种记时法 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老师在钟面上拨一个时刻(拨3:00),你能认出来吗? 生:3点. 师:通常,3点时你可能在于吗? 生:我在上课. 生:如果是周末,我可能在玩. 师:有不一样的吗? 生:我应该在睡觉. 师:奇怪,同样3点,怎么有人在上课,又有人在睡觉? 生:因为有的是早晨3点,有的是下午3点. 师:看来,只说3点容易混淆.而有了像凌晨、下午这样的时间词呢? 生:很清楚,不会再混淆了. (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  相似文献   

6.
孙建锋 《湖南教育》2004,(16):33-35
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呀!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不知道周杰伦?生:(一听周杰伦,马上来精神,异口同声,振臂高呼)知道!师:知不知道张惠妹?生:耶!知———道———!师:知不知道谢霆锋?生:(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知道!师:(语气陡然一转,神秘兮兮地)知不知道孙建锋?(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师生不熟悉)生:(惊奇地,摇摇头)不知道。师:“有缘”对面不相识,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孙建锋。(生大笑)师:一起喊“孙建锋”!生:孙建锋!师:知不知道冰心?(生有的说知道,有的说…  相似文献   

7.
上课。教师板书课题《会摇尾巴的狼》。师:同学们,狼会摇尾巴吗?生:(齐)会!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就是——生甲:(举手发言)老师,狼要是会摇尾巴,为什么没骗到老山羊。生乙:(若有所悟)是呀,狼不会摇尾巴。生(部分):就是会摇尾巴!  相似文献   

8.
<正>一、课前谈话,巧妙引题师:老师想在班上搞一次活动,做表情或吃薯片比赛,你们选择哪种?(生答,师相机板书:争论)师:刚才我们争论的话题,课后会有答案的,就看你们上课的表现了。(师板书补全课题)师:文中哪个词和"争论"的意思相近?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44~45页。片段一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听过。师:今天我们来观看一场红、黑蚂蚁的比赛。课件出示两只蚂蚁比赛的场景:红蚂蚁沿课桌边线跑,黑蚂蚁沿黑板的边线跑。(速度一样)谁先跑完一圈谁就赢了。黑板桌面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谁能赢?你猜谁能赢就支持谁。生1:我支持黑蚂蚁。生2:我支持红蚂蚁。(大多数同学都支持)师:观看比赛时,为你们支持的蚂蚁加油吧!点出课件,演示比赛开始,同学们都为各自支持的蚂蚁加油,比赛结束,红蚂蚁赢了,支持红蚂蚁的同学大声欢呼。师:…  相似文献   

10.
师:你们认识我吗?以前见过我吗?生:没有!师:初次见面,请多关照!(鞠躬)怎么关照孙老师呢?生:上课多回答问题。生:上课认真听讲。  相似文献   

11.
一 师:同学们,谁能替孙老师请两位听课的老师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一起来上课?(生纷纷举手)至于你怎么邀请,就看你的现场交际能力了. (生现场邀请听课老师中的两位上台) 师:帅气男生看上了靓女老师.(笑声)欢迎两位老师加入到我们的团队里来一起学习.同学们怎么表示? 生:老师,欢迎你们两个加入我们的团队. 师:听听被邀请的老师怎么说. (被邀请上课的老师甲、乙表示感谢) 师:这就是融入.融入需要语言沟通.被邀请的老师坐在台下是老师,坐在我们的群体当中就是—— 生:朋友. 师:朋友见朋友,首先握握手. (师生与甲、乙握手) 师:请看屏幕,齐读课题! 生:今生与你相遇. 师:"今生与你相遇"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相遇.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特级教师支玉恒《放弃射门》教学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生读)师:课文中描写精彩场面的是哪一节?生:第四节。师:这一段最难读,课前我读了几遍,敢不敢和我比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悠扬的上课钟声,一堂“比的意义”的教学课开始了.……师: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除法.(板书)师:数A是46,数B是5.数A是数B的多少倍?生:用46÷5=9(1/5)(倍)师:回答得对.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生:用3÷2,长是宽的1(1/2)倍.  相似文献   

14.
案例 师:同学们课间喜欢做什么? 生:做游戏、玩球……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进行拔河比赛。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组成小兔队和小鸭队来进行比赛。谁愿意参加比赛?(教师把准备好的4个小兔和6个小鸭头饰给学生戴上。) 师:我做拔河比赛的裁判,同意吗? 生:同意。 师:先听我说规则和要求……(比赛开始,没参加比赛的学生自发地为参加比赛的学生加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游戏当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断师:一天有多少个小时?生:(齐答)24小时。师:(将时针拨到12时)现在是几时?生:12时。师:如果把它看作是晚上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教师请两个学生(分别是全班最胖的学生和最瘦弱的学生)到讲台前面进行掰手腕比赛。比赛刚开始,瘦弱的同学就败下阵来。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比赛公平吗?生: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呢?生: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力气悬殊太大。生: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学生们又哈哈大笑。)师:怎样知道这两个同学谁重谁轻呢?生:用眼睛就能看出来。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可以把他们两人抱起来试试。师:那谁愿意来试试?几个学生自告奋勇地到讲台前抱刚才比赛的两个学生。生:还可以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  相似文献   

17.
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今天王老师来给大家上课,你们猜猜王老师上什么课?生:数学课。师:不,王老师这节课给大家来讲故事。学生(惊奇):哇!(然后一起鼓掌)师:从前,有一只兔子遇到一只慢慢、慢慢爬行的乌龟……生:我知道了,是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师(故作惊讶):怎么,你们听过啦  相似文献   

18.
倪华东 《科学课》2008,(8):23-23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明白科学的严肃性,明白科学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在上课前出示了一个仿真的蜡制苹果。师:这是什么?生:苹果。师:是一个怎样的苹果?你们能描述一下吗?学生用精彩的语言形容了这个苹果。师:(在学生中间走了一圈)请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求平均数”的课尾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用到平均数。生:我知道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师:快下课了,你们想和老师说些什么呢?生:老师,我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生:希望以后老师还会为我们上课。师:老师也想再和你们一起上课,但快下课了,我们下课吧。(师一动不动,期待的眼神仿佛还在等着什么。多数学生在想,以往上课,老师说完下课就收拾东西走了,这位老师还想干什么)师:(深情地)下课,行吗?生:不下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位学生很聪明。他的…  相似文献   

20.
一、扑克牌排序与比较大小 (上课开始,老师出示扑克牌) 师:这是扑克牌,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玩过.(依次出示红桃A、红桃2、红桃3)按照这样的规律,下面这张是什么牌?再下面呢? (生答略) 师:我们一起说下去. 生:6、7、8、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