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孙悟空形象原型及其宗教精神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内蕴呈现为“形”与“神”完整统一的、“一多相摄”的结构体。而传统的《西游记》研究却普遍地忽略了它的“神”直接来源自明中叶现实生活的内容。小说的创作受到了嘉靖万历年间民间秘密宗教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唐憎师徒的形象塑造亦都是以当时活跃于市井间的民间宗教家为原型的。孙悟空的奇幻历程正是这种宗教生活的艺术表达和审美升华。孙悟空形象中蕴藏的深刻的宗教精神是明中叶民间思想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2.
2003年1月5日《中国青年报>上一则题为《“白毛女”罗昌秀辞世》的消息称:“2002年12月31日,大型歌剧《白毛女》主人公的原型、80岁高龄的四川宜宾‘白毛女’罗昌秀去世……”笔者认为,罗昌秀并非“白毛女”的原型。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不好色欲的人物形象,但在许多细节上却表现出若干"近色"的一面。这一特征与小说的成书过程有一定关系,孙悟空的色欲表现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游戏"与"色猴"文献影响,还与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和"好色"之风有一定关联,也是小说喜剧艺术与游戏笔墨的表现方式。孙悟空是一个被"文化阉割"的人物形象,其不好女色的特征是出于小说整体构思与艺术追求的需要,其色欲意识是其原型人物累积演化后遗留的文化痕迹,也是一种无关大体的"科诨"行为,因而并不影响其整体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由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过的生活原型塑造而来的.山西中部的娄烦县的历史上有个造反秀才叫孙大庆,失败后曾被招安,后又出家当了和尚,与孙悟空有着相似的经历.本文从文献、传说、遗迹及历史背景来证明他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远不止于塑造了一个普罗大众喜爱的英雄孙悟空,更在于作家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众神于一体的等级森严的神话世界,而那个在与世俗世界并无二致的神界中艰难找寻自我而又最终迷失的孙悟空,更像一个悲情人物。他的悲剧人格也就更具探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唐僧形象的意识活动因子和心灵的幻影,孙悟空的性格发展过程也就是唐僧苦心修炼取经成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这个神话人物是作者凭空杜撰的呢,还是确有其人?多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事实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物原型,这个人就是生于陕西省泾阳县的悟空和尚.  相似文献   

8.
这天早上,唐僧师徒四人在一家小餐馆里吃早餐。 哇!早餐真丰盛,有:米粉、稀饭、咸菜,还有热乎乎的大馒头。  相似文献   

9.
话说孙悟空陪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后,因沿途降妖除魔有功,且善始善终,被如来佛祖任命为“斗战胜佛”。由于这位“斗战胜佛”太厉害了,仙界众仙都对他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这位“斗战胜佛”而招来祸害。  相似文献   

10.
孙悟空是这一人物形象深受中外人民的喜爱,特别为少年儿童所认同。发展孙悟空形象的内涵,可启发诱导少儿从孙悟空身上领悟宝贵的品德,在寓教于你中树立儿童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这首儿歌以及孙悟空的形象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儿童一起成长。而现如今,佩戴奥特曼面具、翻阅奥特曼画册、观看奥特曼动画片、讨论奥特曼的话题、模仿奥特曼的动作……却成了许多幼儿的“时尚”。更有甚者,当我们告诉幼儿,这是“奥运会”的“奥”字时,孩子们立即就会反驳说:“不是,是‘奥特曼’的‘奧’。”“奥特曼”于幼儿的影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孙悟空形象具有独特思想内涵:孙悟空是一个并非“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自然人,为了赋予生命以意义,确证主体存在的伟大,自然人必须变成社会人,必须在社会网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点,必须获得他人的尊重与社会的承认,在这方面,孙悟空作了不懈的努力;同时,孙悟空形象的思想内蕴也带来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孙悟空吃面     
林彤 《新作文》2010,(12):37-37
一日,孙悟空横渡茫茫大海后,来到了一个小镇。小镇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他走街串巷,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可到了中午,孙悟空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正好他看到了一家餐馆,就大摇大摆地走进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旁边的人看了,议论纷纷:“这只臭猴子来这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孙悟空和我     
彤彤姐姐点评: 可爱的比较,可爱的语言,简简单单的文字,却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极其灵气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15.
显豆 《华章》2011,13(1):39-39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自从孙悟空随唐僧取完经以后,他在天上待得无聊,于是,他就打算去求玉帝准他下凡。  相似文献   

16.
刘阳 《语文新圃》2010,(1):26-28
中国有句调侃人的话叫“吃饱了撑的”,那贬义虽明显,却让我觉得不公平。如果一个人没吃饱饭,他接下来的所有力气都将奔着果腹而去,即完全围着物质目的转。而若他吃饱了饭,最多打两个饱嗝,重要的是从此他将一心一意从物质目的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7.
从对《麦琪的礼物》中的麦琪是谁这一问题展开,指出麦琪是圣经故事中的东方三贤而不是小说中的女主角,由此出发笔者试从原型批评理论视角对《麦琪的礼物》从人物、情节、意象、结构上进行重新解读,指出《麦琪的礼物》从表面上看是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但是在爱情小说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深刻的宗教内涵。  相似文献   

18.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诸多论者对孙悟空的形象意义解读往往从政治的角度,从人物所产生的时代环境为依据。本文试从生命个体的普遍性上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解读,通过个性化的手法用孙悟空这个个案,形象地展示出一部人类追求史。书中的种种情节都是人类追求之心路历程的光辉印迹。孙悟空的生命历程可分三个阶段:闹龙宫地府——大闹天宫——护卫唐僧西天取经。自称"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从"大闹天宫"的失败,到西天取经的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蕴涵着光辉的生命历程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四大名著中,孙悟空和贾宝玉分别是《西游记》与《红楼梦》中的第一主角,若仔细对两者比较分析便会发现众多相似之处:孙悟空是寄托了作者救世愿望的补天英雄,无论外形还是内力皆披上了神话外衣;贾宝玉则是孙悟空形象的世俗还原,反映了他在现实人间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杨婧 《华章》2013,(32)
《西游记》中孙悟空变化多端、有勇有谋、视权利为无物、积极造反、乐观向上、至情至性,反映了人类本性对自由的追求。因此,而成为许多人理想的寄托和象征,因而人们习惯于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看做一个喜剧的角色,然而,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实则是一个更为深层次上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