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五十年研究概况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是五四运动史研究开发和初步发展阶段。1950年胡华修订出版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是解放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的著作。此书和其后相继出版的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课书和简明读本等都把论述五四运动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1962年出版的由李新等人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初稿)第一卷中,对五四运动史有较详尽的叙述,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学术界的研究水平。以黎澍于1954年《历史研究》第三期发表的《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1915年6月16日,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的救国储金大会上,一位演说者面对几十万听众,痛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签订,预示着中国人沦为亡国奴已为期不远。他用刀割破手腕,用血书写了“救国储金”等字,并大呼:“今日国家尚在,幸而有刀可以自割,一旦国亡,恐欲觅此自割之刀而不可得!”听众情绪激愤,无不为之落泪。——这是胡光明、蓝长云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的《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以下简称《汇编》)中所记录的一个历史片段。救国储金运动是由中国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人物。无论是中共党史,中国政党史,近代政治思想史,还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教育史,戏曲史,文学学等诸多学科都要涉及到他。而要研究中国现代的报刊编辑史,则更不能不研究陈独秀了。他主编《新青年》影响之广大、之深远,是空前的。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一文中对陈独秀有过一个中肯的论价,他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星期评论》的创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由戴季陶、沈玄庐等国民党人创办的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期刊。《星期评论》的创办,从远因或历史背景上看,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屡遭挫折之后,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结果;从近因上看,是因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启蒙和民众动员的巨大意义。《星期评论》的创办,折射出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在这场运动影响下爆发的五四运动,对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震撼。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后,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群情激愤,纷纷行动起来,组建了各种形式的华侨救亡团体,如德国华侨反日救国后援会、旅比华侨反日救国总会、古巴侨民大会、缅甸誓用国货十人团、加美华侨促进国货调查委员会等。(《时事日报》第6卷第1期,1932年1月)这些组织分布的面很广,差不多凡是有华侨的地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又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研究探讨新思潮,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天津迅速传播开来,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大大提高,走十月革命的道路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并为之实现而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一个意义深远,影响巨大的运动.数十年来,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里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不仅大陆学者对五四运动的研究非常重视,海外与港台学者对此课题同样有着广泛的兴趣.多年来,海外和港台一直有一批学者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其中,尤以美国、日本、台湾为最显著.本文仅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五四运动的研究概况和研究的特点与趋势作一概要性介绍,以供研究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使科学救国思想成为当时的主要社会思潮,为当时中国的科技社团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失的文化氛围,并成为近代科技社团的主要使命。中国科学社的创立、成长与壮大,催生了中国科技社团的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中国科学社以坚守科学救国为信念,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学的研究发展,视传播科普知识为己任。科学社创办的《科学画报》出色地承载了深入浅出地解读科学的真谛。与众多讨论《科学画报》的文章不同的是,主要重在结合民国科技史的演变,分别从科普传播理念、科学家编辑出版机制及刊物内容与出版经营分离等方面,探讨《科学画报》的传播与经营特征,祈盼对于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的报刊转制与转型改革,有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丹桂飘香的10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亢奋的季节。1911年的10月,辛亥革命把千年帝制连根拔起,而8年之后的10月,举国上下仍沉浸于五四运动之激情。1919年10月18日,孙中山发表题为《救国之急务》的长篇演讲,号召国民奋起铲除腐败官僚、跋扈武人、作恶政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他认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①“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③据此,一些人就认为五四运动反封建很彻底,已经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其实,毛泽东在这里用的“彻底”一词,与“不妥协”或者“坚决”的意义相同,是讲五四运动在反帝国主…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问题,朱务善先生在《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文(见《历史研究》1962年第四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朱务善先生说:“五四革命运动既不同于包括辛亥革命运动在内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又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式”。“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主义运动中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阶段,它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为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但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尚未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阶段。”总的来说,五四运动的性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里,朱务善先生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革新教育的先驱。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拥有深厚西学积累的严复致力于教育救国,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救亡决论》等大量的教育论著,提出了著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教育救国思想,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谱写了独具光彩的一章,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撰写的《实业计划》,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中一向受到重视,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关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思想,被恰当地誉为“提出了一个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规模很大的设计方案。”与此几乎同时出版的康有为撰写的《物质救国论》,却一向遭到轻视,被不恰当地贬为“否定革命思想,对革命运动搞一个釜底抽薪之计”。然而只要我们把《实业  相似文献   

14.
彭明教授积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撰写的《五四运动史》一书,自198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深受海内外学者、专家的好评,它既是一部材料丰富、翔实的专著,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1988年它荣获国家优秀教材奖。为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适应广大青年读者的需要,人民出版社特请彭明教授,把《五四运动史》压缩、删削、改写成《五四运动简史》,共七章,十五万字。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而爆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无论是作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都对此后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有着浓厚的渊源关系。北大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发祥地,从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到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直到在五四运动中冲锋陷  相似文献   

16.
工读互助团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9年末至1920年上半年,就是从五四运动结束至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这段时期,中国出现过工读互助运动。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得最早,规模和影响也最大,它是由王光祈约同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作为发起  相似文献   

17.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应该首先从经济因素上去探索 《北方论丛》1991年第4期发表的陈春梅《“五四”运动爆发原因再探》一文认为,考察五四运动这一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不仅要从对历史事件发生直接影响的上层建筑诸多因素中去寻找,而且应该首先从经济因素上去探索。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乘机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了中日民族矛盾,是引起五四运动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以纺织业为例,到1919年,全国境内共有87家纱厂,其中日商就占了32家;日本输华商品从1914—1918年的四年间增加了一倍多,而向中国输出的大部分是棉织品,造成对中国民族棉纺业的扼杀和摧残;而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之一是“外争国权”。  相似文献   

18.
人类研究语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语言学发展成为明确了自己的对象和任务的独立的科学,却是经过了相当漫长的历程。在欧洲,这是19世纪初期的事。而中国的语言研究,有传统以来,在对象和任务上一直局限于诠释典籍,是经学的附庸,属于语文学的范畴。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末期,以马建忠著《马氏文通》的出版为标志,开始发生变化。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 中国向无文法之学……以无文法之学,故不能率由捷径,以达速成。此犹渡水之无律梁舟楫,必当绕百十倍之道路也。中国之文人,亦良苦矣!自《马氏文通》出后,中国学者,乃始知有是学。(《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但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在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对语言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言文一致,研究白话文的语法,揭示它的规律,以便普及教育,开通民智,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学习。而《马氏文通》虽有开创之功,但它全引古人文章为证,显然难以满足社会对语言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孙中山是怎样支持五四运动的? 答:五四运动爆发对,正值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迁居上海闭门著书,探求新的救国道路,他没有积极参加和领导群众的街头示威,但对运动却给予极大的支持。首先,当北京爱国青年学生反帝示威游行时,他立即致电北京学生会,赞扬他们争国权。惩国贼的反帝爱国行动,号召国人全力支持。同时他电嘱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拒绝签字。其次当北京军阀政府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有三十二名同学被  相似文献   

20.
1919年5月,中国爆发了划时代的“五四运动”,据学者周策纵(ChowTse—tsung)在其名著《五四运动史》一书中指出,五四运动涵盖范围极广,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以及新知识阶级所提倡的各种政治、社会改革。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述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要求和巴黎和会中山东决议案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则是知识份子提倡学习西洋文明,并希望依科学知识和民主理念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设一个新中国①。五四运动可谓乃抗日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