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亲情融融,家庭和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的体现。然而在现实生话中,许多家庭却存在着单爱现象,即父母把自己的爱,单向地倾注于孩子身上,而忽视了教育孩子爱父母、尊敬长辈,结果造成孩子没有爱心,缺乏情感,自私心理严重,回报意识淡薄。据对3所小学的调查,有一多半的孩子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爱父母,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爱父母。纵观当今一些子女不孝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地区一些未成年普通学生与未成年犯的家庭教育状况的比较调查发现,在父母健在、父母离异、父母满足需要、父母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家庭不完整、父母未尊重子女需要、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父母应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尊重其合理需要,关心子女学习,激发其兴趣;重视孩子品行,进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家庭有益孩子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读者讨论建立和谐家庭的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建立和谐社会须从建立和谐家庭开始。和谐的家庭,能够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使孩子具备永恒的生命基础,长大以后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让父母自豪;不和谐的家庭,很容易生成人格缺陷的后代,甚至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或群体的败类,令父母一生都不得安宁。建立和谐家庭,责任主要在父母,关键主要在沟通。不少家庭教育的失败源于没有与子女进行很好的沟通。你重视了沟通,你就取得了教育子女的发言权,也就具备了建立和谐家庭的基础,因为,心与心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如果没有沟通,也可能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亲子关系也不例外。当然,沟通也要讲究方法。首先要真诚,以心换心,人最难拒绝的就是真诚;其次要信任,信任是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石;再次要尊重,尊重同样适用于家庭,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不需要尊重,实际上孩子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建立和谐家庭,还有两个方面需要我们注意:一是,所有家庭成员要互相关爱;二是,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要适应亲子关系的微妙变化。请广大读者认真阅读本期晏红同志的文章,相信会给您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2006,(10):2-2
给家长的建议。尽量减少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父母的关爱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经常主动地与学校沟通联络,交换意见,切实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常与孩子多沟通,多听听孩子心灵的渴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身为教师,有很多与学生、与长交流的机会。我们经常听家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意和我们说话了;也常听学生抱自己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了。家庭是教育孩子的主阵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经性的沟通,教育又从何谈起呢?此,家长们很焦急。针对这种情我们对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名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导致孩子家长沟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青少年心理上的原因春期的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上都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大人”了,父母理应把自己当人”看待;而父母总觉得他们还充其量有一…  相似文献   

6.
谈谈父母离异学生的心理状态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要教育好离异家庭的子女,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才能对症下药。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摸索。我初步总结出这类学生的几点共同的心理特征。第一:自卑感。由于孩子年纪小,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观察事物的视角多是直观的,对社会问题无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父母离异后,家庭的残缺使孩子感到不适,进而在与一般家庭同学  相似文献   

7.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放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不和睦,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都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父母过于自私、贪婪、不道德、不良嗜好也会引起未成年人犯罪。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和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率更高,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增长更快。此外,学校对德育、法制教育不重视,教育不科学。心理教育、性教育空白,学校生活单调,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割裂,使学生与正面教育对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家庭因素 父母不和或离异,学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变得孤僻、自卑;“留守”子女,容易任性、懦弱,不善于与同学交往,学习上缺乏吃苦精神;家庭压力过大,事事要求孩子争第一,造成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抗挫能力低;某些家庭影响学生很自然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等坏毛病;父母管教方法简单粗暴,只会拳打脚踢,造成学生抵触心理强.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普遍重视子女的发展与教育 ,在开展游戏方面有以下利弊 :首先 ,父母愿意抽时间陪子女玩 ,但不会玩。面对自己年幼的孩子 ,当今的父母大都不吝于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他玩 ,但由于对孩子的心理需要了解不多 ,不知道孩子在玩耍时的某些特殊的要求 ,不懂得孩子游戏的特点 ,只好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或引导孩子游戏。刚开始孩子也许还喜欢 ,时间一长就不愿意跟父母玩了 ,令不少父母有“费力不讨好”的感觉。其次 ,父母愿意投资给子女买玩具 ,但不会买。据调查表明 ,家长在子女身上的投资主要在上兴趣班、买图书和玩具上。在商店的玩具…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影响包括: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合理的家庭结构和过于优越的家庭经济背景。针对中学生厌学现象,从家庭教育角度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父母多关心子女,多与其沟通;父母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 ,师生交往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关系 ,通过师生相互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为提升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应从心理素质教育、家庭与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干预与训练。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渠道。文章从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该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增进该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该地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体育教学,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素质提高最直接,最直接的途径,并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更好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规范化建设既要做好档案建立时数据收集的规范化,又要做好管理和应用的规范化,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教学就是把创造性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相结合,使充满科学性、艺术性的创造性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增强师生交往,激发、引导学生讨论,大胆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新民 《天津教育》2021,(9):65-66,69
此方法以营造学生主动学习气氛,以短平快的方式构建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想什么,该从什么方向想,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解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教师教学思路透明,学生学习思路清晰。“主题词”构建课堂方法有直接主题词法和填空式主题词法。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大学生伤人、自杀事件屡屡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类型及特征,以及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仅能提高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能力,还能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南京市城区独居老人入户访谈和发放问卷调查表明,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中社会尊重需求得到最好满足,生活安全需要中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而医疗保障不足。独居老人亲情普遍缺失,情感慰藉方式消极简单,人际交往不足,自我实现的愿望不强烈。建议增强社区专业服务人员的数量,提高专业服务的水平,发挥家庭的作用,拓展各种渠道增加其自我实现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英语口语训练的第二课堂,英语角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更为自由、轻松和贴近生活的语言综合运用的交际环境,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使更多的学生能真正得从英语角活动中受益,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科学有效的组织实施措施对于充分发挥高校校园英语角的作用至关重要.为使更多的学生能真正地从英语角活动中受益,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就参加英语角活动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