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松芝 《学子》2013,(9):42-43
在日常听课和上课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临近下课却因为时间的关系草草收场或是来不及进行课堂小结或是由教师的几句话一带而过或是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等套话形式的场面。千篇一律地问"学会了什么"恰恰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语文课堂中的"一课一得","得"基本上都是知识点。将"一课一得"的"得"局限于知识点,未免有点单薄,总让我感  相似文献   

2.
"一课一得"是近几年教师口中的热点话题,教师们常常思索着:"一课一得"应该让学生"得"什么?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一课一得"的发展,内容取舍,践行生本理念以及迁移运用、学以致用几方面来进行探讨,力求让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一课一得"是近几年教师口中的热点话题,教师们常常思索着:"一课一得"应该让学生"得"什么?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一课一得"的发展,内容取舍,践行生本理念以及迁移运用、学以致用几方面来进行探讨,力求让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一课一得,最早在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笔者无意考证,也不是本文探究的话题。最早听闻这个词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笔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有一次学校要安排好上一节公开课,一位颇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要"一课一得"。可什么是一课一得?得什么?他却没能说清楚。十多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期间不时听人提起"一课一得"的说法,特别是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呼唤"一课一得"的声音更加高涨起来。可是真要细究什么是"一课一得"、"为什么要一得"、"得什么"、  相似文献   

5.
姚秀萍 《教师》2011,(21):21-22
语文所承载的知识点特别多,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内涵,而且既要兼顾课内,又要进行课外拓展,还要树立大语文观,思来想去,的确感到不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一课一得",笔者试以《盘古开天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一课一得",用一点醉人春色体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陈丹婧 《考试周刊》2014,(74):30-31
"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条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知识。文章以《论快乐》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践行"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7.
<正>在上世纪90年代中小学课堂中曾盛行"一课一得"理念。现在,这一理念受到很多教师的质疑,他们认为:将"一课一得"的"得"局限于知识点,未免有失偏颇。读书比以前读得流畅,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英语发音更标准,数学计算更准确,或者,对于学习的兴趣比以前更浓厚了,等等,这些,或许是比知识点更重要的"得"。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知识点纷繁众多,从字、词、句、段、篇到修辞、写作,乃至课外拓展延伸,数不胜数。如果面面俱到,结果往往是方方面面都浅尝辄止,收获甚少。这一学期,我校开展"生本·情智"课堂研讨活动,"一课一得"成了每个语文教师口中的高频词。课堂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和谐发展,"一课一得"是最重要的实践指针。"一课一得"这一理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过:一堂课让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上要营造出学生自行探究的浓厚氛围,就应力求做到实、新、活“三个突出”,使课堂教学实惠、有特色、有创新。一、突出一个“实”字科学课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习科学应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上课要实在,不要让形式冲淡内容。一节课下来,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也就是让学生有所收获,一课多得,起码一课一得;或是获得了知识技能,或是掌握了规律方法,或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是拓展…  相似文献   

10.
郁沁 《新课程研究》2009,(5):100-10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一堂课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一课一得"是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作文教学又应如何做到一课一得呢?  相似文献   

11.
张明 《考试周刊》2012,(83):28-29
语文阅读教学要善于发现文本特质,抓住文本特质教学进行一课一练,一练一得,课课有得,得得相联。语文老师要练就一双能发现文章特质的慧眼,善于学会沙里淘金找到其特质,教学中抓住特质"气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抓住特质"规则",步步深入、积淀人生;抓住特质"想象",自主体验、潜移默化,让学生进行听、说、读、思、写的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课一得"是语文统编教材倡导的教学核心理念。"一课一得"听起来简单,想起来也不复杂。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精心养育。"一课一得"的提出主要是遵从语文教学规律,剑指语文教学的软肋而应对的长期策略。"一课一得"必须精准把脉,厘清"一课一得"的"课"与"一课一得"的"得"。  相似文献   

13.
真情流露、有话可说,让学生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作文教学应从细微处入手,还有什么讲解能比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见解更有力、更生动呢?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一课一得"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重要。作文教学如何做到一课一得呢?主要谈了指导学生写作时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所承载的知识点特别多,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内涵,而且既要兼顾课内,又要进行课外拓展,还要树立大语文观,思来想去,的确感到不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一课一得,笔者试以《盘古开天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一课一得,用一点醉人春色体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2014年4月23日,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承办"北师大教育家书院第二届讲会营、第十四届甬城·汇智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第一天开幕式后,邱学华、林良富、郑水忠师徒三代人同台上课、论课。80岁高龄的邱学华老师精神抖擞,根据教学进度随堂展示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邱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今天要学什么?你已经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三个问题贯穿全课,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要遵循取舍原则,确立相对集中、适切的教学内容,瘦身语文,争取一课一得,体现简约而不简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课堂上老师似乎什么都“提到”了,但并不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不知道什么知识应该在什么阶段教,语文课堂只是教课文、教思想,这是典型的“提到”式教学。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文本的文学解读出发,根据生情设计精简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一课一得甚至多课一得,读写结合,“教会”学生;同时,学生知道与熟练掌握还有很大的距离,教师要创设各种境遇,让学生反复操练,在“操千曲”中“习得”。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到“一课一得”的说法。教学必须讲求效益,一定要使学生有所得,不能搞无效劳动。以往却存在某种少慢差费的情况,提出“一课一得”以救其失,较之“一课毫无所得”有一定好处;较之心中无数盲目教学有一定作用。但“得”指什么呢?它可指知识,可指技能,可指智慧,也可指能力发展上的某种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上某些收获或进步。应该明确“得”的概念,笼统含混就不好。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提出及“每课一得”内涵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目标之一,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的辅助手段,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现代教学的过程着重强调信息反馈及时。而传统教学反馈渠道单一,反馈面窄,反馈深度浅,这直接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学习日记的研究就是针对反馈障碍而提出的。“每课一得”就是学生以日记形式在作业本末尾专门记述他们对每次教学内容知识点的整理.自己学习的得失及体会,并提出自己对教师后续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必修三的教学中,《宋明理学》一课比较难教,有老师戏称这一课是"送命理学"。理学究竟是什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两个问题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