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彦 《学子》2013,(9):93
曾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有智慧的教育并不在于学生有多少特长和爱好,而在于他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如何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回顾这几年的教育工作,我觉得,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精湛的教育艺术,只要我们平日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捧着一颗真诚的心",适时地送上真诚的话语,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情感教育有趋于"单向度"的倾向,这集中表现在它过度关注学生的正性情感发展,忽视了学生的负性情感发展。情感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负性情感发展,其基本缘由是因为学生的情感既有正性性质的,也有负性性质的。深层的缘由则在于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是植根于负性情感的,而要从根本上摈弃这种不良行为就必然要对学生的负性情感进行教育上的干预。在关注学生的负性情感时,教师应做到:要懂得如何识别负性情感;要允许学生表现或宣泄内心的负性情感;要对学生的负性情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3.
潘天寿先生是近现代杰出的大画家,是一位以"精神性"为依恃来从事艺术,从事"丰富而深刻灵魂生活"表达的艺术家。他以艺术本身作为救赎自我灵魂的"宗教",用尽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宣泄出内心的真实感情,以真善美的美好情感给别人的心灵以感动和慰藉。他要求他的学生们对艺术要有持久的热情,告诫学生艺术要着眼于创造。潘天寿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精神对我们仍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保平 《上海教育》2011,(10):54-55
中学艺术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专业课程不仅注重"技",更要发展"艺",要落在发展学生特长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上,真正让中学艺术教育承担起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严红芳 《考试周刊》2011,(17):75-76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而又十分艰苦的探索过程。重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以及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探索如何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来进一步指导数学教学改革,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种有益尝试。其中,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新认识"非智力因素",进一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已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作者就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情感的作用谈了三个方面: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场";运用期待效应树立学生自信;用教师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把握有效的教育时机,恰当地选择教育方法,使之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这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还需要有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真诚爱心的理解,使之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默契与共鸣,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强调"教学做合一",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培养学生的"四敢"精神,以造就"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其真谛对而今的基础教育科学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提到的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在于许多舞蹈教育者对"舞蹈教育"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学好舞蹈就是应该练就一身好技术,技术技巧成为评价一个学习舞蹈的孩子的唯一标准。刘青弋教授的《为未来争夺身体—关于全民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思考》,给了笔者思考,舞蹈教育应该是"身体教育",是关注身心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在认识自己身体的同时,学会用自己的身体表达内心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教育视野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概念:这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表现"一般"。其实,这是一种不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表现。它的危害不仅在于限制了教师的教育热情,而且会给学生传递一个消极的信息: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0.
一、资源教室:融合教育的必由之路(一)随班就读的问题与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结构的不断变化,随班就读也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师的不够关注,同学的歧视等,常常使"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就坐",特殊学生缺失了应有的补偿性教育和潜能开发教育。如何让特殊学生不是形式上的"随班",而是实质上的"就读",这是资源教室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如学习障碍、感统失调或发育迟缓的学生,他们不在特殊班学习,也不属随班就读学生,但确实有特殊的教育需求,如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也成为当代普通教育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人的一生中,似乎总会有这样一位"窈窕淑女",她引发了我们内心最真最美的那部分情感,让人辗转思服。虽未能"求之",却"友之"、"乐之"。对于邻水县九龙镇中的唐运东老师而言,《四川教育》就是这样一位让他倾慕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个性自由"应当成为当代教育的价值诉求。它根源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个性人生成的需要,针对的是伦理文化教育中"善的神话"、理性文化教育中"真的僭越"和"美的泛滥"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它的实质在于将真善美统摄于个性自由,从而用个性自由来协调真善美之间的张力,即通过"启真"获得"认识上的自由"、通过"寻真"获得"思想上的自由"、通过"导善"获得"意志上的自由"、通过"立善"获得"行动上的自由"、通过"审美"获得"情感上的自由"、通过"求美"获得"心灵上的自由",最终使人发展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3.
黄晓燕 《成才之路》2011,(17):68-69
屈指算来,担任职高班主任工作已十年有余,都说职高学生普遍素质较差,班主任责任大、难度高、吃力不讨好,但仔细回顾自身的经历,发现这并不是唯一的体会。我以为,班级管理的真谛不仅在于"管",更在乎于"理":理顺师生关系、理解学生心理、理会学生疾苦,从心出发,走进心灵。应该说,学生都是有情感的,几年的朝夕相处,你对他付出了真诚的帮助,他是会有感知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下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就是如何培养一名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格人才的教育。就语文教师而言,教师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良善的种子,就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在认真完成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培养任务的同时,必须注重"育人",自觉承担起学生"成人"的教育。在文学教育中融入"成人"教育,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爱生命高于一切.这是和谐社会的一种写照,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这同样也是对真善美的一种呼唤.教育之"育"应从尊重生命开始--使学生心中有爱,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人间有真爱.  相似文献   

16.
李桂英 《考试周刊》2011,(26):175-175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是地理教师一直关注的一个"不老"的话题。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要变,教学方法要变,教育观念更要变。作为教师,对待工作我们不仅要有一份热情、一份执着,而且要有对事业毫无保留的忠贞。而面对"90后"的学生,我们光有这些还不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即尊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内心体验、情感表达,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而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教师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不能分裂开来。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善于在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捕捉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采用多种方法,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会偶见"超常生",常见"学困生",也会遭遇"问题生"。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这是提高我们自身能力、发展我们自己的极好机会,是谓"三生有幸"。一、如何对待"超常生""超常生"是指天资聪颖、智力超群的学生。据专家统计,智力超常者只占人口总数的1%~2%,所以学生人群中"超常生"为数不多。孟子曾经说过:"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相似文献   

19.
刘昊辉 《家教世界》2013,(9X):101-101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教育领域所要追寻的目标。情感丰富的人才对构建和谐社会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内心活动的差异性,通过教学者的探索、总结而形成的以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思想、尊重学生信念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学习,进而促使学生的情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实现良好的教育风气及社会风气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计算机从教经验,认为高中计算机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情感元素,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以真诚的爱心去激励、感染学生,充分挖掘高中计算机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活跃课堂气氛,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增添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