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有些晚报,辟有“不妨一试”、“信不信由你”之类的小栏目,刊发些诸如“用米饭祛除衣服上的油渍”、“用萝卜热敷治疗冻疮”之类的“生活小窍门”.委实说,这类“信不信由你”,是大可以继续“由你”下去的不想如今有的传媒,竟将“信不信由你”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2.
赵春秋 《新闻传播》2006,(4):49-49,14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那么用什么手法给新闻的“眼睛”进行不同的“美饰”,使乏产生动人心怀的美感呢?笔者总结了几条“美容”小窍门。  相似文献   

3.
科技报道要通俗易懂,这是起码的要求。但通俗不等于平淡无味,不等于老是用一些“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造价低廉”之类的话或广告式的语言。科学天地本来是绚丽多彩的,犹如一个“万花筒”。我们的报道也当如此,应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间来,“说新闻”一词在广播电视界颇为时髦。在有些人的思维中“说新闻”就是让主持人拿着编辑记者早已准备好的稿件,在摄像机前用平时说话的感觉说出来,多加一些“嗯”“啊”之类的词点缀一下。或者主持人作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故作深沉  相似文献   

5.
只要稍微留点神儿,作为一名读者,您就可以在某些报刊上经常读到“XX特酷”、“XXX攻入一粒金球”、“资讯快递”和“通过这一管道”之类的词语,令您感到自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会产生一种悲观情绪:完了,自己原来掌握的知识真的没有用了,看来非彻底更新不可了!“特酷”、“攻入一粒金球”、)“资讯”、“管道”之类词语,果真是“新知识”,需要新闻媒体普遍效法和读者积极学习、掌握的吗?否!这些词语原来是在我国的极小范围地区使用的方言俚语;如今我们的一些媒体如此热情地将它们搬上版面,加以倡导,这是一种以…  相似文献   

6.
善待小稿     
在平时写稿、投稿中,笔者常常会撰写一些诸如“萝卜条”、“豆腐块”之类的小稿。每当这些小稿件见诸报端时,我也会感到很愉快。  相似文献   

7.
善待小稿     
在平时写稿、投稿中,笔者常常会撰写一些诸如“萝卜条”、“豆腐块”之类的小稿。每当这些小稿件见诸报端时,我也会感到很愉快。  相似文献   

8.
刘平 《湖南档案》2014,(2):37-37
从事档案工作的人都有—个共识,每年大量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是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其实只要您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小窍门”,绝对是事半功倍,省时省力,工作出效果。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与档案同仁探讨及分享,希望能给您的工作带来一些方便。  相似文献   

9.
绍兴老照片     
汤涌 《浙江档案》2006,(10):32-33
作为酒乡的绍兴,素有“无处不酒家”之说。南宋大诗人陆游有“酒垆千百所”诗句,便是很好的说明。绍兴酒店有雅俗之分,“杏花村”、“沈永和”之类高雅酒店多设在闹市,像“咸亨酒店”、“一石居酒楼”、“茂源酒店”和一些小酒店大多设在冷僻的街头巷尾或桥堍埠头,并多为夫妻、兄弟经营。顾客除了极个别像孔乙己那样的长衫帮,绝大部分是干苦力的体力劳动者等短衫帮,买点茴香豆、盐煮花生之类的“下酒坯”喝酒、聊天、灵灵市面,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10.
慎言"最"字     
在一些报纸、刊物和图书的文章中,往往喜欢使用一些绝对化的断言,诸如“最早”、“最好”、“最高”、“最快”、“最长”等等,不一而足。很多断言确实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武断之说,不确之言。究其原因很多是由于作者没有真正弄清楚事物的全部情况,而轻率地下了结论。所以笔者认为,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文章中要慎言“最”之类的绝对化断语。  相似文献   

11.
近来,翻阅了一些地方小报,小言论名目多,着实叫人生喜。但我也发现,一些小言论中的好古现象,又令人生忧。讲人才,则离不开周文王渭滨访贤得子牙,祁奚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卞和献璞厉王不识宝,刘邦得肖何张良韩信成帝业之类;韩愈的马说更是成为“热门货”“畅销品”。这类历史材料不仅你用我用大家用,而且使一些小言论的写法也大同小异。可是,一些作者还以为这是正确路子;有的编者也厚爱之。我不以为然,唱个反调。  相似文献   

12.
这一周(6月12日至18日)的早晨,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专栏,一直被“一个城市女记者”和“庄稼汉”的事儿所占据。说的是她如何自己投资20多万,“包装”—位农民歌手,并且“很正规”地签下了合同,要制作音乐电视之类的东西。节目中用很长时间特别交待了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细节,诸如如何签合同,如何规定这位歌手一旦“出门演出”要向这位女记者  相似文献   

13.
别把话说绝     
在批评报道中,经常出现一些不是为表述事实而只为宣泄主观情绪的词语,如“长期”、“根本”、“罪犯”、“仍然”、“以权谋私”等之类。比如:某同志工作扎实恳干,富有创新精神,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提升在领导岗位后的首次设备定购  相似文献   

14.
古籍这个词,在社会上广泛应用,在图书馆工作中有“古籍部”之类机构;在图书馆学教育上有“古籍编目”之类课程;在目录学上有“古籍目录”之类书目;在图书发行上有“古籍书店”之类部门;在国家机关中有国务院古籍整理的机构……。  相似文献   

1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个浅显的教育理念。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突出的实用性,更要求大学新闻院系在理论与体系化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可以捕捉活鱼的“渔具”。这种渔具不仅是用“什么是新闻与新闻价值选择新闻的标准”之类的理论材料织成的,也不单是用“采访技巧、写作技巧、策划技巧”之类的材料织成,单一材料之“渔”很难捕捉到鲜活的大鱼。它必须用混合材料,不仅包含了上述两种基本材料,还需要一种将前两种材料有机胶合在一起的“点石成金”的材料。当然,这种特殊原材料仍然不是某种单一的课程元素。它的内容之一就是培养“新闻发…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报纸一旦刊登有关检举、批评之类的“敏感性很强”的人民来信后,随之,一些被批评的单位或个人便迅速地给报社打电话、写信或亲自上门,对“批评”进行“反批评”。平心而论,这对报社来说,确实是件“挠头事”。据此,有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有些新闻报道在文字方面存在着一个小缺点,就是用词造句的“老一套”。有那么一批词儿和句子,昨天也用,今天也用;这里也用,那里也用;你也用,我也用。比如在好些描写群众性庆祝大会、欢迎大会、节日狂欢之类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欢乐的海洋”、“友谊的海洋”、“红旗如海”这些形容词。用“海洋”来作比喻,本来并没有什么错;有时也许可以用得很好。但是这个那个都用“海洋”来作比喻,且不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频频发生的“侵权官司”颇令一些报刊社“头痛”。于是,纷纷发布“作者文责自负”之类的“启示”或“声明”。那么,这些“启示”或“声明”究竟具有何等法律效力?它能否使报刊出版单位从“侵权官司”中“金蝉蜕壳”?请细衣本文析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増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日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由此也给电视传播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遗憾的是,近年来一些“奔跑吧”“去哪儿”之类的旅游节目跑偏了——热衷于用明星加上“星娃”博取眼球,鸡毛蒜皮的琐芋让节目变得既没有意思,更谈不上意义。旅游节目向何处去?新年伊始,河北卫视推出的《你要去哪儿》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不知始于何时,一种虚夸浮躁的文风悄悄进入了我们的一些新闻作品。生动、丰富而准确的新闻事实,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或者干脆可以为着“思想的需要”而刻意虚构一番。于是,一些新闻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记者的感觉、感受之类的文字,而且被冠以“软化”、“新闻改革”等等美好的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