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亮 《出版参考》2007,(6X):43-43
《亲历出版30年》反映的三十年,是一个不寻常的三十年。无论是从全国来说,还是从出版事业来说,都是如此。从全国来看,这是从结束文革到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走上民族振兴之路的重要时期。从出版事业来看,这也是大转变、大改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部著作正是反映出版事业重要时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可以说,这个时期和这部著作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务实求理>于4月23日在全国正式上市,这是广大读者长期期盼的一部优秀的经典著作.这部重要著作能够在今年4月成都举办的全国第20届书博会前夕出版,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首先是李瑞环同志对这部著作十分重视.从这些重要文稿和讲话选编开始,李瑞环同志就提出了整体的选编思路和原则,并随时听取编辑组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同大家一起讨论.从去年3月开始着手编辑这部著作,到今年3月,前后1年多时间,所有参加编辑的同志们都十分敬业和认真,做了很多工作,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3.
贺耀敏 《出版参考》2010,(14):24-24
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务实求理》于4月23日在全国正式上市,这是广大读者长期期盼的一部优秀的经典著作。 这部重要著作能够在今年4月成都举办的全国第20届书博会前夕出版,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首先是李瑞环同志对这部著作十分重视。从这些重要文稿和讲话选编开始,李瑞环同志就提出了整体的选编思路和原则,并随时听取编辑组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同大家一起讨论。从去年3月开始着手编辑这部著作,到今年3月,前后1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4.
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转变——校对工作三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奇 《中国编辑》2008,(3):38-40
从1978年到2008年.新时期出版事业走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是出版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三十年。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对工作,在这三十年里,经历了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蔡学俭 《出版科学》2007,15(5):91-92
读了宋木文同志新著《亲历出版三十年》(以下简称《亲历》)和几家报纸发表的讲话与文章,深感《亲历》是一部记述新时期出版改革与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高屋建瓴,实事求是,史料翔实,论证周密,其事可信,其文可征,其人可敬.以我的有限学识和出版实践评论这部著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能从我的经历和认识出发,谈一些读后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陈云文选》(1926—194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从2月15日起已陆续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陈云文选》共分三卷出版。现在出版的这一卷,共21.8万字,收入了陈云同志从1926年7月至1949年1月的45篇重要著作。这是陈云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其中有30篇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这些著作的内容,涉及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白  相似文献   

7.
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出版改革邵益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大发展,我国出版理论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3年全国已有专门论述出版理论的著作几百部,论文几千篇.有了两个专业出版社和十多个出版类刊物,并且建立了专门从事出版理论研究的出...  相似文献   

8.
知道肖启明的博士论文即将公开出版,我十分高兴。因为这部著作是肖启明十多年从事大学出版工作,又在攻博期间潜心研究大学出版理论的成果。我相信,这一成果的面世,特别是它所提出的“大学出版精神”论,把大学出版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这不仅有理论创新价值,而且有实践意义,它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出版事业是我国整个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出版社是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大学出版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大学出版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年来,大学出版社从2家,发展到现在的100家,出版实力大为增强;20年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反映我国科研、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图书,推动了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出版事业的繁荣;20年来,大学出版社成长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出版人才。这一切为我国大学出版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已站在21世纪的门槛边,面对党和国家实施科教…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出版业有三个方面的源流, 一是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来自解放区的出版力量,一是国统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为代表的党领导的进步出版力量,一是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为代表的民营出版业。近代杰出的出版人物也大多出自这三个方面。这里说一下由党领导的出版事业的一个代表人物,这个人物有着很重要的代表性,既是我党出版事业的一个典型,也是我们过去较少关注的企业管理者的一个楷模。从《生活》周刊到生活书店时光回溯到1925年。这一年对于徐伯昕(1905—1984年)来说是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是建国以来我国出版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总结这一时期出版工作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是保证我国出版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最近出版的许力以同志的《人类文明与出版》一书,为我们研究与探索80年代我国出版事业何以能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资料。这本由作者在80年代各个时期的文章与讲话汇集而成的书,反映了一位从50年代初期便在中央意识形态领导部门从事出版管理工作的老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搞好出版工作的见解。本书的内容涉及出版与人类文明、编辑出版工作者、印刷与传播、阅读和书评等出版的诸多方面。其中,有两个鲜明的主题,贯穿全书的始终。一是,我国的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  相似文献   

12.
七、早期现代书籍 1.作者和内容整个十七世纪出版的大约125万册书籍,表面上尽管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却包含了为数众多的一批内容卓绝辉煌的杰作。这一时期第一次出版著作的作家有: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培根、笛卡儿、伽利略、莫里哀、弥尔顿、牛顿和另外一些不如他们那样有名的作家。文学和科学的天才之花盛开在广为扩大了的出版事业的顶点。这些书籍因其对许多事实和经验的认真思索而著称于世。而这些内容在早期著作中从未涉及到。在这个时期里,历史重新恢复了某些批判精神和对于日常琐事的兴  相似文献   

13.
王益同志是我国出版界的老领导老前辈,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著作丰富,这部文集《不倦地追求》是他著作中的一部分。他对我国印刷出版事业和我国出版学的形成有不小的贡献。这部集子是他从事出版事业60年的奋斗记录。 他自1935年考入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起,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玉贞研究员的著作《国民党与共产国际(1919—1927)》(以下简称“李著”)。李玉贞研究员是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她在译介共产国际历史档案方面的贡献尤为值得称道。这部著作又是作者“积三十年之功”的研究成果,不管是对国际共运史史料的挖掘来说,还是深化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出版产业、出版事业的界定以及分类指导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出版产业、出版事业的界定以及分类指导问题,出版界有过许多讨论,由于这个问题在图书出版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扶持重要的文化事业。这对于出版产业、出版事业的界定以及分类指导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石宗源署长在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发展出版产业,繁荣出版事业,坚持和完善分类指导的原则,使出版产业、出版事业的界定以及分类指导问题摆上了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决定从1980年起,逐年编印《中国出版年鉴》。协会秘书处已于最近组成《年鉴》编辑组,拟定了编辑工作计划,并已开始向全国出版部门进行组稿工作。《中国出版年鉴》是记录一个年度出版工作概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它不仅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全国出版工作的情况和成就,为各级出版领导部门掌握情况、总结工作提供基本资料,而且可以从出版工作这一侧面反映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建设的成就,反映我国著作界的学术水平。从长远来看,也是积累文化出版史料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十一月二十八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许力以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讲了话。他说,今天我们开这个会,条件很好,一方面是做了一点调查,对少数民族出版工作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对民族问题,特别是最近半年来,从胡耀邦同志、万里同志到了西藏以后,对整个民族政策有了一个系统的意见,这对于提高和统一我们的思想认识,对于今后解决少数民族出版工作中的问题,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0月24日,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落成开幕。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新闻与出版纪念馆。它对于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出版工作的光荣传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出版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中央对出版事业十分重视。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党的出版工作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都作出过光辉的贡献。党中央到了延安,党的出版事业也在延安艰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书评工作的空前活跃和繁荣,令人鼓舞。但在我看来,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也值得注意。归结起来说,其弊有十: 一、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分的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比如有一篇美学著作的书评,评者先是肯定这本书是书的作者三十年来“教学与经验的结晶”,“是研究美学的代表作”,与全国已出版的三十几种美学专著相比,“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出版科研是研究出版工作的规律,探讨编辑、出版、发行和印刷工作中的问题,追溯历史的渊源,联系国内外出版活动的实践,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高,这是出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版科研的成果由少到多,由个人研究到有组织的集体进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总体来说,新中国的出版科研可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中后一时期特别是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繁荣情况,已有不少同志写了论文或在专著中作了论述;本文着重对前一时期(1949年10月至1966年“文革”前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