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367页,例举《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任天下勇武,何所不诛?”解释说:“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字词组用作主语,“何”字用作谓语,“何所不容”就是“所不容(者)何”;这种说法在意思上带有周遍性,“何所不容”意思是“无所不容”。从此书序言得知,通论部分系南开大学马汉麟先生负责编写的。参看1960年人民教  相似文献   

2.
谈“阿所”     
一《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曰:‘客何所为?’”“何所为”在这里询问事物,意思是“能干什么”。这“何所为”是古代汉语的一种表示询问的习惯句式。这种习惯句式通常用“何所……”来表示。过去的语法书一般认为“何所……”这  相似文献   

3.
〔总体阅读思考〕阅读这篇文章时,要思考以下问题: 一、《清醒的“大碗茶”》,文章题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命题?“清醒”的含义是什么?“大碗茶”指什么? 二、清醒的“大碗茶”清醒在什么地方?主要哪些地方表现它的清醒? 三、“大碗茶”唱出了令人感佩的“三部曲”,其“三部曲”的内容是什么?基调是什么?你“感”在哪里?“佩”在何方? 四、“大碗茶”是个商业企业,是做生意的,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独处”时的“心理独白”,或者说是朱自清先生刻意营造的一个“梦”。文中作者所“梦”到的地方在哪里呢?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身处北京清华园的朱自清先生到底惦记着江南的什么呢?我们来看作品的描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作者在文中还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里有关“采莲”的句子。显然,弄清楚“采莲的事情”所包含的意蕴是解开作者江南情结的关键。朱…  相似文献   

5.
“哪”字有四个读音:nǎ、něi、né、na。《詹天佑》一文中,“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这几个“哪”字都读nǎ。疑问词,“哪里”就是什么地方的意思,表示要求在所问范围中有所确定。《挑山工》一文中,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这里也读nǎ,表示反问,意思是没有近道。nà这个读音在课文中最多、最常见。《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敌人看到了红四团的火  相似文献   

6.
刘禹锡究竟出生在哪里?弄清这个问题,正如弄清李白出生在什么地方,司马迁出生在什么时候一样,对于研究他们的思想、作品,以及怎样读书、治学等都不是没有关系的。卞孝萱先生是研究唐史也是研究刘禹锡的专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他在《刘禹锡年谱》、  相似文献   

7.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西周至春秋年间。《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说:“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生”是始生的意思,即现在所说的“头生”。《论语》也有“有酒食,先生馔”的记载。这里的“先生”,指父兄长辈。稍后,在《孟子》中有:“先生为何出此言也?”这里面指的“先生”又有了  相似文献   

8.
《明史》堪称二十四史之善本,然其遗漏和缪误亦是颇多,今人黄云眉已有《明史考证》数册,兹以地方史料再补证二处。一《明史》卷一四四《盛庸传》:“盛庸,不知何许人。”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给孙绍祖画了一幅像:“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在《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一文里,姚文元同志借此移赠林彪反党集团。这对于“应酬权变”“得志猖狂”的一小撮丑类,刻画得真是淋漓尽致,维妙维肖。“中山狼”何许物也?翻翻明朝人的《中山狼传》,便知端底。原来说的是春秋时期中山地方有只狼,被猎人追得走投无路时,恰逢一个讲“兼爱”的东郭先生。它便拜倒在东郭  相似文献   

10.
’99NMET单项填空第18小题:You should make it a rule to leave things you can find them again.A.when B.where C.then D.there这道题涉及到where的意义和用法。where是中学英语常用词,也是高考常考词。本文拟就这道高考题谈谈where的意义和用法。1.作疑问副词,意思是“在什么地方”、“到哪儿”、“从哪儿”等。例如:Where do you live?你住在哪儿?Where is hat?我的帽子在哪里?有时where可作介词宾语。例如:Where did he come from?他是哪里人?2.作连接副词。意思是“在什么地方”、“到哪里”、“从哪里”等。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齐桓晋文之事》中“王若隐其无罪而就地死,则牛羊何择焉?”是孟子针对齐言王以羊易牛的做法,反问齐宣王的一句话。课本把“何择焉”注为:“挑选它干什么呢?”很明显,这里是把“择”训为“挑选”。这样训释,意义上虽可勉强讲通,但反复咀嚼,总觉文理欠畅,未能尽传其意。 笔者认为,这里的“择”应训为“异(不同)、别(区别)”,“牛羊何择焉”即“牛羊和有什么不同呢?”宋朝朱熹注此句曰:“择,犹分也。牛羊皆无罪,何所分别,而以羊易牛乎?” (见《孟子集注》),朱说十分精当。  相似文献   

12.
但是,课本没有对这个词作注。笔者查阅了《辞海》《辞源》等工具书,《辞海》只收有“无数”词条,《辞源》则收有“无量”“无数”词条,但均无“无量数”一词。无怪乎学生疑惑不解,不少教师也为之困惑。“无量数”是什么意思?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张斌先生认为:“‘无量数’是一个古语词,意思是多。无量即不可估量。如:《吕氏春  相似文献   

13.
游园恩诸先生编写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五章第三节,在介绍《离骚》内容时有这样一句话:“灵氛劝他去国远游,另寻施展抱负的处所,巫成则劝他暂留楚国,等待时机”说灵氛劝屈原去国远游,这毋庸置疑,但说巫咸也劝他暂留楚国,我倒不敢苟同灵氛占卜的结果是:“勉远逝而孤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这里显然是劝屈原走,不要怀恋故乡。  相似文献   

14.
《大纲》规定:“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1)散文中的词语,有些较生疏的,认真揣摩上下文,大体上可以猜出它们的意义。如:“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什么是“渊博”?从下文可知,就是知道的东西很多。“他是宿儒”,可知“宿儒”指的是像“他”这样的“先生”,先生是读书很多的人,可知“宿儒”就是读书很多的老先生。有些词语意义是双关的,除了表面意思之外,还有深层含义。如《藤野先生》引用学生会干事的广告:“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这个“漏”字表面是说开会时不缺席,实际是影射作者“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2)散文中的副词对表达思想感情有重要作用。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其中“也”字是承《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前一篇《琐记》而来的。在《琐记》中,作者记叙了  相似文献   

15.
一、从课文内容联系上开拓.如教学《林海》时,教师先背诵《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片断,让学生猜猜写的是哪里的内容.学生猜到后教师又说:“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树多,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在小兴安岭附近的大兴安岭,也是树多得像海洋一样,被称为‘林海’.今天我们读读它,看看它是什么样儿的呢?树木又有些什么用途?”  相似文献   

16.
陈万勇 《师道》2003,(9):20-21
人过三十,骤然对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生出莫名的依恋,也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夜阑人静之时,便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默诵:“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是啊,“三十而立”,谁又能逃避这道演算了三千多年的人生命题?  相似文献   

17.
女娲之“止淫水”与小说中的叛逆性格有什么必然联系?“木石前盟”为何必须在仙境中培养;而仙境又为什么非久留之地?“下凡”的好处在哪里?本在探讨《红楼梦》重大关节处的同时试揭示出其不为人注意的一系列叙事细节。  相似文献   

18.
孩子应该从小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应该怎样与人交往?适应将来的社会需要具有怎样的才能?这是家长和教师常感困惑的问题。美国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著的《教育的55个细节》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你善于引导和培养,“坏”孩子也能变成有出息的“好”孩子。克拉克先生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的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如坐公共汽车脸应朝向哪里,在家接电话应注意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细节,克拉克提出了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有许多学生在他的教导之…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做“经”?“经”即“经常”、“常道”,即永恒不变的道理。班固在《白虎通》中解释为“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经也者,恒久之道,不刊之鸿教也。”据十三经研究专家杨伯峻先生考证,“经”名之起,大概起于“墨经”,而不是起于孔子。《墨子》有《经》上下篇,也有  相似文献   

20.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