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知识分享: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是非常匮乏的,推动教师知识分享应该提高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意愿,激发教师进行知识分享的动机;营造互信的组织气氛,建立共享的学校文化;改造学校组织结构,建设学习共同体;引入能够促进知识分享的机制;为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提供快捷、便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教师合作是实现学校组织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教师特有的工作方式决定了教师合作更多地以知识分享为特征。该文结合对教师合作现有研究成果的考察,探讨如何构建一种促进知识分享的教师合作机制,并结合北京某小学的个案展开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享作为学校知识管理的核心,它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沟通交流使知识分享的双方都得到专业提升。目前我国教师在知识分享上存在分享意愿低落等现象,主要是因为促成知识分享的软环境及硬环境的缺失,而从建立知识分享团队体系、营建知识分享的组织氛围、构建知识分享的技术平台这三个方面入手可以促进知识分享的更好形成。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组织气氛是学校领导作风、方式的结果变量,它影响着教师知识分享,而教师知识的分享,又会影响到学校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影响教师个人和学校的绩效,从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开展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知识分享的影响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组织气氛是学校领导作风、方式的结果变量,它影响着教师知识分享,而教师知识的分享,又会影响到学校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影响教师个人和学校的绩效,从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开展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知识分享的影响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管理的地位日益增强,组织进行知识管理的瓶颈之一是知识的分享。教育领域的教师知识分享逐渐受到关注,知识分享的主体是教师,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教师的行为有导向作用。本文试图探讨教师招聘、培训、人员配置、工作设计、评估、薪酬、激励、沟通和组织文化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实现教师知识共享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校为建立“学习型组织”应重视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专家们呼吁“鼓励知识分享”、“增进知识交换”.所以,高校应充分认识知识分享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促进知识分享的措施,努力塑造以知识分享为基础的高校文化,最终顺利实施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8.
透过对王品集团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王品集团的智慧资本,是否经由组织内所拥有之知识分享平台,对于员工的工作满意造成影响。并对回收之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王品集团内部所拥有之智慧资本,对于员工的知识分享程度与工作满意度皆有正向之影响。另外,在王品集团内知识分享程度越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越高。而组织创造竞争优势之智慧资本,可经由知识分享平台将组织的知识进行移转,使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加。知识分享平台可为组织带来的效益,并成为组织创造价值之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引入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视角,从知识特性、文化观念、人格特质和组织等方面分析了阻碍教师知识分享的因素,并对教师知识分享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促进教师知识分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知识的转化与分享。在研究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主要需求,根据实行知识管理过程的SECI模型即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提出了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分享知识增强组织竞争力的对策,包括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形成模仿和实践的习惯、促进员工知识的外部化、建立良好的知识分享机制、对知识的分享实行奖励、重视激励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注重成就激励情感激励以及文化激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李伟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2):28-36
教师知识分享具有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价值,但目前教师知识分享存在着现实瓶颈,主要包括教师知识分享意识的"低自觉化"、知识分享内部过程的"低清晰化"、知识管理工具的"低使用度"与"低专业化"、知识分享平台与活动系统的"低设计化"、教师知识分享评价与激励机制的"低科学化".从"SECI模型"的视角来分析,教师知识分享表现为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等四个内部过程或环节.为此,营建唤醒与支持教师知识分享的情感文化与对应场域,开展与优化利于教师知识分享的多元结构专业设计,加强教师知识分享内部过程的清晰化感知、理解与把握,建立以教师知识分享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创建知识分享的开放专业平台、信息网络与组织结构等是促进教师知识分享的系统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知识分享的概念 知识分享的探讨起源于西方企业界对知识管理问题的研究。按照国内学者王德禄的观点,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核心步骤。教师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其工作范围内同样面临着知识分享的问题。目前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教师知识分享是指在学校情境中,教师之间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情景特征与个体特质视角,结合特征激活理论,通过调查1 071位博士研究生,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究主动性人格、组织创新氛围和知识分享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特质不仅能直接影响博士生科研绩效,还能通过知识分享对创新型科研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能够显著调节低主动性人格水平个体的知识分享水平和创新型科研绩效。为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建议培养单位重视招生考试中主动性人格水平这一个体特质的考核,激发博士生个体知识分享意愿,提升知识分享能力,注重组织创新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9月初,中国银联支付学院的付伟院长在一次论坛上分享了"社群学习"的理念,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在组织中很多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跟具体的人息息相关,所以需要采取一种能让相关人员凝聚在一起学习的方式,让一群对某个话题有共同兴趣的人都能围绕该话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并对衍生出的新话题和新想法进行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就叫社群学习。  相似文献   

15.
员工的知识分享对知识型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很多组织采取措施鼓励员工知识分享,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知识隐藏是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然而对知识隐藏的形成机理及动机关注很少。文章以267名知识型员工为调查对象,对知识心理所有权、领地行为、社会地位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心理所有权对领地行为和知识隐藏具有正向影响,领地行为在知识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社会地位在知识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具有调节中介效应。因此,组织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开放办公场所等方式降低员工的知识隐藏动机,有效促进知识的分享。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保护与知识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保护机制是对内部成员所拥有的可以显性化并且能够分享的那部分知识进行保护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建立相应的知识所有权制度鼓励成员进行知识分享。隐性知识保护与知识分享并不矛盾,而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对于高校科研团队明确并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对其科研创新和知识产品的价值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从团队制度、组织和文化三方面协调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是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分享知识和信息的场所,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虚拟社区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用户通过公告栏、聊天室等电子载体交换信息、知识分享。以往的研究表明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知识分享的重要途径,许多组织为方便员工的交流,共享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建立了内部虚拟社区,但是理论研究仍然落后于实践。通过查阅文献,回顾了虚拟社区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的特征和形式,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分享存在的弊端,最后进一步探讨和评价影响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意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9.
针对隐性知识很难在学生中转移的问题,通过建立实验环境下隐性知识转移博弈模型得出促进转移的条件:当学生与他人分享自身隐性知识的成本越低,或分享的收益越大,或不愿与他人分享的惩罚越大,抑或从分享中获得正向激励越多的几种情况中任意一种时,学生越有动力与他人分享自身隐性知识.以ERP沙盘模拟实验为例分析得出结论:如果增加同类实验频率、改变实验组织形式或班级风气都将促进隐性知识在学生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