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项羽这种英雄人物。当然不喜欢读书。刘邦也不喜欢读书。甚至也不喜欢读书人。不过刘邦会用读书人,项羽有范增而不会用,汉胜楚败。这也是一个原因。苏轼这两句诗倒也不尽是戏言.因为一个人把书读认真了。就忍不住要说真话。而说真话常有严重的后果。这一点。坐牢贬官的苏轼当然深有体会。而在“文革”时期的中国大陆.一个人甚至不必舞文弄墨说什么真话.就凭他读过几本书的“成分”。已经忧患无穷了。  相似文献   

2.
1我喜欢看书籍上的出版社或丛书的图标,如果这个出版社或这种丛书有其丰厚的精神底蕴,有其闻名遐迩的文化名声,那末,一看那图标,就特别有一种神朗气清之感,如果自己的某一本书也曾印了此一图标,那末它就更使人有一种愉快的美感,甚至暖洋洋、美滋滋的温馨感了。有了这种“审美心理”,往后一见有此种图标的书籍,就会先入为主地、条件反射似地一把认定:“此书可读也”。这种往返的精神心理活动,可谓文化领域里的“名牌效应”,它似乎是读书人,爱书人所专有的癖好,就像穿名牌西装是大款们所专有的习性一样。国内出版的图书上使人有神朗气清之感的图标,实在太少,一是因为大部分出版社压根就没有名牌图标意识,从未想到要在自己的精神文化产品上打上自己图标的印记,二是因为即使有了这种意识,却远远没有“闯出自己的牌子”,用  相似文献   

3.
三味是从“三味书屋”说起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过描述.到绍兴旅游过的人,必定到“三味书屋”一看.其实,她就是鲁迅小时读的那间私塾之所在,私塾的主人寿镜吾老先生在书屋里挂了一匾,上书“三味书屋”,据说是清嘉庆时书法家梁山舟所书.“三味”益指读书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i音西)醢(hǎi音海)(调料).那个时代,读书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享受,因此许多读书人模仿着将自己的卧室也名之曰;“三味庐”、“三味居”的.蔚为景观.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看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也经常看报纸和网上的体育新闻.发现体育记者很喜欢使用成语,不仅经常使用大家习用的成语,也喜欢使用不见于一般成语词典的“四字格”(如“梅开二度”“临门一脚”“斗智斗勇”),更热衷于使用“洋典故”(如“自摆乌龙”“帽子戏法”“同城德比”“天王山之战”).适当使用成语,确实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引人人胜,增加体育报道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寓言这种文体似乎越来越变成了一种为“天真无邪的小读者”而创作的故事。因此,寓言作家也变得也越来越喜欢虚构出一个阳光撒满草地、到处盛开鲜花的乌托邦,对于伊索这样的人,则非常担心他的作品会不会“腐蚀”了我们青少年洁白的心灵。就这样,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寓言就再也不能够面对简单但却残酷的现实(里面当然也有美),而充满了“廉价”的爱心,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儿童文学”,把一门活生生的艺术变成了一个小摆设。为了那些假想中的小天使,寓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拉·封丹寓言里的市侩  相似文献   

6.
倪蕴盈 《军事记者》2008,(11):55-56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其意大概为:花言巧语,一副八面玲珑的神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孔子不喜欢这种“巧言令色”的人,认为这种人不是君子。但是从古到今,人们大多喜欢“巧言令色”之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从小孩子到上年纪的老人,从男人到女人,从老百姓到高官,“巧言令色”之人处处受到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我们执笔的新闻评论《“香花风波”说明了什么》,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广播奖一等奖。从作者写作初衷来说,这篇评论的成功,除了“机遇”因素之外,主要是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敢抓“难点”,二是善取“类型”。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旗帜,既要有所感而发,又要有所为而评,既要有新闻性,更要有指导性。只有抓住人所关心、众所牵心的普遍性问题,敢于就国计民生、大政方针方面选题立论,评论才能高屋建瓴,片言立要。但重大问题往往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又是新闻报道的“难点”。从此立论,具有显著性,但也容易缺乏新闻性,流于老生常谈。所以,许多一题一论或一事一议的评论,喜欢避其“难”而取其“易”,小角度,小题材,敲边鼓,绕圈子,其结果往往得之“新巧”,失之“厚重”。《“香花风波”说明了什么》(以下简称《香》文)却挑  相似文献   

8.
H.L.A.Hart,Law Laberty and Morali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April 1972)哈特著,《法律、自由与道德》,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2.4法律人大多喜欢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法律人喜欢把“公平”、“正义”这些道德意味浓重的词语挂在嘴边,法律条文当中也时不时出现“诚实”、“信赖”、“善意”、“恶意”等字眼,而当法律制定得不好时,我们也会说这是一部“恶”法;但另一方面,法律人又不总是这样做,法官审判案件时  相似文献   

9.
话语     
《青年记者》2009,(12):4-4
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旬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要有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1980,(2)
在节假日里,有的人喜欢看戏、看电影,也有的人喜欢逛公园,还有的人喜欢看书,因此,列宁特别强调图书馆节假日应该开放。今年春节、寒假,我省有不少图书馆做到了节假日照常开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新书展阅☆茶陵县图书馆子二月十日至二月二十一日举办了一次为期十天的“春节新书展览”这次新书展览,分科技、文艺、社会科学和青少年读物等四个部分,共展出图书1496册。  相似文献   

11.
“学而优则仕”,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做官不仅可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而且可以“一人升天仙及鸡犬”——造福亲朋好友乃至荫庇子孙后代。倾全家、全族之力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古代社会“官本位”思想的具体体现。而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人做官的一道门槛,过了这道槛荣华富贵登时加身,所以科举考试历来受到无可比拟的重视。时代变迁,高考取代了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2.
有一间坐拥书城、自得其乐的书房,是读书人的梦寐所求。不少名人学者都写过关于书房的文章。如宋代大诗人陆游题《书室》的“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句子,其书房中的闲情雅趣,便令人神往。有一间书房,读书就有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写作似乎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当然,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到了“华北之大再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抗战年代或“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的“文革”时期,书房再大再幽静,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只说平常日子,而不提战争或“文革”的非常岁月。我从少年时代起,便梦想有一间自己…  相似文献   

13.
准确定位是办好栏目的前提为什么有的读者喜欢看这种报纸,而有的读者却喜欢看另一种报纸我想,受读者青睐的报纸,除了好的标题、好的文章、好的版式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报纸的定位问题,即你这张报纸是办给什么人看的,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哪些人我们必须首先具有这种定好位置的意识,才能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及其不同的阅读口味,设置出一些好的栏目去吸引读者、去占有市场。《语文报·初中版》是一份面向全国广大初中生,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专业性较强的学习辅导类报纸。多年来,它一直紧紧围绕着“读”“写”“说”“想”“练”“…  相似文献   

14.
与书结缘     
书是一种美的追求,美的展示,它能使人变得更充实,吸收天地间的雨露精华,崇尚人世间的文明与高尚。   与书结缘,其乐无穷。我们交谈在残月的清晨,鸟鸣蝉唱的午夜,任我独自行,坐、站、游,笑傲古今,倒有一番“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的味道萦绕在心头,那快乐岂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   与书结缘,有长缘也有短缘。经典名著,百读不厌;庸俗文品,过目则弃。与书结缘,有苦缘亦有乐缘。“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是件痛苦的事,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一直蕴藏在读书人的心窝里。与书结缘,有好缘也有坏缘,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上了…  相似文献   

15.
“两”和“二”在表示数目时,意思基本一样,但读音不同,“两”读 Liǎng,“二”读ěr.其用法也有区别:1.与量词结合,组成数量词时.在量词前面用“两”不用“二”。如“两匹马”、“两群羊”、“两头牛”、“两块砖”、“两个人”等,不能说成“二匹马”、“二群羊”、“二头牛”、“二块砖”、“二个人”。这样既拗口,又不符合口语习惯。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斗、里、尺、寸、斤、升)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不过用“二”为多,如“二里路”、“:二尺布”、“二斤米”,  相似文献   

16.
父亲(刘再复)常和我说,作家大约有三类:一是用头脑写作的;二是用心灵写作的;三是用全生命写作的。他说他最喜欢用全生命写作的作家,也喜欢用心灵写作的作家。其实,这种分类也可用于阅读。父亲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阅读虽然也用头脑,但多半是用心灵与生命。我陪父亲到华盛顿参观杰弗逊纪念馆,同样面对墙上杰弗逊总统的名言。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伍尔芙曾戏言,给人读书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听任何建议。尽管如此,古往今来,读书人总是给人提出各式各样的读书建议。他们总是喋喋不休地向人们兜售自己的看法。读书人各有癖好,喜欢读不同的书且有不同的读法,因而就会有不同的阅读建议。这里刊出的三篇书评,布鲁姆迷恋于文学经典而强调阅读的精神体验,凯里专注于自己阅读个性而开导大众阅读,至于费德勒,以通俗文学的赞美者来和读者分享这一文学作品的文之悦。作为读书人,他们均为英美知名高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一个气候恶劣的酷夏,我们又走进了秋的爽境。今秋,书业界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起舞,又为“第十届全国书市”献歌。此外,随着季节的亲和力,各种地方书市,如“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金秋书市”等读书人的节日活动,也都被读者细心地记在了笔记本,甚至“商务通”之中。国外境  相似文献   

19.
读书的味道     
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或曰“知识分子家庭”,则被称之为“书香门第”。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热心增加中国的“读书人口”。我这篇文章也想为增加国人中的“读报人口”、“读刊人口”起点作用。但我不知道例如股民读证券报是不是一种阅读。我希望阅读有超出“日常活动”的意义。人们说喜欢看“焦点访谈”、《南方周末》报、《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新闻”。据调查,“焦点访谈”的观众数以亿计。但我不太看重这数字,因为一个等着下面的电视剧的观众与朱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