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恰当评价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文章参照北京、天津、上海以及中国沿海省会城市土地利用指标,建立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土地利用水平中等偏上,尚有挖掘潜力.最后分别从4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对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特尔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计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评价标准认为该园区属于集约利用等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评价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推算开发区的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分析评价成果为研究确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挖潜计划和相关政策建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图形平台的选择、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及系统的实现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县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建立综合指标体系,量化鲁山县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并对其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了科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该研究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布局特征,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部分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鲁山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一些措施,为研究县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依据及方法,并以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对其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潜力测算.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以及政府应采取的政策保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濮阳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强度较低,今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濮阳市将面临更大的土地资源的挑战,必须牢固树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观念,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土地结构、加快城中村改造、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建设新农村等手段挖掘土地利用的潜力,达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宁城县经济开发区为例,在参考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宁城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要探讨了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内涵,论述了潜力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并根据城市土地利用挖潜方向,构建土地利用潜力宏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潜力评价的核心,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选取的指标既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代表性,又易于量化.  相似文献   

10.
以2009年延安市宝塔区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延安市宝塔区的20个乡镇为土地开发潜力评价单元,选用土地利用现状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生态因素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改进AHP以及熵权法确定评价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延安市宝塔区的土地开发潜力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宝塔区的未利用地土地开发潜力大,但是由于地形的原因,开发难度大;土地开发Ⅰ级潜力区包括枣园镇和河庄坪镇,Ⅱ级潜力区包括李渠镇和甘谷驿镇,Ⅲ级潜力区分别为川口乡、冯庄乡、柳林镇、松树林乡、南泥湾镇、麻洞川乡、官庄乡、青化砭镇、元龙寺乡、蟠龙镇,Ⅳ级潜力区分别为姚店镇、万花山乡、桥沟镇和贯屯乡,Ⅴ级潜力区包括梁村乡和临镇;采用改进AHP、熵权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宝塔区土地开发潜力进行评价是切实可行和合理的,同时它也为土地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市是我国西部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城镇用地粗放利用现象严重,急需对建设用地利用做出评价。本文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入手,选用9个评价指标,采用二次综合函数,宏观上评价鄂尔多斯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对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有针对性提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从评价结果知,除东胜区和鄂托克旗以外,其余诸旗建设用地均处于粗放利用阶段,鄂尔多斯市建设用地利用整体上处于粗放利用阶段。应采取适量加大土地投入、科学编制各项规划、引进市场机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等对策措施,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总体上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状况与潜力趋势的宏观评价,在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劣的评价中具有中,微观评价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是中,微观评价的基础。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利用程度,使用效率,土地投入强度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城市间的比较,揭示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差异,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途径和措施,是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宏观评价的一般范式。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再用综合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2010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土地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为例,研究了耕地地力等级及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的分布情况.研究采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行政区划图相叠加方法来确定和划分评价单元,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了耕地地力等级.结果得出屯溪区的耕地地力等级及养分状况等级的分布图,其各地力等级比例分别为一等地为11.1%,二等地为15.1%,三等地为40.2%,四等地为24.4%,五等地为8.1%,六等地为1.2%.研究对山地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对耕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能够很好地揭示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基于此,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SR模型,对成都市2000-2011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土地利用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属于高度集约利用的状态;3个子系统协调度较高,但是压力层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加所导致的耕地面积下降等给城市土地利用带来了巨大压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