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冶夫 《当代传播》2003,(3):89-89,88
在我国的电视发展史上,学术研究素有"声画关系"之争.因为这一论争最初是针对"画面加解说"的纪录片制作模式展开的,把纪录片简单分为"声"、"画"系统本身就打着时代的烙印,所以,按照一般的理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理解,这个"声"指的就是"解说词".  相似文献   

2.
竹林七贤在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竹林七贤身后"贤"与"不贤"的辨析之声,代有相继.本文从传统伦理道德角度、佯狂嗜酒的骇俗行为、竹林的文化媒介等三个方面对"竹林七贤"之"贤"义进行别样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媒体气质是媒体品牌化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一个台、一个频率或频道独特的个性和内在品质的综合,从媒体的发展变革看,"声音"在构建媒体气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个案分析,提出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应具备的四个基本品格,即:准确清晰的规范之声,真诚和谐的自然之声,分寸恰当的思想之声,富有活力的生命之声.  相似文献   

5.
"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译名.自2002年方兴东等人的一声呐喊,博客以野草燎原之势,迅速在中国互联网上蔓延.  相似文献   

6.
在人肉搜索之风盛行的今天,学界对于"网络暴力"的质疑声不断加大.在笔者看来,这种质疑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我们应该转变思维的角度,善于利用"网络暴力"的价值,将其作为社会监督、思想教化以及舆论引导的社会公器来对待.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山西繁峙金元宝案中,4家媒体11位记者受贿,声讨之声犹在,而如今"封口费"事件又起.山西霍宝干河矿难,真假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炒得沸沸扬扬,令新闻界蒙羞失色.不仅伤害着民众的信心,也刺痛着每个有良知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8.
陈松 《声屏世界》2021,(4):70-71
广播电视作为视频行业的重要成员,从独占鳌头到逐渐消"声",市场地位一再萎缩.文章尝试从互联网流量生产的角度,从二次售买双循环理论的隐含条件入手,来分析广播电视在视频行业竞争格局中的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之声是中国广播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且惟一覆盖全国的广播节目,其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可资借鉴之处,本文从节目内涵、选题、音响使用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之声特别策划的"家书里的中国"的节目特色.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来,隔三差五,总会掀起一阵"张爱玲热"。有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犹如年三十放焰火,"吱溜"一声,"吱溜"一声,一个追着一个绽放。本人虽不是"张迷",遇上这类文字,也会瞄上一眼,瞧个热闹。不过,这次面对热炒的《小团圆》,不禁满腹狐疑,说句不怕得罪的话,我想到的是本山大叔的"卖拐"。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到2006年,"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市场上可谓出尽了风头,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到2006年"梦想中国"与"超女"的火拼,"真人秀"成了各电视媒体炙手可热的节目形式.尽管研究者对"真人秀"冠以"娱乐化"的帽子,对它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但这些新兴的电视表现形式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更多电视台争相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高敏 《出版参考》2005,(29):35-36
(1992年)8月2日,我的比赛是下午3点. 所有12个参加决赛的运动员都在一起做准备活动,谁都没心情聊天,大家见面点点头,连说一声"Hi"都觉得多余,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对手们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2004年1月1日开播以来,以全新的内容和形式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以及听众的认可,在业界掀起了一次震动.  相似文献   

14.
梁俊明 《视听》2022,(2):180-181
课程思政的案例教学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紧密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战"疫"正清明》作为"播音创作基础"课程思政的典型节目案例,通过疫情见证物的"情景再现"叙事,融汇英雄群体的战"疫"精神、中华民族家国情怀、所有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思政要点,论证了播音创作"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5.
县级融媒体建设加速了媒体网络化和媒体大众化,其特有的互动性、即时性、快速性和延展性,成为民生新闻传播和服务的"信息池".如何通过县级融媒体平台收集民"声",并通过反馈机制让民"声"落地,已成为县域媒体融合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平湖市传媒中心借力新媒体平台优势,积极收集、处理、反馈民生信息,在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政务发布...  相似文献   

16.
108集大型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全国800家电视台同步热播,短短数月,同名配套图书销量达1500万册.但就在一片叫好叫座声中,一个名叫"老蛋"的网友却在网上大声疾呼"禁播"该剧.2月26日,全国数以千万计的"虹蓝"迷没有等到<虹猫蓝兔七侠传>第90集的播出,<虹猫蓝兔七侠传>被突然停播.  相似文献   

17.
"异声同啸" (heteroglossia)源自俄罗斯语言学家和文论家巴赫金,译自俄语"异质话语",是其对话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巴赫金在其论文<小说的话语>中,引入了该术语.巴赫金认为:小说的力量源自小说中人物话语、叙述者话语和作者话语的共存和冲突,他把"异声同啸"定义为"一个人的话语包含在另一个人的语言中,从而作者可以通过曲折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意图"[1].  相似文献   

18.
如何正确认识"三种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这三种歌唱艺术形式在我国已经约定成俗.一提到"美声唱法"大家首先感觉到的是气势磅礴、浑厚、辉煌;"民族唱法"则声音甜美、细腻、柔和;"通俗唱法"与前两者相比就显得纯朴、自然更为平和.这是从表层上从声音上理解得出的结论.这样去理解和认识"三种唱法"是不够科学,不全面的.本文从"三种唱法"的由来、各自的特点、三者的区别(气息、真假声、共鸣、咬字吐字的运用不同)以及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对待"三种唱法"等方面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闻立台"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做好宣传、谋求事业发展的重要共识.2009年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进一步回归广播新闻本位,更加尊重广播传播规律,突出体现全时性、大容量和思想性,按照"板块+轮盘"的模式,全新改版并不断完善.许多省级电台和较大城市的电台也迅速跟进,在"新闻立台"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独具特色的节目改革和尝试.市级地方台如何认识"新闻立台",如何实现"新闻立台",是需要认真面对和及时应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媒介审判"吗?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每当有涉嫌"媒介审判"个案出现的时候,对立之声就不绝于耳.多数学者以"媒介审判妨碍司法独立"为出发点,①主张打倒或消灭"媒介审判",并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与对策;不同的声音却反驳: "媒介审判未必妨碍司法独立"②、"'舆论影响'不等于'舆论判决'"③、"舆论评判是对司法公正的检验"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