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父亲去世已经八年了,每当想起父亲,就会想起他下象棋的情景。我的老家在陇东农村,那里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下象棋。从我记事起,农闲时节,父亲的几个棋友就经常来我家下棋,他们一边下还一边敲击着俘虏的棋子,怡然自得。我在旁边观战,但不明就里。村里棋风很盛,有几个棋摊,每天都围着好多人,父亲也常常去棋摊下棋,有时吃饭的时候到了,母亲就让我去叫父亲,这时父亲必定要把一盘棋下完才走。我当时觉得下棋很神气,也想学,但父亲从来不敢我,他说小孩子不要学这些,好好学习功课。直到上忉中,我发现班匕不少㈣学都会下棋,便决心要学会。于是就去找我的一个堂侄学棋,他虽然比我小几岁,但还是不肯被我,我就给他摆好棋子,他这才跟我下,一开始,我总是输,但一周以届,我就赢了他,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2.
與父親下棋     
父亲喜欢下棋,不论天晴下雨,还是打霜落雪,一得空闲,非去找几个棋友下棋不可。父亲对棋情有独钟,棋艺却欠佳。棋友中他是最差的那个,在小镇也只能排到三流水平。但父亲和几个棋友轮番对阵拼杀,并不在乎输赢胜负。一盘棋每每都是在"争吵"与"调侃"中开局与结束。偶尔得闲,我也会混在人群中观摩父亲下棋。有一次,棋友与围观者都散了,我见父亲意犹未尽,便主动请战。不管对手是谁,父亲都从不拒  相似文献   

3.
赢来的健康     
春节过后,父亲突然迷上了下象棋,可小区附近没有棋摊可供他一试身手,他便想到了在网上和人家一分高下,经常在QQ的游戏大厅里找人对弈. 父亲的象棋水平一般,而网上又藏龙卧虎,所以他经常成为对方的手下败将.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下棋就是一个“乐”,不管是输是赢,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可父亲一贯好胜心很强,输了棋心里就相当不痛快.如果再有一两个赢棋的人发帖子嘲讽他是“臭棋篓子”,父亲就更是气得不行. 父亲的身体本来就不大好,本来指望下下棋修练一下心境,如果再这样又是着急又是生气下去,他的健康肯定会出问题.母亲劝了两次,让父亲别再下棋了,可他完全听不下去,无奈之下,母亲给我打电话,让我劝劝父亲,免得他因为下棋气坏了身体.  相似文献   

4.
引言: 我父亲棋下得好,小时候很多人到我家里去找他下棋,乒乓球台旁边的棋盘就成了我学棋的课堂。 高考那年,没有考上大学的我觉得没有颜面去见亲友,那时就想过靠下棋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前,我在一所小学任教,该校有位体育教师退休后在传达室留用,他年龄已近古稀,但身体却特棒,酷爱下象棋。不过他下棋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和比他水平高的棋手下,而且最讲究那种“落棋无悔”的规则,只可惜那是对别人而不对自己,因而倒退四五步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圈内人士便送给他一个绰号,叫做“常能赢”。遗憾的是,由于他的这种“一国两制”的作法,所以愿意陪他下棋的人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6.
龙门这边(85)     
玉向立:象棋让我的生命充满活力(1) 一、受父亲的熏陶学会下棋 我的原籍是河北省邯郸地区永年县,但由于父亲在鸡泽县工作,我1972年出生于邯郸地区鸡泽县.我的父亲玉光普在文化教育系统工作,他对琴棋书画皆有研究,尤其对中国象棋情有独钟,曾获邯郸地区业余象棋比赛冠军.  相似文献   

7.
我本不会下棋,小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副象棋,大大的子儿,圆鼓鼓的肚子,一副厚实憨厚沉稳的样子,心生几分喜爱。父亲只会叫我把字朝下底朝上整齐地码好,翻开来碰,好像论大小。如此下棋,不如说是游戏。父亲不会下,我也就未曾学会,这好像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超越自我     
姐姐不和我下棋了,我怎么办?亏得这时父亲决定放弃姐姐这个学生而教我了。父亲总是坐在沙发上,把棋具往小桌子上一放,让我坐在小帆布凳上。一次下棋前,我仰起头望着爸爸:“爸爸,你坐大沙发,我坐小帆布凳,这样不公平。”  相似文献   

9.
我的老家在湖北天门农村,与李智屏大师是邻村。智屏大师长我几岁,小时候就常听父辈说起他父亲会下蒙目棋,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临睡时常常在床上教智屏下棋,及至后来含辛茹苦送智屏大师到武汉学棋,进而成为一代国手。因为下棋而能有出息,这在老家是人们饭后常常津津乐道的事情,因此智屏大师的经历是我小时候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2,(4):82-87
Q孔夫子旧书网:杨老师,请您先介绍一些您读书和藏书的事情。A杨成凯:我这个人做什么事情纯凭兴趣。不久前偶遇上海古籍书店的陆国强先生,多年未见,一见面陆先生就问我:"还下棋吗!"可见我爱下棋是出了名了。我从上小学开始就看棋谱,看的棋谱摞起来比我高(图1)。我喜欢研究象棋布局,但是从来不参加比赛,社科院叫我代表院里参赛,我...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棋     
父亲喜欢下象棋。记得那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放暑假回家,父亲教我下棋。 我们俩摆好棋,父亲让我先走三步,可不到三分钟,我的兵将便损失大半,只剩下一车两兵,我不肯罢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父亲和邻居叔叔下象棋。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亲如兄弟。每当他们下棋时,我都会搬一个小凳子坐在边上,全神贯注地看着。开始时,他们都很客气,谦让着让对方先走。叔叔说:“红不占先, 黑棋先行。”父亲说:“大不欺小,还是你先走。”我在旁边看着感到纳闷,心想:谁先走不一样?不就是玩玩吗?他  相似文献   

13.
父亲34岁那年,我出生在塞北草原的一个小镇里,由于我是家中惟一的男孩儿,所以自打记事的时候,就是父亲肩上膝头的宠儿。父亲惟一的爱好就是下象棋,他经常领着我们姐弟几人做象棋游戏,将帅最大,兵卒最小,一人分得数枚棋子,可成车马炮清一色、一条龙,也可成对或者单出,最后谁的棋子多,谁就是赢家。那时我总爱偷偷地在棋子的背后做上各种标记,以便在抓牌的时候能挑到大牌,父亲好像从未发现。渐渐地我熟悉了32枚棋子,也学会了下象棋。童年的时候,我除了下象棋,没有别的玩具,与父亲下棋,总是我输的时候多,偶尔父亲也会假意不觉,让我打个闷宫。现…  相似文献   

14.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棋坛有个叫王嘉良的高手,他是街里棋摊上的人常常念叨的人.下棋人爱夸口,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或许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成绩.我在报纸上看过他对弈的照片.瘦削的脸,一双眼睛却极有神.真正和他谋面是1980年的秋天,我为中国新闻社组写一篇他的访问记.当我到省体工队棋类训练室时,我面前的王  相似文献   

15.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 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有个叫王嘉良的棋坛高手,他是街上棋摊人们常念叨的人。下棋的人爱夸口,特别是街上棋摊的人更爱“斗嘴”,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总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 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和棋友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 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身影。我在报上看到过他的对弈照片,细高的个,瘦削的脸,一双极有神的眼睛……。然而真正与他谋面那还是在1980年的秋天,我  相似文献   

16.
《围棋天地》2006,(4):13-13
棋迷迷棋.似乎天经地义,却总是爱恨交加。 你说,我多爱.为了下棋.工作丢了; 我说.我更爱,为了下棋.身体垮了; 他说,我最爱,为了下棋,老婆跑了; …………  相似文献   

17.
棋迷俱乐部     
垃圾堆里的围棋子我是在小学四年级接触围棋的,至今已有15年了。母校的校长曾经荣获淮南市第一届业余围棋大赛的第三名,在他的奔走呼吁和积极倡导下,母校终于破天荒为小学生开设了围棋课。母校是淮南地区第一所开设围棋课的学校。学棋和下棋多年,虽然将不少时间和精力都耗在棋盘上,但我从不曾后悔。围棋给我的补偿 已经太多。 1991年的时候,我喜爱围棋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平生有三大嗜好,一是读书,二是写作,三是围棋。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父亲和母亲经常吵架,父亲的脾气于是很坏。我的所作所为在父亲看来,全然是吊儿郎…  相似文献   

18.
第十八袋烟:棋校来,康大哥,坐,经常读你的文章,但我觉得你不把这个棋校写进去,这文章就多少有点缺憾了。我是棋校学生曾帅鸣的父亲,我叫曾光,现在锦州电力学校任团委书记。我也会玩象棋,但玩得不好,因为我以前对象棋根本不感兴趣。我认为和钢琴、书法、美术等才艺项目相比,象棋就是引车卖水之流在街头打发时间的玩艺,难登大雅之堂。虽然我儿子喜欢下棋,可我从不支持他,硬逼他去学弹琴、画画,尽管他现在琴弹得没有调,画画得没有形。  相似文献   

19.
家有棋人     
出于对象棋的喜爱,一直想写一篇下棋的文章,因为琐事,迟迟没有动笔。今年春节后得闲,父亲邀战,触动了我拾笔的心绪。  相似文献   

20.
导师与棋手     
列宁八岁时,对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贪婪地钻研棋谱,棋艺提高很快,到十五岁时,便能杀败他的父亲。列宁下棋和做任何事情一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并始终恪守一条准则,从不悔棋。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