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编辑是谁?是“贫女”,是“哥伦布”,编辑是“杨显之”。教育编辑应是“贫女”。“贫女”是谁?“贫女”是唐诗中的人物。唐人秦韬玉有《贫女》诗一首,诗云:“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  相似文献   

2.
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1),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2)?共怜时世俭梳妆(3)!敢将十指夸针巧(4),不把双眉斗画长(5)。苦恨年年压金线(6),为他人作嫁衣裳!  相似文献   

3.
诗词四首     
诗词四首向东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①,拟托良媒益自伤②。谁爱风流高格调③,共怜时世俭梳妆④。敢将十指夸针巧⑤,不把双眉斗画长⑥。苦恨年年压金线⑦,为他人作嫁衣裳![作者]秦韬玉,字仲明,唐代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僖宗中和二年(882)进士,伍工...  相似文献   

4.
唐人写诗,借闺秀、嫁女和思妇之口来表情立意者甚多。秦韬玉的律诗《贫女》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钱, 为他人作嫁衣裳! 开头两句,通过贫女自白推出了一幅令人心凉的画面,使人看到了一个孤贫无托者的形象。贫女以蓬草为门,简居陋室,没有华贵的衣饰,本来打算去请个  相似文献   

5.
从《东坡乐府》三百四十多首词中来看,专写女性美的(即所谓“绮罗香泽”)不下五十多首,而其中最多的是送别朋友。应酬官场的近百首小令,几乎每一首都要称赞歌女舞伎准人)。所以,在东坡全部词作中,不洗“绮罗香泽”之词超过一半以上,其他咏物的也有三十多首。现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杜甫《客至》诗,高中第五册语文课本注释“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联说:“两句为互文,意思是: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句互相补充,交互成义。”  相似文献   

7.
五花八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是有钱人家的代称,意思相近的还有“权门”、“豪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是贫穷人家的代称,意思类似的还有“寒门”、“蓬门”.  相似文献   

8.
阳春三月,春寒乍暖。从北京飞往上海、一路盛开的迎春花.映照着北方天空的云雨。黄浦江上的风吹绿了上海滩的大地。一路上,沐着春风,听着春雨,诗词中的春讯,又来到记忆里:春讯飞琼管,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竹歌翠台。绮罗香暖。这是宋人卢祖皋的词,饱含诗人服中的春天美景。  相似文献   

9.
我看湘云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何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吟罢.合起《红楼梦》,眼前闪过的满是湘云的影子.满是她始终带着一抹浅笑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提及宋词,人们早巳习惯用“婉约”和“豪放”来划分流派。但细细品读宋词.就不难发现,还有一些阋家的词作,既无“婉约”派的绮罗香泽之态.又少“豪放”派的粗豪激越之势,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南宋词人姜夔。  相似文献   

11.
板桥的喜怒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天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怀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颠狂甚,取鸟丝百幅,细写凄情.这是郑板桥填的“沁园春”,题为《恨》.以“恨”命篇而为人熟知的作品,首推江文通的《恨赋》.“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但是,如果把这两篇作品并读,它们的深沉浮浅、真挚矫作便不待明人指点了.尽管江文通自称“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然而他的《恨赋》只不过排比铺陈,罗列史实,写的是异代的兴亡,搔的是别人的靴  相似文献   

12.
两处故居     
余上月赴皖南讲学,顺道参观物古迹。在绩溪,几经打听,才找到胡适故里上庄村。街道甚土。俨然颜回所居蓬门陋巷。又经打听,才找到“胡适故居”。虽为结构严谨之徽派建筑,但亦不过三开问,208平方米。故居周遭寒碜,平素参观甚少。唯一兼职解说员,无工作服,余误以为系卖鸡蛋农妇。  相似文献   

13.
当南朝诗坛绮罗香泽之气充斥弥漫之际,鲍照以其特立独行的创作异军突起,享誉诗坛。他传世的二百多首诗歌,反映了刘宋社会的许多重要方面,充满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艺术上亦别立一体——“奇矫无前”、“开人世之所未有”,但由于“才秀人微”,却被“取湮当代”。  相似文献   

14.
    
“门”是人类日常生活里一种最恐怖的威协。开着的门,是陷阱;紧关着的门,是绝望的面具。无论是铁门、木门、蓬门、朱门、高高的门和低低的门,厚的门和薄的门,卧室的门、厕所的门,无不象征一种不可告人的故事。中国人有所谓“门人”或  相似文献   

15.
诗歌鉴赏是行家里手的事,但诗歌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学生学习文化必须从古诗人手,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才会有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古诗“真”,如明镜照物是诗人的心境反映,“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国古诗“含蓄”,如秋水含眸,真情在心却顾左右而言他,“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古诗“深沉”,  相似文献   

16.
哈哈,真好笑!这则笑话说明“得”与“的”虽然用在句中同一位置,且读音相同,但语意不同。从前,一个小贩(fàn)叫卖瓜子。有人问:“你卖的瓜子香吗?”小贩说:“哎呀!香得我舍不得卖!”问的人想:香得他都舍不得卖,瓜子一定很香,我得买点儿。可是那人买了瓜子后,一尝,不香。他找到小贩说:“你怎么骗人呢?”小贩狡辩道:“我什么时候骗过人?我说是‘香的我舍不得卖’,只卖不香的。你愿意买,这能怨我吗?”巧用“得”与“的”!江苏@沈益亮  相似文献   

17.
“哇,好香好香!”小cool龙来了个深呼吸。“好像是红烧肉!”“不对,是椒麻鸡。”这香哧或力不小,大家跟随美味前行,居然发现编辑部的姐姐们和精灵豆、尼可,正在编辑部的一张小方桌前,有碳有笑地享受一桌美餐。“怎么没有我的位置呀?”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2009年第11期刊发了谭志永《正视个体差异尊重不同见解——〈李杜诗五首〉课堂教学片段》,在第二个“片段”中,谭老师的学生认为,《客至》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是互文”.理由是“此二语不是引起下文。而是承上启下.前一句承首联.后一句启颈联”;对这种“一分为二”的“切分”.谭老师予以充分肯定。对此.笔者颇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9.
《清平乐·村居》最后一句“溪头卧剥莲蓬”,有的书籍上作“溪头看剥莲蓬”。是“看剥”还是“卧剥”,没有定论。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选入此词,作“卧剥”,但句末注云:“‘卧剥’原本作‘看剥’,据别本改。用以形容‘无赖’,义较胜。”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版)作“无赖”、作“看剥”。“最喜小儿无赖”句后注云:“虽似口语写实,但大儿、中儿、小儿云云,盖从汉乐府《相逢行》‘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化出,只…  相似文献   

20.
北宋词从晏欧到秦周,经历了百年左右的创作过程,很多作家力图创新,可惜他们只注重在形式上搞突破,而在内容上却不肯摆脱“词为艳科”的传统束缚。其间东坡曾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