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报编辑部: 开封师院学报1978年第五期刊用拙作《陆篙记述鸦片战争的爱国诗歌》一文,有笔误、刊误数处,请予更正: ①全文"陆篙","篙"为"篙"之误,应是"陆篙"。  相似文献   

2.
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有这样一句话: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学校管理中,作为校长,我们该撑一支怎样的长篙,引领着教师、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追寻教育理想、人生之梦呢?我想,可以人本管理为长篙,去构筑和谐的校园生态.  相似文献   

3.
艾蒿     
艾篙是一种朴素的草 年年五月的清晨 艾篙站在我们的门头 或者檐下 以她苦烈的气息替我 替我的兄弟们 祛病消灾预示吉祥 而后的日子 艾篙瘦了下去 怀想中的那些光阴 也一并形容枯瘦 那些苦涩的枝叶 留给我和我的兄弟们 辣棘的乡愁艾蒿@王丹枫~~  相似文献   

4.
寻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位伟大的诗人轻轻地告诉我梦就在青草深处,但我发现他欺骗了我。为何我撑的那支长篙却长满蒺藜?为何我的船上没有一点星辉?为何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不是我呢?我心里好苦。  相似文献   

5.
在"先学后导"课堂上,教师只抓住精讲点拔的时机是不够的,还得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点拔,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执教的"平均数"一课,谈谈如何进行精讲点拔. 一是引辩法.学生在课前通过预习,往往事先就知道了教师所设问题的答案,导致学生的看法偏向一端,而教师又希望课堂上能引发出问题的冲突,因此要抓住契机,及时点拨,引辩启思,求得理解.  相似文献   

6.
拔白头发     
小娜 《新作文》2014,(11):3-3
<正>开始拔白发了,我仔细地捏住一根白发,轻轻一拔,滑了一下,白头发就调皮地从我手中溜走了。"气死我了,老虎不发威,还以为我是病猫呀!看我怎么收拾你!"我一边嚷嚷(rāng rāng)着,一边小心地用指尖紧紧地捏着白头发,然后用力一拔。这次,白头发无处可逃,死死地被我捏在了手里。可这时,爸爸却大叫起来:"宏宝,你轻点,痛死我了!"我定睛一看,虽  相似文献   

7.
寒假期间,我去挖笋,没想到发生了一件丑事,至今想来还哭笑不得。那天早上,爸爸突发奇想,带我们一起去挖笋。翠绿的竹林中,竹笋在竹子的保护下茁壮成长,一个个都披上了棕宗色的衣裳,格外引人注目。我戴上手套,开始拔起笋来。"一二,拔呀!一二,拔呀!"我一边拔一边喊,却怎么也拔不出来。爸爸走过来解释道:"不是这样的!要像这样挖……"爸爸示范给我看。  相似文献   

8.
为爱撑起一支长篙,我要沿着丛飞的步伐,去寻找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要带着丛飞洒落的甘露,去滋润那一张张期盼的小脸;我要携着丛飞的翅膀,去放飞心中的每一个善念。为爱撑起一支长篙,我愿是那大洋中航行的海船,去寻找爱心的彼岸。长长的历史留下了沉沉的回忆,历史说:"付出吧,为了你的生命与心灵。"当爱心像阳光雨露般降临在灾难深重中的人民的心头时,那会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壮举啊!编织一个充满爱心的乐章,为他人,为社会,也为了却丛飞的心愿。  相似文献   

9.
<正>一、趣味导入,引情激趣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兴趣就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例如,教学"拔萝卜"一课时,我从情境引入:秋天到了,小白兔和小黑兔高高兴兴地来到山头拔萝卜。这时大屏幕出示画面:他俩拔得可起劲了,一会儿小黑兔便问小白兔:"你拔了多少个萝卜?"小白兔忙答:"我拔了23个萝卜。""你拔了几个?"小黑兔答:"我拔了36个萝卜"这时,小白兔就动脑思考问题了。同学们猜猜它会想出什么问题,与  相似文献   

10.
拔大蒜     
拔大蒜?那还不容易!你一定会这么想。但是——哦,不说了,还是请你看看我的一次拔大蒜经历吧。那天,我来到田边,看到了碧绿的"大蒜"。这些"大蒜"的叶子圆滚滚的,根部是白色的。我  相似文献   

11.
<正>"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每每读到这句诗,就会想起诗人徐志摩轻点长篙、泛舟康河的痴迷与沉醉!我很喜欢这句诗,因为这种境界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回眸这一路漫溯,每一段航程都有一个路标,正是这些路标引领着我,进入不同的境界……第一重境界:天光云影共徘徊1990年,我从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的建山中心小学工作。贫瘠的土地、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评讲重在"升格引路".我将作文升格分为三个层次:学生小组升格,教师下水升格,同题拓展升格.最近一次练习作文,题目是"____之桥",学生普遍扣题不紧.有一个同学写"沟通之桥",通篇叙述自己的苦恼,最后一句才点了一下"希望架起一座沟通之桥".文章内容游离于文题之外,是乱贴标签式作文.讲评课上,我确定的训练点为"扣题"升格,让学生在作文互改小组内先展开讨论,确定详写情节,然后再动笔进行"局部点题"练习,要求学生围绕"直接点题"或"暗示点题"的方法给自己的作文进行点题升格.  相似文献   

13.
"哎,别动,你怎么长白头发了呀?"朋友一边说,一边按住我的脑袋,使劲一拔,然后把一根白头发递到我的眼前.我接过它,举起看了很久,心里生出一股悲凉.另一个朋友说:"说明你心里想的事情太多了,烦心哦!"哎,烦心事能不多吗?  相似文献   

14.
"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独倾瞻徐君……最怜一口反万众,使我衰颜满汗淋."这是齐白石写赠徐悲鸿的诗,表达了他对徐有恩于已"识拔于困厄之中"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追寻     
李翠红 《辅导员》2009,(12):I0004-I0004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也撑一支长篙,向历史深处漫溯,去追寻鲁迅笔下“勇毅的中国女子”,去追寻那弱柳扶风下的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教育的诸多比喻中,我最喜欢把教育比作一座桥,它连接着现实和理想,让我们从今天学生的成长中看见学生的明天。于是,我思索"桥"在教育上的意义,于是,我这样解读高桥初中:"高"就是办学理念的高格调、学校制度的高效率、行为文化的高标准,这样,教育就成了一座桥,成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幸  相似文献   

17.
拔大蒜     
拔(bá)大蒜?那还不容易!你一定会这么想。但是——哦,不说了,还是请你看看我的一次拔大蒜的经历吧。那天,我来到田边,看到了许多碧绿的"大蒜"。这些"大蒜"的叶子圆滚(ɡǔn)滚的,根部是白  相似文献   

18.
门前有座桥,一头站着我,一头站着母亲;心中也有座桥,一边连着我,一边连着母亲…… 小时候,母亲抱着我在家门前的桥上看小鱼,看河边的小树,看桥上的行人.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觉得好温暖.那时,刚刚牙牙学语的我,当然不会用"避风港""安乐窝"之类的词语来形容母亲的怀抱,只是傻傻地知道:被母亲抱着的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选人了画家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美学小品文<桥之美>,主要介绍画家眼中的桥与环境搭配的美学原则.他从画家的角度介绍了自己喜爱桥的原因,作者在第三段说:"我之爱桥……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相似文献   

20.
拔步床 中国人发明的最伟大的一种床,叫做"拔步床",也写做"八步床".拔步床是在架子床的基础上,外面设浅廊,像一间房子.拔步床主要出现在明代晚期中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北方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