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跨媒体阅读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梳理,分析了四个不同层次跨媒体阅读的表现形式和附加作用,从相关阅读统计数据、青少年媒体消费习惯及出版业对跨媒体出版的探索实践实例阐述了跨媒体阅读的内生需求和外生条件,强调其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同时,通过一些现实案例和假设性场景来探讨图书馆开展跨媒体阅读服务可施行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2.
吴海进 《出版广角》2013,(15):66-68
受大众传播技术手段的影响,文学阅读方式出现了多样化趋势。纸质阅读中的文化传统、网络阅读中的即时参与、声像阅读中的视听想象和跨媒体阅读中的立体场景体验,彰显了多样化阅读在当今时代的不同价值品格。多样化阅读为文化复兴、文化强国、传播正能量提供了重要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3.
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对文化消费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嬗变轨迹,使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成为信息认知的重要方式.文章从跨媒体传播角度,以阅读文化变迁为基点,探讨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内在肌理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时文化消费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对文化消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融合背景下,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嬗变轨迹,使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成为信息认知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跨媒体传播角度,以阅读文化变迁为基点,探讨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内在肌理和新媒体传播规律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敬  张群 《图书馆》2023,(8):39-46
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跨媒体知识服务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是图书馆等知识服务机构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图书馆跨媒体知识服务的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和价值共创思想构建出图书馆跨媒体知识服务模式,并论述了其实现过程。文章认为跨媒体知识服务的构成要素包含图书馆、用户、跨媒体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跨媒体智能技术以及知识服务环境,呈现出多模态、全景式的知识展示,复杂、多层次的语义关联,价值共创成为新驱动力三大鲜明特征。集成化、嵌入式、个性化推荐以及泛在化等四类跨媒体知识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场景。  相似文献   

6.
概述AI和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分析AI赋能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内容,包括数字阅读资源场景化、阅读空间场景化、读者与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交互化,并从资源、需求、平台、服务等维度阐述AI赋能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模式构建要素,进而从数字阅读资源交互式建设、智慧匹配阅读推广场景、搭建AI智慧服务平台、深度整合服务要素等方面提出AI赋能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模式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7.
用户阅读行为不再只是读书,而是越来越深层次地嵌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场景触发(scene touch)为基础的社会化阅读时代,恰当的场景构建成为培养用户阅读行为的关键入口.社会化阅读需把握算法推荐、社交功能、阅读社群等场景的构建要素,从个性场景与共性场景的构建、跨场景互动、内容的场景化呈现等方面不断完善用户的场景体验,提供与阅读场景深度适配的内容与服务.  相似文献   

8.
从空间、资源、活动三个视角对城市阅读空间服务实践现状进行梳理与归纳,解读场景理论的概念、框架方法,分析场景理论应用于城市阅读空间服务场景的适切性。提炼出城市阅读空间服务场景的三层维度:服务要素单独运用维度、融合运用维度与价值观倾向维度,对三层维度进行阐释与说明;从三个视角分析城市阅读空间服务场景的生成,为城市阅读空间服务实践提升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  &#  &#  &# 《出版与印刷》2015,(3):4-6
跨媒体是在媒介融合浪潮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发展模式,她满足了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必然要求,适应了市场新形式的需要。在数字化时代,受众的阅读方式变得移动化、个性化和数字化,因此跨媒体出版是占领细分市场和不断满足消费者偏好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跨媒体知识服务成为一种新趋势。阐述了馆藏资源跨媒体构建的3大模块,即跨媒体本体模块、跨媒体检索技术模块与用户检索模块;从资源层、知识粒度层等层级构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跨媒体知识服务系统;论述了馆藏资源采集与维护、知识特征提取与语义关联、跨媒体本体构建与自学习3种跨媒体知识服务方法;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跨媒体知识服务的人才、技术与平台保障措施,以期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跨媒体知识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城市阅读空间连接着全民阅读的宏观战略与个人阅读行为的微观实践,亟待创新发展。文章以成都10个代表性城市阅读空间为例,从高频词分析、情感倾向等方面对公众评论进行文本挖掘,结合现场调研,基于场景理论,从戏剧性、真实性、合法性维度探究阅读空间的场景构建,拓展场景理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为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视觉影像时代,跨媒体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趋势.叙事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使得当下小说进入了文字阅读与视听感知相结合的"共读"时代,从而形成了互动促销的传播效应.这种互动双赢的传播效果不仅为出版界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使影视作品收视率节节飙升.本文拟从跨媒体传播角度探讨影视作品改编后呈现的形象直观的传播符号、大众化的编码技巧等变化情况,以及两者双向互动的传播规律及其对出版文化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2004—2013年国内关于大学生阅读方面的论文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研究、导读服务、阅读疗法、阅读倾向、网络阅读等方面,但是目前存在理论研究不足、实践研究缺乏系统性、新技术应用不够等问题。大学生阅读趋向数字阅读、跨媒体阅读方向发展,实践活动开始走向联合举办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4.
阅读场景的智能化推动数字阅读在智能时代不断发展。文章将可供性理论运用到数字阅读场景中,凝练出数字阅读的场景可供性概念,进而对其场景可供性要素进行分析,认为数字阅读场景是一个以用户为逻辑起点,以技术为基础、以体验为关键、以社交为动能的连接方式,场景与数字阅读内容应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文章展望数字阅读未来发展路径:数据驱动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化场景搭建,凸显阅读媒介的人性化趋势;人工智能技术拓展了阅读内容生态,助推多模态内容与阅读场景有机融合;搭建具身阅读场景,实现抽象阅读内容场景化;打造阅读社交化的智能场景,使用户实现更多的自由与全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版集团改革在逐步深入,其中跨媒体经营是管理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从我国出版集团跨媒体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出版集团跨媒体的原因,对我国出版集团在跨媒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的深度场景化加速了媒介形态的变革,也推动了数字阅读不断发展。笔者基于可供性理论总结数字阅读的场景可供性概念,该概念包含数据可供性、技术可供性、感知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四个维度。文章结合元宇宙虚拟经济、数字化身、虚拟情境以及虚拟社交网络等要素探索元宇宙阅读场景,并展望数字阅读在元宇宙中的场景建构路径:阅读画像驱动元宇宙阅读场景迭代,人机融合实现用户自主创新与创造;智能技术实现元宇宙阅读的人景融合,数字分身感受阅读场景的“全真信息”;虚拟情境助推数字化身的场景连接,沉浸体验实现抽象阅读的内容场景化;阅读社交化丰富内容创作与传播,参与式阅读实现用户想象思维的具象化。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跨媒体出版已成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国内外很多出版社都在跨媒体出版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和实践。文章从国内外跨媒体出版发展的现状,探究跨媒体出版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从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的实践出发,提出一些跨媒体出版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大众的主流阅读方式.丰富的内容呈现方式和表现场景带给读者更加沉浸的阅读体验,也帮助读者不断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文章以互动解谜游戏书为例,从写作方式、表现形式和功能设计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利用场景建构读者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并阐释沉浸式阅读和深度阅读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指出5G时代阅读产品场景构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智能阅读是调动多维感官,获取、理解、领悟智能出版物内容的强交互、便捷性、适人化的阅读方式"这一理论基点,分析了阅读方式智能化、阅读客体智能化、阅读场景智能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书香城市建设的内涵、要素与瓶颈,进而以智能阅读的视角,从"满足用户阅读需求、提供智能出版物、打造多元智能阅读场景"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书香城市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发展跨媒体传媒集团符合世界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是传媒产业发展壮大,迎接未来挑战的战略需要,也是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