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叶老又说:"我希望教师练习写文章,并不是专指练习写文艺作品而言,  相似文献   

2.
教学《望洞庭》一诗,我早早熟悉好教案,步入课堂上课。课至高潮时,突然出现了一段特殊的插曲——诗意理解完了,我问:"你们最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一名学生举手说:"我最欣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一句。""为什么最欣赏这一句?"我追问。学生回答说:"因为诗人用了比喻的方法,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了青螺。""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妙处呢?"为了让学生体会比喻的精  相似文献   

3.
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对《麻雀》一课两只麻雀的命运众说纷纭———有的说老麻雀的勇敢感动了猎狗,于是猎狗慈悲为怀“让开”了;有的说猎狗不敢吃老麻雀,被麻雀勇敢的举动所震慑,后退了。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合理,缺乏对课文主题的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除了赞扬麻雀伟大的母  相似文献   

4.
孔凤 《辅导员》2012,(12):65
当前素质教育倡导的自主学习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说"的能力培养,"说"能表达出学生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说"又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以下几点是我教学中的做法。一、重视教学中学生"说"的启发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会说,有的学生不会说,有的学生不想说,要使每个学生都想说的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启发、去引导学生。学生的"说"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培养,做好学生"说"的萌芽阶段的工作,决不能压制学生说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6)×c=a×c+b×c,这一定律学生运用起来总是不能得心应手,为了学生巧妙记忆和灵活掌握,我教给了学生一种巧妙的记法:"a"代表妈妈,"b"代表爸爸,"×"代表爱,"c"代表我,合起来理解为: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妈妈爱我加上爸爸也爱我,学生非常感兴趣.之后,我又给学生讲了乘法分配律的减法形式:(a-b)×c=a×c-6×c,"小诸葛"李东旭马上举起手来说道:"老师,我知道怎样巧记了:妈妈比爸爸爱我,也就是妈妈爱我比爸爸爱我多多少."我笑着对他说:"这种形式咱们就不用巧记的方法了,因为爸爸和妈妈同样爱你们."李东旭却老大不愿意地说:"妈妈的确比爸爸爱我!"  相似文献   

6.
在课文《麻雀》中,作者在描写老麻雀勇敢保护小麻雀时有这样一句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在此句中,作者将老麻雀比喻成“一块石头”,目的是为了说明老麻雀从树上扑下来时的落地之快,体现出它的果断和勇敢。,我们反复斟酌了这句话,又结合全文进行了分析,认为这里用“石头”来比喻老麻雀,有些欠妥,理由是:第一,老麻雀是有血有肉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一个强者的象征,虽外表看上去是那样的弱小和无奈,而内心却充满着英勇和顽强。而“石头”则是一个呆板的、沉默的,而又看不出任何生命和活力的物体,更无…  相似文献   

7.
饭卡“案”     
正今年我接手了一个艺术班,选择进艺术班的学生中不乏艺术专长和成绩优异的学生,但还有一批是选修科目没有拔尖的,有怕小高考过不了四门的,有觉得艺术班管理比普通班要松的,有的感觉自己与大学无缘,来找毕业证的……班级里的学生良莠不齐,所以管理起来非常不容易,"案子"一桩接着又一桩,这里我就讲其中的一个饭卡"案"。周三放学前,小红到办公室找到我,"朱老师,我周末回家的时候,匆匆忙忙把饭卡给弄丢了!"我说:"那快去挂失,周末丢的到现  相似文献   

8.
有些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与教学内容、试卷命题超越大纲、教材的要求有着直接关系。我曾听到有的教师教语文第二册的《纺线比赛》时,抓住“随着轮子的飞转,纱团一层一层加大,一会儿变得沉甸甸的,象一个个新鲜的白萝卜。”这个比喻句,讲了有关比喻的术语,还要学生当堂用“象”写一个比喻句。由于当堂作业效果不好,他又布置学生回家写。学生回家后,有的请家里人或邻居口述,自己笔录,有的从哥哥、姐姐的课本里抄;有的仍未完成。其实关于“比喻”的教学,教材是分六步安排的。第一步,第三册的《数星星的孩子》和“基础训练9”,要求通过读来比较用比喻和不用比喻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让学生了解比  相似文献   

9.
<正>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针对这种想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有的学生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相似文献   

10.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近日回到了母校西南大学。有同学问袁老,他最注重学生的哪方面能力。"要下田!"他说:"每次要带学生,我就问他们愿不愿意下田,只要愿意,我就考  相似文献   

11.
一日,我正在教“圆柱的认识”,当讲到“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时,一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你的说法错了,把圆柱的侧面展开,还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我一愣,但马上反应过来,心中暗暗称赞那位学生的见解,我示意那位学生坐下,抓住时机,面向全班学生:“老师的说法错了吗?”学生议论纷纷,反应强烈,有的说,错了,有的说,没错,一时相持不下。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我又适时诱导学生:“请同学们用剪刀随意剪开自己做的圆  相似文献   

12.
试卷讲评也需精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师,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准备去听某位教师的课时,他会谦虚地说:"真不好意思,今天不巧,我讲评试卷。""巧妙"的一句话,"巧妙"地拒绝了别人,"巧妙"地掩饰了自己,却反映了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不值得听的想法,折射出教师对试卷讲评课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陈海燕 《辽宁教育》2013,(7X):90-91
<正>"叮铃铃——"铃声里,我抱着全班的作业走进教室。哎!心情很糟,学生昨天的作业情况不是一般地差,歪歪扭扭,丢三落四,那字是张牙舞爪,一本比一本有"特点",一本比一本挑战情绪底线,更有的学生,到现在还有几本作业没交。走上讲台,放下作业的时候,我对自己说:稳住啊,调整情绪。情绪这东西,哪里是说调整就调整好的,我喊"上课"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声音很干涩。"老——师——好!"他们的问好倒是声震屋瓦!那亮晶晶的眼睛,那无邪的笑容,  相似文献   

14.
作文,就是写文章,是学生用口述或笔述有组织地表达自己要讲的话。它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所谓“下水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自己要经常动笔.帮助学生加快学习的进步,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下水文”旨在激励引向,但教师要防止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力求范文  相似文献   

15.
海鸥和老鼠     
一只海鸥从黑海一处海滩飞过时,看到了一只老鼠。海鸥从天上俯冲下来,问这只老鼠:"你的翅膀呢?"他们讲的是不同的语言,老鼠不明白海鸥说的话,但倒是注意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动物身体上长着两个很大的怪东西。"它肯定是有病。"老鼠嘀咕道。海鸥注意到老鼠在盯着自己的翅膀看,就小声地说:  相似文献   

16.
魅力城市     
编者按:有人说,"观景不如听景","眼中有景不如心中有景":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更认同哪种说法呢?我没有去过赣州和凉州,但读了作家王芸和诗人于坚的文字,而心向往之,我相信哪天身临其地,一定会想起他们曾经的感慨。这是城市的魅力,更是文学的魅力。我也相信,这些城市不一定有他们说的那么美,但不去亲身感受,你永远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借用《荷塘月色》中的话来讲:美是别人的,和你无关。  相似文献   

17.
杨顺珍 《考试周刊》2013,(34):150-150
<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物学习亦是如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对生物学"热爱"的火焰,从而让生物课堂活跃起来,这是生物教学取得高效的关键所在。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趣味教学方法。一、巧用比喻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双关、借代、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血糖的调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理解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区别,我用了拟人化的描述:肝糖元是一家银行,当血糖含量高时,葡萄糖合成肝糖元储存起来;  相似文献   

18.
王娟 《班主任》2009,(11):57-57
五年级的一堂课上,我让学生选择一样事物比喻自己,有的学生把自己比作熊猫,有的比作苹果,有的把自己比作老虎……正当我开心地听着学生的交流时,一向活泼开朗的婷婷站起来说:"我把自己比作冰箱。"我以为她接着会说“因为冰箱里有许多好吃的,而我是个美食家”,可出乎我的意料,她却说:“冰箱是孤独的,它的心是冰冷的,而我没有好朋友,也不爱交朋友,所以我的心也是冰冷的。”  相似文献   

19.
宣志山 《考试周刊》2015,(14):120-121
<正>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有的学生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挖掘他们内在潜能,促进自主学习方法的形成. 在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就向预习完课文的学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诸葛亮明明是用计谋从曹操手中骗来弓箭,题目中的‘借'换成‘骗'不是更好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周瑜让三天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骗来了,但谁说自己是骗子呀,因此用借".有的说:"骗比借更直白",有的说:"既是借,肯定要还,只不过还的方式很特别,是在下次交战还给曹兵,所以‘借'字没有用错,而且还是点睛之笔".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