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医学研究论文中常见的真实性学术不端问题常存在于受试者、干预措施、疗效指标、统计学处理和研究方案这几个方面.编辑可以通过向作者索要原始数据; 从文章整体及宏观的角度入手,注意写作的严谨性和逻辑的缜密性; 重视同行评议专家意见,必要时可请多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 核查投稿系统中作者的基本信息等方式协助判断研究的真实性.若遇到涉及真实性的学术不端问题,可参考出版伦理委员会中的具体流程处理.  相似文献   

2.
学术不端行为在我国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各界对作者和学术期刊文责问题的热切关注与讨论。文责到底由谁来负?为规避学术不端行为,还学术研究一片净土,作者和学术期刊编辑不能互相推卸文责,两者的文责应该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3.
陈雯兰 《编辑学报》2013,25(4):364-365
对于科技论文的学术不端有检测、惩治和教育几个环节。针对不同的作者,编辑应采取相应的学术不端教育策略:高职称、高学历作者——润物无声式;在读研究生作者——柔中带刚式;女性、35岁以下、低学历者和低职称作者——谆谆教诲式。这对编辑自身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黄颖 《编辑学报》2021,33(3):276-279
由于学术不端查重系统对数学公式查重的局限性,导致数学论文查重结果不理想,因此需要编辑结合实际情况对数学稿件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排查.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数学类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孔艳  张铁明 《编辑学报》2013,25(5):422-425
学术不端是世界各国都有的问题,但情况千差万别。我国近年来的学术不端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高校及期刊等方面综述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介绍国内外治理学术不端的现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从坚守学术良心入手,修改版权合同,让作者提供"稿件专投承诺书",建立学术不端行为定期通报制度和个人学术诚信制度,由学术期刊建立遏制学术不端的"第三类法庭"等主张。  相似文献   

6.
破解愈演愈烈的学术造假难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目前已经严重扭曲的学术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赵丽莹  张宏 《编辑学报》2012,24(6):529-531
为了维护和促进学术诚信,对科技学术出版中的灰色不端行为进行研究。在界定"灰色不端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一篇论文标注多项基金、论文署名不实、腊肠论文、操纵数据等4种灰色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和危害,提出供科技期刊编辑参考的防范措施。认为科技期刊需要不断了解变化的和新出现的学术行为规范,判断性地思考和使用这些规范来应对学术不端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关键在于它既是学术公害,又是社会公害,不仅造成学术道德沦丧,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整个社会风气。原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要像反兴奋剂一样反学术不端行为。"一学术不端的定义与表现形式(一)学术不端的定义所谓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  相似文献   

9.
学术不端行为是当前学术界一种十分恶劣的现象,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学术不端行为近年来有泛滥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净化学术环境的需要,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应运而生。文章从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原因入手,对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实践应用中的功能做了详细解读,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该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袁源 《出版广角》2016,(6):47-49
高职教育类期刊的主要投稿人是高职院校教师,这一群体一方面对于成果发表有着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对相关的学术道德规范疏于了解,导致高职教育类期刊稿源质量不高甚至屡遭学术不端问题的困扰.对此,该类期刊的编辑人员应从与作者共情的视角出发,秉持爱护作者、培育作者、提高作者学术素养的宗旨,树立服务意识和品牌理念,提出有效处理相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参考文献引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思敏 《出版科学》2007,15(5):23-25
对参考文献引用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诱引、匿引、转引、滥引、崇引和曲引六种行为,并提出了识别和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晨晨 《编辑学报》2014,26(1):42-44
通过对医学论文文稿的检测,发现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在缩短查抄时间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系统不能有效地检测图表和公式等的重复性;对论文发表的时滞性,出现漏检;不能有效地识别稍加变动的多源抄袭现象;存在语种转换的检测盲区;对于合理引用,系统仍会认为抄袭。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分析检测结果;加强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杜绝抄袭;加强对抄袭的警示;利用其他审稿方式进行辅助审查;增强审稿专家的作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不端事件近些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术期刊的出版中,如何杜绝和防止这种现象的不断出现,成为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期刊界近些年使用比较普遍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知网检测系统的使用情况,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失真情况进行了一一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把握和判断学术不端起到一个很好的提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防止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制度环境、考核机制、学习风气、自身素质、知识产权观念5 个方面剖析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 成因,以此提出高校防治学生学术不端的举措,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监测学术不端行为等方面提高学 术诚信的支持作用,与高校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相似文献   

15.
肖骏  谢晓红  王淑华 《编辑学报》2017,29(4):365-367
定量测试内容篡改和字序变更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AMLC)查重的影响,发现字序更改和有无“触媒”都能极大地影响AMLC的检测结果.认为期刊编辑部应加强出版队伍建设,发挥编辑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合理使用AMLC及其检测结果,以达到深度防范学术不端,提高期刊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包括学术腐败在内的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令人略感遗憾的是,在其他社会不端行为不断升级换代和"被高科技"之后,学术不端行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抄袭、剽窃和不良引用的状态,以至于那些学术打假的精英们都不忍心对其下手,也让我们这些业界人士五味杂陈——在怒其不端的同时,也多少有些哀其不争吧!  相似文献   

17.
李新根 《编辑学报》2022,34(2):179-183
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为参照,探讨了同行评议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及成因.为更好地防范此类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及编辑应对专家信息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淘汰不合格审稿专家;强化编辑初审力度,控制稿件送审频次;加强交流互动,提高稿件送审精准性和有效性;完善期刊...  相似文献   

18.
吴娟 《今传媒》2012,(7):109-110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应用给编辑部工作甚至于整个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AMLC的应用给编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清理及预防了相当一批的学术不端行为,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AMLC这类检测系统的使用体会,总结出这类检测系统的局限性,以及在这种新环境下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往往源于为发论文而写论文,其根源在于相关考核机制与论文发表数量直接挂钩,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论文产生。鉴于此,可以通过改进考核机制、科学合理评价、完善审稿机制、一票否决、完善组织机构、严格惩戒制度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学术不端是指一些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剽窃、一稿多投、伪造学术成果等现象。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极大破坏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甚至到了学术腐败的地步。为了有些遏制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本文从新闻监督角度切实分析了防治措施,还文化者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