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一声叹息     
2月17日 晴 至今我仍然无法明白,那一声叹息的含义,究竟意味着什么。 高山、流水、夕阳、春草,似是一幅无尽的画轴铺开在我们的面前,面对如此美妙的境界,我却无心欣赏,却愁绪满怀,无法驱散,仿佛是撒向天地间的夜露,渴求着那晨曦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3.
那一声爹     
摔碗的时候要喊亲人,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喊叔,她喊了那么多年叔,可她用尽力气哭着喊:爹,闺女为你送碗来了!那年,她十岁。十岁生日那天,她的爹再也没有从井下上来,瓦斯爆炸后,她的爹,永远地离开了她和娘。娘几乎哭瞎了眼睛,一年之  相似文献   

4.
那一声叹息     
当满脸是泪的小姨拉着我赶到医院时,妈妈已经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我紧紧地握着妈妈还有些温热的手,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妈妈,回来!妈妈,回来……”直到喊不出声音。五天前,妈妈才在病床上给我过了十岁生日,五天后,幼小丧父的我又永远失去了母亲。  相似文献   

5.
那一声爹     
那年,她十岁。 十岁生日那天,她的爹再也没有从井下上来,瓦斯爆炸后,她的爹,永远地离开了她和娘。  相似文献   

6.
那一声吆喝     
编者:那些走街串巷的商贩们,常常用别致的吆喝引起人们的注意,招徕生意.吆喝是一种声音、一段记忆、一份情感,也是一种文化.虽然生活中的一些吆喝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却隔不断我们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有时,我们甚至会沉浸在那些温馨而美好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7.
那一声吆喝     
召唤 《阅读与鉴赏》2006,(12):33-34
“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  相似文献   

8.
那一声问候     
走上了三尺讲台,才知道教学并非易事。特别是当我从贫困地区调到经济较发达地区,面对着普通中学那些经济上有优越感的“学困生”时,这种感  相似文献   

9.
广袤的天空晕开一片或浓或淡的绯红,一群南飞的大雁缓缓划过天际,继而湮没于远山的一角……  相似文献   

10.
"糖葫芦——冰糖多呀——大葫芦哟——又脆又甜——"还记得小时候在家玩耍时,每每听到这糖葫芦的吆喝声,我就会缠着妈妈买着吃.我馋那糖葫芦,也馋那悦耳熟悉的吆喝声. 那时,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他们一家几代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从他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  相似文献   

11.
3月的一天,我和儿子在温暖的春光里散步。暖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在我的大手中牵着他温暖而柔软的小手。看着他稚嫩的面庞,听着他咿咿呀呀的话语,我一边美美地应答着,一边暗自琢磨:再过几年,他就不再愿意和妈妈手牵手散步了,他会有自己的朋友;  相似文献   

12.
许莹 《学前教育》2011,(9):30-31
微微是一个甜美可人的小姑娘,在她来到我们班之前,我就听她爸爸说,由于受舌系带的影响她说话有些不清楚,所以平时不太喜欢讲话,不过她已经做过舌系带手术了,正在恢复的过程中。但当她第一天来到我面前,向我问好时,我还是有些吃惊,但我相信孩子会慢慢好起来的,没有太在意。但是,接下来的点滴小事,让我对微微说话不清楚的原因产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13.
那一声轻响     
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到我床边掩了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  相似文献   

14.
"糖葫芦——冰糖多呀——大葫芦哟——又脆又甜——"还记得小时候在家玩耍时,每每听到这糖葫芦的吆喝声,我就会缠着妈妈买着吃.我馋那糖葫芦,也馋那悦耳熟悉的吆喝声. 那时,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他们一家几代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从他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  相似文献   

15.
我喊她妈妈。其实,她并不是我的妈妈。这个可怜的女人叫菊子。13年前,菊子有个懂事的孩子,他叫东儿,东儿和我同岁。但东儿没有我这么幸福,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7年,我亲眼目睹了那场车祸。那天,菊子下地干活去了,东儿和我们一起去马路边玩儿。路对面有人招呼东儿,他很开心地向路对面跑过去,这时西边驶来了一辆拖拉机!虽然拖拉机开得不快,但还是来不及刹车了!东儿被拖拉机撞倒后又被向前拖了几十米,人们把他送到医院后他只喊了一声“妈妈”就死了。  相似文献   

16.
窗外,一声鸟鸣,叫破了冬日的酣梦。 这是候鸟回归的哨音,这是枯木抽条的欢声,这是新苗破土的轻哼,这是阳春初至的足音。一声鸟鸣将大地从沉寂的睡眠唤醒,一声鸟鸣将自然界送回喧闹的人间。 于是干涸的小河开始荡漾着春的生机,一缕缕柔顺的水波,一粒粒跃动的水花,奏出一首首畅快的乐章,在山青水秀的天地间缭绕婉转;于是世界一改憔悴的面容,抹去了无力的灰色,任五彩缤纷的万物在自己脸上恣意点染,又是一幅壮美的山水画,一切复又变得动人而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17.
幽幽天空     
第一次看到凡高的《星空》我便哭了,以后每每看到《星空》我都想流泪。《星夜》是1889年5月凡高在住进巴黎附近的圣·雷米疯人院后不久创作的。此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糟糕。他感觉自己可能会再一次猛烈病发,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更加疯狂地作画。在这生命的最后13个月,他的神智已很不正常,然而,清醒的时候他就不停地画——画出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幽幽南山     
《新作文》2013,(Z2):22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出自《诗经·鸿雁·斯干》,意为: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旅行是什么?只要活着,心向往之,就可以即刻上路。在路上,遇见,相视一笑抑或蓦然回首。旅行的意义,不是逃避,不是艳遇,不是放松心情,更不是炫耀,而是为了洗一洗身体和灵魂,给自己换一种新的眼  相似文献   

19.
幽幽桂花香     
<正>每到夏末,我都会拿出那个手工缝制的紫色荷包,闻一闻,深深吸一口气。这好像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小时候,我跟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家门前有一棵桂花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栽种的。我只知道,每年夏末秋初的时候,满树的桂花开放,浓浓的香气溢满了整个院子,也把我紧紧包围,于是,我把桂花香带到每一个我去过的地方。后来,我上学了。学校离家很远,为了方便,父母和我搬到了学校附近居住。每到夏末秋初,父母回家看奶奶,回来时,我都能从他们身上闻到好闻的桂花香,我也愈发地盼望放假,好回去看看桂花树,看看奶奶。  相似文献   

20.
正"朱哥要带我们去同里。""朱哥说的,今天晚上我们住宿生可以看电影。"不知从何时起,学生们在背后称我为朱哥,把我一下子从他们的父辈拉回到了学生的同龄人,这个让我倍感亲切自然的称呼也曾引起许多老师的猜疑,"朱哥是谁?""年级里有年轻的姓朱的老师吗?"按照常理,学生称我朱哥,最恰当的时机应该是在我刚踏上工作岗位之初时,尚没褪去书卷气的我与高中学生年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