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红丽  张培富 《学会》2008,(1):26-30
中国科学社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综合性科学社团,它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孕育出了具有中西合璧性质的科学社团文化。"中国科学社"社团文化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必然产物,这是由它的创建者——中国留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特殊的中西兼容的文化背景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任鸿隽以"科学救国"理念为指导,为现代科学的中国化竭尽努力,其对于现代科学的系统认识以及在中国推进科学建制化的实践探索,对于今日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娜 《科协论坛》2007,4(8):502-503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社会体制的形成过程,适宜的科学体制是科学真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科学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民国时期中国科学社在科学体制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科学交流,加强科学研究,引进奖励机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由于国情的局限和自身民间性质的束缚,致使其成就与目标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当时中国科学体制化程度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范铁权 《科学学研究》2005,23(Z1):45-48
科学名词的统一,直接关系到科学的规范化。早在美国,中国科学社就拟定了科学名词的审定计划。迁回国内之后,中国科学社积极参与国内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倾力投入。  相似文献   

5.
夏东荣 《学会》2013,(12):12-22
著名的英国皇家学会(TheRoyalSociety)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古老而又从未间断过的科学组织,现已具有英国科学院的职能。而皇家学会在它的发展早期与当今的科学社团在许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如成员结构、活动内容与形式,甚至面ll当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都与今天的科学社团很相似,然而英国皇家学会却走了那么久远,发展得那么壮大。由此可见,英国皇家学会所表现的内在精神、产生的各种机制体制、应对问题的重大举措等对于当今的科学社团来说都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1914年6月创建于美国的中国科学社,利用北洋政府时期中央权力的"空隙"发展起来,充当国家学术代表,在国际学术界发言,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科学的发展.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作为民间科学的象征,虽然受到政府科学体制的挤压,但还是具有相当的力量,在相关科学事务上一方面批评政府行为进而向政府建言,一方面自律科学家群体自身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满怀希冀继续充当民间科学代表,以为新社会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不想在政府的全力统制中道路日渐逼仄,苟延残喘至1960年宣布解散.  相似文献   

7.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从明末清初近代科学传入我国,到1915年和1928年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的分别成立,这都表明我国科学体制化正逐步形成,虽然形成过程中有对英法两国的模仿,但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如果从清末道光咸丰年间西方近代科学输入算起,已超过了一个半世纪。这160多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肖尚军 《科教文汇》2007,(10S):170-172
科学文化产生于近代西方并逐渐传入中国,但中国的思维中一直保留着原始思维的印记,科学的理性的思维缺乏,功利性、实用性思想十分强烈。中国未曾经受科学革命,缺少科学文化的洗礼。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缺乏科学文化的因子,因而在移植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便存在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0.
科学文化产生于近代西方并逐渐传入中国,但中国的思维中一直保留着原始思维的印记,科学的理性的思维缺乏,功利性、实用性思想十分强烈.中国未曾经受科学革命,缺少科学文化的洗礼.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缺乏科学文化的因子,因而在移植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便存在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1.
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英国人的日常习语角度来理解、分析英国的独特文化。以英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绅士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例子来讲解,习语在文化中的体现以及文化对习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蒋廉 《科教文汇》2014,(2):227-228
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英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足球已经渗透到英国社会的每个角落,且深深植根于其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英国的足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甚至能折射出英国政治方面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传承、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信仰的重要依托与精神传承的灵魂,是构建全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尝试在融合建设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交往和全球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如今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已经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随着文化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如何在跨文化视野下,更好地发展中国女性文学,这就需要在文化融合背景下,使用正确的姿态和理念去认识中外女性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而趋同性和差异性作为二者文学的研究视角,就是正确认识二者文化、发展中国女性文学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本文拟从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结合英美女性文学发展历史,从而在跨文化视野下做好中国女性文学与英美女性文学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传承、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信仰的重要依托与精神传承的灵魂,是构建全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尝试在融合建设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科技社团的能力体现在其使命实现的过程中,因此能力的分析需要以使命为基础。本文对部分中美科技社团的宗旨进行了文本提取,之后通过词频分析获得高频词。本文以高频词为基础进行分析,明确两国科技社团在宗旨中体现的使命,进一步确定为实现使命所应具备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能力差异,总结美国科技社团在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为我国科技社团能力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杜鹏 《科教文汇》2012,(13):91-92
英美文学作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理解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在后殖民视野下,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文化殖民现象受到关注,教学改革应从教学内容的本土化修正、教学主体的双重文化立场、文化全球化冲击的消融三方面进行,消除英美霸权话语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阿什比曾在其著作中提出大学遗传环境论,该理论通过生物学视角和跨学科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本文由该理论出发,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具体情况,并探究原因,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新型研发机构“树标提质”,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竞争力研究,通过对其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对比2015、2016年新型研发机构综合竞争力评价值的最高值、平均值、中位数值,发现新型研发机构整体保持较为健康、稳定的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之间的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小,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论证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举措。该文通过调研当下中小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的相应理论及实践研究情况,多维度分析如何来促进这一举措的实际落地以及如何来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