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现代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在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基础性转变之后,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必须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走内涵式发展与创新道路是大势所趋。要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学校型”向“社会型”、从“理工型”向“综合型”、从“动手型”向“动脑型”、从“传授型”向“研究型”、从“投入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生活图景的出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在意识上应该凸现生命意识、生活意识、生成意识;在课程形态上应该从“向师”到“向生”,从“蓝本”到“文本”,从“听话”到“对话”,从“经验”到“体验”,从“独作”到“合作”,从“单极”到“多极”;在课堂行为上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程度、情感体验、合作交流、个性差异、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生活图景的出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在意识上应该凸现生命意识、生活意识、生成意识;在课程形态上应该从“向师”到“向生”,从“蓝本”到“文本”,从“听话”到“对话”,从“经验”到“体验”,从“独作”到“合作”,从“单极”到“多极”;在课堂行为上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程度、情感体验、合作交流、个性差异、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4.
王彦   《当代教育科学》2007,(1):11-14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教师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极大挑战,但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教师应抓住机遇,回应挑战,实现从“孤独的个体”向“共享的群体”、从“知识的权威”向“学习引导者”、从“无所适从”向“个性自我”、从“顶礼膜拜”向“自我赋权”等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在超常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质量较低、特色湮灭、创新缺失、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实现科学转向,高职教育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从“增量”到“提质”的科学发展,从“趋同”到“异质”的特色发展,从“知识”到“技能”的创新发展,从“做多”到“做精”的品牌发展,从“分散”到“集约”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6.
剖析“从条件出发分析的策略”的流程、要点和表征,提出“顺势而为”的学习三部曲,做到在调用旧知中激活认知“感觉”、在解决问题中凸显认知“方法”和在迁移运用中内化认知“结构”,驱动学生从“认知舒适区”顺势走向“认知拉伸区”,实现策略学习从“点状性结论”转为“结构性认知”。  相似文献   

7.
跟介词“从”有关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从”表示空间、时间起点的使用规则进行了再归纳,指出当“从”表示空间起点时,除了强调“从”后一般要跟表处所或方位的名词词语外,还应该强调“从”字短语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即居于动词前作状语;留学生在使用“从”表示时间地点的意义时,容易遗漏“起”、“就”,因而有必要对必须出现“起”、“就”的情况进行归纳。另外,“从”的偏误原因有很多.其中母语负迁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特别是日韩语中,与“从”相对应的格式不止一个,在使用汉语的“从”时,容易与其他介词混用。  相似文献   

8.
汪潮 《江苏教育》2008,(18):10-12
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能增强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当前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走向:从“语言能力”走向“语文素养”、从“单一教材”走向“课程资源”,从“繁琐哲学”走向“简明扼要”,从“平移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相似文献   

9.
框式介词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本文以“从”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从”字框架的定义、句法功能、外国留学生习得“从”及“从”字框架存在的偏误,明确提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从”字框架研究,以进一步提出“从”字框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俄语教学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根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在新时期推进俄语教学理念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教学内容从“重语言”向“重语用”转变,教学方法从“单一讲授”向“多元互动”转变,教学手段从“单调”向“丰富”转变,教学模式从“单向”向“多维互动”转变。  相似文献   

11.
校本培训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四种转型。一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要从“职业型”转为“事业型”;二是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要从“应试型”转为“育人型”;三是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从“单一型”转为“复合型”;四是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上,要从“经验型”转为“科研型”。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从中概括了五大发展趋势:教育理念从“普适性”走向“国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从单纯的E-learning走向B-learning、教材从“平面型”走向“立体化”、学习资源从“展示型”走向“交互型”、学习方式从“集约式”走向“泛在式”,并提出了联通主义、云计算、智慧教育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新兴热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一、在备课上应做好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备课方面应做到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从德育到立德树人,高校思政工作的发展体现出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德育到立德树人,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从“灌输”走向“互动”、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增强思政教育实效,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实践。通过从概念阐释、实践路径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对“FMA思政课教学法”进行哲学分析,以实现教学目标从“泛化设定”到“精准定位”、教学方法从“单维理论释读”到“多维理论认知”、教学效果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普通高中学校的管理工作并未能很好地适应改革的要求.主要存在着管理理念的偏差、学校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学校管理评价相对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学校管理机制呈现静态性束缚等问题,因此,学校管理要从“服从”走向“服务”、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结果”走向“过程”、从“静态”走向“动态”。  相似文献   

17.
从学习对于学习者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考察。“知”与“智”就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传统“知”性学习方式指引下,学习者只注重对知识的机械占有。却忽视了知识对自身的建构意义。成为“只有知识”却“不懂知识”的单向度的人。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对人的关注成为现时代的主题。而知识作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认识和经验的总称,它可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因此,学习的本质特性与时代对于人的发展要求为个体学习方式由“知”转向“智”提供了可能与必然的条件。当前。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从“占有知识”转向“获取方法”、从“独自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盲目接受学习”转向“自主选择学习”、从“学知识”转向“学做人”。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步入“十二五”之际,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迫切需要我们对未来的校长培训工作新特点作前瞻性的认知。“十个”不同视域的认知梳理:从“本质属性”视角看,增强培训的“服务性”;从“层次状态”视角看,凸显培训的“提升性”;从“战略占位”视角看,确立培训的“引领性”;从“目标导向”视角看,重视培训的“个体性”;从“运行流程”视角看,讲求培训的“规律性”;从“具体操作”视角看,夯实培训的“精细性”;从“方式创新”视角看,发挥培训的“多样性”;从“内容整合”视角看,建构培训的“模块性”;从“策略对策”视角看,加大培训的“合作性”;从“培训种类”视角看,拓展培训的“远程性”。  相似文献   

19.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灌水”到“加油”,从一字“顶”到“万言书”,从短促突击到长线思考,从自说自话到合作争鸣,从有感而发到史论结合,从反思历史到反思学问,从评价学习到评价教学。在这些改变中学生不断释放能力、展示才华、彰显个性、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纵的方面剖析了《道德经》的美学意蕴,并从“大道无形,美在本体”、“大制不割,美在自然”、“大音希声,美在含蓄”、“高下相盈,美在中和”、“大巧若拙,美在悖谬”、“物壮则老,美在阴柔”、“恍兮惚兮,美在朦胧”等七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