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化的根源在于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精神世界又在于所处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差异才是最根本的源。  相似文献   

2.
精神来源于物质,精神的根本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与折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的精神主观意识息息相关。文学创作是人类情感的升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精神的产物,是意识与本能的统一,是主动与被动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如果未来学家可以分做乐观派或是悲观派的话,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毫无疑义地是乐观派,不论对于中国或者对于世界都是乐观派。悲观派的论据,无非两个方面: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方面他们所举的无非是食物、能源、环境、人口等等,精神方面无非就是人本身的思想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社会关系。然后提出这种危机那种危机,似乎很难找到出路的样子。他们研究了  相似文献   

4.
康旭 《内江科技》2007,28(8):116-117
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包含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建筑世界的新内涵 在新的世界里,现代建筑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使人们拥有家的感觉,家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屋檐、一件新衣、或一顿美餐,它更是一个物质和精神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正在进入与物质本体世界 更深层次关系的生存,我们的精神 和物质世界广泛渗透,相互依存, 相互唤起,无不深情。今天,在人和自然之间,一个由人所创造的,深深地维系着我们生存的,属  相似文献   

6.
周学思 《科教文汇》2012,(3):121-122
自然环境,通俗地说,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自然环境按环境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人工环境,通俗地说,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或人为创造的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工环境对自然物质的形态做了较大的改变,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以上涉及的物理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人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有一种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与元极学理论中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契合."力"是格式塔心理学连接外部物质世界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媒介物,而"音"则是元极学沟通自然界与人的媒介物.  相似文献   

8.
赖怡静 《科教文汇》2012,(21):195-19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此同时,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出现了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趋向,乱象丛生。因此,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当代中国实践发展提出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只有了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动因,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等角度入手,才能更好地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中国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外在世界的“力”和人内在世界的“力”在形式结构上有一种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与元极学理论中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契合。“力”是格式塔心理连接外部物质世界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媒介物,而“音”则是元极学沟通自然界与人的媒介物。  相似文献   

10.
音与力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人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有一种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与元极学理论中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契合。“力”是格式塔心理学连接外部物质世界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媒介物,而“音”则是元极学沟通自然界与人的媒介物。  相似文献   

11.
环境意识是-种现代意识,它认识到人是生活在环境之中的.环境包围着人,也影响甚至支配人的行为,而人也能影响环境甚至改变环境.要认识到人是"环境的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环境与人二者密不可分.环境设计强调人的"参与",体现"以人为本",即体现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当代建筑学的观念认为:建筑是人类开拓生活空间的环境科学和艺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穷其一生为之奋斗的根本宗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旧式的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化、机械化发展,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片面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发展也是涵盖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综合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发挥人的首创精神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文然 《科教文汇》2008,(21):251-252
本文所议论的幸福观,主要是针对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人,当然,人的幸福中所包含的要素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层次,这就需要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一方面包括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包括自身思想的调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技术比西方落后绝不在于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比西方人低,而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很尖刻的话:“中国人就个人从事研究的禀赋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认为它可以取得任何成就。” (引自怀特海著《科学与近代世界》)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质一元论"的观点,文章阐述了量子力学如何描述微观世界的客观属性。文章认为,由于采用了不具唯一性的波包塌缩假设,哥本哈根诠释对哲学基本问题构成的挑战并非根本性的,有人由此得到物质-意识不可分的结论在科学和哲学都是不严谨的。针对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哲学,文章基于量子测量理论描述了多个观察者如何对微观系统进行探测,形成客观的量子测量,产生微观世界的客观知识,从而对波普尔的客观知识世界(世界3)给出了基于量子力学本体论的哲学解读:物质世界(世界1)与精神感知世界(世界2)的物化载体(认识主体)相互作用,形成二者的关联和纠缠,它们对应了主观世界在内的精神感知全体,其中具有客观性的部分构成了微观世界的客观知识。文章还指出,伴随着微观系统客观知识世界的形成,信息从物质世界流向主观客体,信息流的指向定义了不同于通常物质世界的精神感知的物化载体。  相似文献   

16.
刘亮 《科教文汇》2013,(11):57-59
本文采用任生名牺方现代悲剧论稿》中提出的阐释悲剧的新范式,探讨奥尼尔对于悲剧的创新。奥尼尔对于现代社会悲剧的创新在于他颠覆了传统悲剧的概念:悲剧的主人公从王子贵族演变成平常百姓;悲剧的起因从严肃的行为演变成日常琐事;悲剧的世界是“上帝已死”的世界。奥尼尔对于现代精神悲剧的创新在于对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在现代人本体悲剧这一层,奥尼尔用象征展示了现代人荒谬的处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方面。大学生在基本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还要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大学生,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各种精神需求而进行的精神活动。简而言之,大学生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即可称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8.
国栋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32-132
“以人为本,这是室内设计社会功能的基石。”酒店室内装饰设计的目的是创造酒店室内空间,进而优化室内酒店环境。设计者应始终把人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放在设计思考的首位。  相似文献   

19.
现代室内设计的空间与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室内设计是人对空间的需要,是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综合环境。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满足生活上的物质要求,到满足心理上的精神需要的发展过程。但是,不论物质或精神上的需要,都是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0日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心身健康,幸福一生”,其内涵在于强调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强调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协调和统一,强调生命健康全面与完整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