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杰 《科技风》2022,(2):17-19
随着电子商务视觉传达的迅猛发展,高校Photoshop课程教学对立足岗位实际需求、增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探索由案例启动知识点构建课程体系,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课堂,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引导学生在掌握案例的操作方法及知识点应用方法后,将色彩搭配、构图、创意等内容引入拓展实践操作环节...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理应是针对企业岗位要求进行的,但过去往往是针对网络技术的某个知识点进行,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项目教学,则克服了以往为知识而实践的弊病,实现了实践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目的[1]。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9)
针对电子类专业的《雷达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综合能力培养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按项目重新整合课程知识点、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采用了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一体化教学方法,依托互联网云库技术创新了教学过程中的分组学习及评价模式,增强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6)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的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保障学生培养质量,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制造工艺》进行对应岗位调研,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总结出完成项目需要的能力训练目标、掌握的知识点,结合不同的任务采用的教学手段,提出了能力训练项目和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网站建设与维护》是计算机课程体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笔者通过在高校计算机系两年多的实践教学经验研究,努力实现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以PST-CCE教学培养模式为基础,进行以就业岗位为目标教学,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以企业网站建设为目标,进行课程内容整合,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现有实验环境,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生的的教学模式,探索出有岗位职业技能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JavaEE课程特点,分析了JavaEE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分别从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项目开发能力,满足企业对J2EE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且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同时也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Java程序设计技术,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降低学习难度。项目后教学法是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参与为核心,由师生共同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会得到同步的提升,掌握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对于提升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赵普生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5):679-680,687
煤矿开采方法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职业技术课程,是学习和掌握煤矿开采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课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实际案例分析、项目教学法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该课程开发多元化、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代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流程,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设置实习课程内容,让实习学生进行企业岗位角色体验,理解企业管理的内容,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定位。同时利用PTC数字化产品创新设计平台提供的各类先进的设计与管理软件,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亮  戴孝林 《科技风》2023,(32):166-169
职业教育需要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专业发展新格局,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地方化”“课程体系企业化”“教学过程岗位化”的校企协同育人的思路。“专业建设地方化”就是专业要围绕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而发展,既要提供人才资源,更要提供科技服务;“课程体系企业化”就是课程体系要与地方产业和合作企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教学过程岗位化”就是让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和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1.
蒋玉秀 《大众科技》2016,(7):114-117
把技能大赛的理念引入课程体系,通过将比赛项目和课程教学相结合,课外技能大赛活动和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模式来优化《汽车售后服务管理》课程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既提高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又满足了企业对相应岗位人才的要求,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妮  孟朝霞 《大众科技》2010,(9):169-170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有效地实施项目教学法,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项目实践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选择真实、难易适中、充分体现课程知识的项目,将项目分解为三个层次模块,各个层次的项目模块继续分解为与知识点配合的课堂教学用例。让学生在学习课堂教学用例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结合药品质量检测专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能力分析及《药剂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对课程进行设置设计。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教学特色等内容的阐述,对该课程的具体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进行符合高职教学规律的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LED条屏制作》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安排和组织以实践岗位为中心的内容,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色。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LED条屏制作的技术及其综合应用。通过实践训练,能够将所学知识点与实际工作需求融合,提高LED条屏制作能力,使学生适应当前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应用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李晓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258+79-258,79
本文主要阐述高职院校开设的应用韩语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应遵循的理论基础及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应充分考虑的相关要素。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应进行校企合作,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共同开发设置课程体系;依据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进行教学模块的划分,使课程体系体现知识及能力的递进性、层级性;将实践教学课程与语言知识的学习进行实质性地融合,突出对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根据人才市场需要及岗位需求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使课程体系突出方向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彪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307-307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驱动为主导,以企业岗位需求为载体,建立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以行动领域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PLC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该课程领域的开发思路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4)
在当前,我国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教学课程内容仍然十分复杂,并且这些知识点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以后的实践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只有实现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有效改革,才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掌握,提高他们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实践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对会计学专业的需求提高,本科高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让学生在课内会计学专业理论、方法与实践相融合是值得学术界探究的课题。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创新提出的"产教融合",开发和更新实践教学与课程体系,它是将校内实践环境和企业财务工作环境进行深度、全方位的融合,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学生会计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夏晓 《科技风》2023,(2):93-95
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项目教学能够构建完整的工作业务流程和岗位能力需求体系,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知识、积累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本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视频编辑”教学中的实施流程,旨在为中职“视频编辑”教学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32)
"遥感地质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技术课程。针对这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学习、专题分析和综合应用三个阶段,分别采用理论教学、主题项目学习和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综合项目应用的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包括理论考试、主题综述报告、综合项目报告和答辩。本次对"遥感地质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将课程理论内容与实践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学生体验"先学后做""边做边学"和"以做促学"的学习过程,将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贡献一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