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从诗创作思想和创作艺术角度,对越南黎末阮初名喃诗女诗人胡春香题下龙湾五首汉字诗进行了译注与评介,并对诗中一些长期被学术界视为存疑人物进行了探索性的考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施颖洲的生平与译诗活动,并重点评介了他在待译作品的选择、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翻译中的借鉴与创造、译诗品评等方面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诗文创作思想和创作艺术角度,对越南黎末阮初著名喃诗女诗人胡春香题下龙湾五首汉字诗进行了译注与评介,并对诗中一些长期被学术界视为存疑人物进行了探索性的考证.  相似文献   

4.
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张含诗文的评介中,对其文的评介部分是确当的,但对其诗部分的评介却是错误的。造成失误的原因,是四库馆臣所依据的版本,只是当时流传于京师的只包含张含部分应酬诗的“江苏巡抚采进本”,而未见到包含全部张诗的足本,并误将杨慎对张含文的评价移用于张含诗。进而臆测张含的成名乃是杨慎谬奖所致。这样的推断实在荒唐。  相似文献   

5.
通过诗歌翻译的几个概念问题、译诗问题、译诗研究问题的阐述,明确诗歌翻译的内涵,肯定其可译性,提出要加强诗歌翻译评介,突出风格翻译,倡导迎难而上和严谨高尚的诗译道德。  相似文献   

6.
冰心的翻译与翻译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冰心不仅是中国现代卓越的作家和诗人,而且也是在翻译上有杰出成就的翻译家。本文主要从翻译宗旨、译者素质、 翻译原则、译诗观点等四方面对它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归纳和评介。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评述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名学者与诗人严长明。严氏是江宁人,乾隆壬午召试举人,官至内阁侍读兼《一统志》纂修官。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尤以诗著名,在学术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他提出了传世学者的三个基本条件,并以此自许,对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影响。本文试图从他的政治才干、学术成就、诗歌创作等方面,对他的一生活动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8.
张兆年 《鸡西大学学报》2013,(4):112-113,115
将三国战争诗的研究成果划分为:专著、硕博论文,期刊论文,辑评本三个部分。并对重要的论点、论著进行了评介,总结了三国战争诗研究的经验及不足。  相似文献   

9.
缪弘是一位抗日英雄,牺牲时年仅19岁.他生前勤奋创作,但作品多散佚,唯有牺牲后西南联大文艺社为他编辑的《缪弘遗诗》有少量存世.文章对这本诗集作了较为详细的评介,认为:《缪弘逮诗》是诗人的心灵独白,主要内容包括郁闷与痛苦、追求与归宿、同情与歌颂、抗战与爱国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述明未清初的文化巨人黄宗羲的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对《黄宗羲诗文选》进行评介,认为该书对了解黄宗羲具有窥斑见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灿然是"朦胧诗"以后有影响的诗人。简洁、朴素、智性,获得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二十余年来,黄灿然的写作质量平稳,诗艺日益精进。其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为第一阶段,1998年至2005年为第二阶段,2006年之后为第三阶段。论文试图通过对诗人创作的三个阶段的勾勒与分析,揭示出其诗歌的优异性以及诗人在当代华语诗坛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从明中后叶诗风的弊端及清初批评家的评论入手,导出黄宗羲诗学思想与批评的新视角,揭示其创新性——自治性情,并对黄宗羲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任是清代康乾之际的重要闽派诗人。他诗学晚唐,专在语言上下功夫,刻意讲究词采,宗尚李商隐艳体诗风,其诗以七绝最优,其作《无题》和《悼亡》类尤凄切感人。多情而又情真是黄任诗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但他的诗界革命的综合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诗界",然而,这一点却又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黄遵宪的大使参赞工作便于他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借鉴别国变法成功之经验,唤起民众变革现实的欲望,以"诗界革命"为突破口进行思想革命成为黄遵宪人生的主要内容.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既是一位觉悟很早,自觉程度很高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师夷长以制夷"积极尝试者,还是一位兴教育、开民智的主动实施者.他的"诗界革命"几乎包涵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有的进步因子,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次预演."诗界革命"以及围绕诗界革命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渠道和措施成为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十分复杂,我们可从“诗通过语言确立存在”“诗意的栖居”“诗意语言的神秘性”三方面对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作出阐释。并借用海德格尔诗意语言的这种视角,即诗意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重新解读几首王维的诗歌,可以得到新的发现。王维的诗以“秀雅”之名给世人清新、淡雅之意,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究其原因,与王维的通于禅理有关,佛理的意蕴在其诗意语言中得以澄现。  相似文献   

16.
沃尔特.惠特曼将从意大利歌剧等诸多方面获得的灵感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诗风。他用长短不一的诗句,嵌于句中的自然韵律,让诗歌语言的魅力全力呈现。他没有将自己局限在传统诗歌韵律的规则之中,而是动用自己的全部想象与感知能力,使英语语言的乐感呈现于初读诗作之时、回味之际。他将诗歌的音韵与诗意完美结合,从而达到了深化诗歌主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朱湘是一个纯粹的诗人,力争用复活的旧诗词语灌注的新诗语言系统来恢复古典诗歌的理想形态,他从爱国热情下的文学责任、无苦不成的文学之旅、诗歌的唯美和唯用、诗歌形式的技术化、复古迎外以获今这五个方面建构自己的诗歌理论,其诗歌的试验性意义大于其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杜甫什么样的作品才可以称为"诗史"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首先,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主要是指那些反映了社会转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强烈写实性的长篇叙事诗。其次,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应该是以叙事为主,带起抒情、议论的长篇巨制,在艺术上有独特的成就。再次,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多从诗人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其中饱含了诗人的血泪和苦难坎坷的人生经历。第四,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必然熔铸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沉思考及忧国忧民的激情。  相似文献   

19.
朱敦儒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词人,也是苏辛之间具有继承与开拓之功的过渡性人物。他的词着力书写主体的自我襟怀。内容可分为忧世之作、人生感悟之作和隐逸之作。艺术风格为清旷飘逸、疏宕明朗和通俗流畅。  相似文献   

20.
王昌龄是盛唐时的著名诗人,研究者对其因何种诗体成名存在争议。本文将立足于王昌龄现存作品和时人对其诗歌的评价,从诗歌创作、传播方式、读者接受三个环节,结合王昌龄的赠人诗、盛唐诗选本选王昌龄诗、王昌龄被选入歌词的诗和当时的诗坛风气、雅俗观念及王昌龄诗歌理论两大部分六个方面来探寻其获得诗名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