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对待死刑的政策是"少杀、慎杀".1979年刑法典对死刑持非常谨慎的态度,除了在分则中极力控制死刑外,还有总则中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的限制.1997年刑法典除了在总则编中对死刑的适用对象作了更精确的表述,并对死缓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以外,在分则编对可处死刑的罪种数量略有减少.但是我国死刑适用的范围客观地说是比较宽泛的,在当今世界各国刑法中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2.
死刑在刑法体系中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方法.因此,随着法制建设和人权制度的发展,死刑的适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当代国际社会、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及发展,遵循联合国关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的要求,不断完善我国刑罚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保护人权废除死刑是国际立法的主流,虽然我国目前还不能废除死刑,但是在死刑的立法方面可以逐步作出修改和完善,以最终达到与世界死刑制度的接轨.  相似文献   

3.
4.
从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在我国现阶段保留死刑的合理性和应然性,并希望通过对传统法律文化研究,能对现代的刑罚体系构建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5.
死刑存废本身不能表明一国的刑罚人道与否,笼统的讨论死刑存废是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仅仅是出于刑罚人道主义的考虑的话,一个国家有权也应该根据国情选择保留或者废除死刑。当然,由于死刑的严厉性,如果规定和适用不当,更容易引起违背刑罚人道主义的情形,因此各国对于死刑的规定和适用都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对绘画本质的认识是宋代绘画思想的一个焦点。宋代300年间,绘画的本质论呈现出由以“理”为本到以“意”、“趣”为本的发展趋向,这一趋向是主体意识在绘画中逐渐觉醒的过程,是绘画本质上走近诗歌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死刑复核程序作为我国特有的救济性程序,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其所具有的功能也为现代的司法理念所认同。此程序既然是一种审判程序,就应该具有司法权所具有的特性。在制度设计上我们应该尊重此种程序所具有的本来特质,为积极追求司法目标的早日实现应赋予各方刑事诉讼主体各种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刑事法学思想内容丰富,死刑思想也是如此.作者通过对毛泽东死刑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毛泽东死刑思想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收获很大.  相似文献   

9.
死刑制度历史悠久,有一个产生、发展及消亡的过程.文章重点阐述了中国死刑制度的源起和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和局限性,总结了其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采用历史的及实证的方法对死刑制度的功用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今各国的死刑立法趋势,提出了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死刑制度作了展望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胡瑗把"仁"看着是治国的根本,他认为,统治者要使天下人对自己信服,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实施仁政,而要施行仁政,就必须确立民本思想,多做安民、养民、教民、保民的工作。胡瑗特别强调,施行仁政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关键是要以仁义被恩及人,他认为,作为君王首要的任务就是使民能够不饿不寒。他主张多用教育手段,少用刑法手段。他还认为,实施仁政要做好观察调查、纳言研思的工作,使自己的决策与时而变、量时度势,顺应民心民意。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既在前代基础上有所超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又对以后的朝代产生很大的影响。宋代社会虽然被人们称之为“积贫积弱”,但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和谐安康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与表现。而浓郁的人性化更是这个朝代的突出特色,也是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考察宋代社会人性化,首先就应该探索其制度建设中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2.
邢琳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4):129-132
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经历了由野蛮到文明的曲折演变过程,夏至秦,其执行方式以残害人的肉体为主,种类繁多,非常残酷;汉以后开始了轻刑化过程,但有反复。中国古代死刑制度的思想基础是:同态复仇思想;维护中央集权的儒家伦理纲常思想、重刑思想、慎刑思想等。其中慎刑思想的直接体现是复核、复奏制度。古代死刑复核制度除去为封建专制皇权政治服务的阶级实质外,其特别重视慎用死刑,为防止错杀无辜而采取的许多有效的制度、程序和方法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墓志的性质在宋代普遍转向"传记文学",更多记载墓主的个人事迹和家族世系,本文通过士人文集中的大量墓志资料考察宋代士人的居乡生活。宋代西蜀文化发达、士人集中,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故将考察范围集中在四川地区,将考察群体集中于致仕官员、落第士人、居乡隐士三类,他们的普遍特点是:文化程度较高,又曾任官,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从事活动丰富多样。通过考察以期进一步了解宋代四川地区士人丰富多彩的居乡生活以及与乡里社会密切的互动,扩大对宋代社会各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女鬼故事,常见受虐而死的妾婢鬼魂找主母复仇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实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妾婢的人间生活.鉴于主母在家庭中的支配性地位与妾婢的边缘性地位,妾婢的生存状态总体比较艰难.其中,妻妾关系总体上充满争斗,主母虐待妾婢的现象常见;妾婢也有一些反抗行为,以姿色邀宠于男主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斗争策略;当然,也有妻妾和谐共处的记载,不过,这种情况是否普遍,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15.
宋代笔记繁荣浩瀚,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城市娱乐及文艺发展的记录。本文主要通过《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宋代笔记对体育活动的记载,探讨宋代当时体育活动的情况。通过宋代笔记我们可以管窥到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高峰期中的体育娱乐文化的发展情况,在运动项目上多样繁盛,在活动形式上丰富多彩,民间市民开展的休闲体育活动极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刑法中现在还存在死刑。废除死刑是国际发展趋势。讨论死刑适用与存废问题,应该从刑罚哲学的角度加以探讨,才能把握问题的方向和本质,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刑罚的哲学根据,按照通说有报应论和功利论。从康德和黑格尔的报应论来看,死刑只能用于罪大恶极的暴力犯罪,适用死刑是出于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对于经济犯罪适用死刑贬低了生命的价值。从古典功利论发展出的刑罚个别预防论也提出了保留死刑、限制死刑的主张。为此,以刑罚的哲学根据为视角,得出经济犯罪处死刑缺乏正当性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林山 《华章》2012,(14)
死刑作为对犯罪分子最严厉的处罚,在我国的刑事法治中一直处于独特的地位.但我国死刑制度罪名过多,涉及面过宽,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也践行这一理念:死刑从存在到逐渐加以限制直到最后被全部废除.本文从我国刑事立法进程、法环境和法理论的角度加以论证我国死刑制度的改革也必和世界趋势融合.  相似文献   

18.
陈东亮 《华章》2007,(11):80
中国古代的封建法是特权法,对劳动人民难以作到真正公平、公正.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法官、胥吏擅出入人罪,历朝皇帝都会给予其一定程度的制裁,或多或少抑制了错案、冤案的发生.本文试图论述宋代封建法制在平反冤狱的具体问题上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因而对司法文明的进步所起到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道宁是北宋末年临济宗著名禅僧,他的禅法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现实世界本原之相的“实际”理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自然而无为、清净而不染、浑融而莫辨的完全原初的真实的世界;二是在“实际”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示了达于实相之理的“慈悲”精神,指出了通向世界绵密处生命真实性所在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在中外禅宗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从世界范围看.废除死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厦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刑法还不能废除死刑,但应顺应时代和潮流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的死刑制度,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体现慎刑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