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有工科背景的院校建立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模式逐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性"特色,"三性"即创意性、技能性、适应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突出的创意、精湛的技能和广泛的适应性,以此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起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产生了许多误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把握时代脉络,抓住新经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在“创意”意识能力培养、加大电脑美术教学力度、学生技术实用技能培养等方面下功夫,才能走出困境,争取生存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起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产生了许多误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把握时代脉络,抓住新经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在“创意”意识能力培养、加大电脑美术教学力度、学生技术实用技能培养等方面下功夫,才能走出困境,争取生存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调查数据,探讨了2012、2013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发展规模以及该类技能人才占有情况,分析了上海本专科院校艺术设计类技能人才培养建设现状,提出了从培养单纯掌握专业技法的工具型人才向培养熟悉完整艺术设计流程的综合职业人才转变的人才培养思路和以高端人才为导向的多元化教育模式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推动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根据文化创意理念的内涵,需要将文化创意理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构建艺术设计类具有文创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更好地培养艺术设计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将文化创意的内涵融入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够有效地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特色文化,培养文创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创新意识和竞争力,增强学生复合技能。教师应当重点落实:构建文创特色育人模式,优化课程设计,构建创新课程群链,创设生动有趣情景,创设多元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创作能力,提高艺术设计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教育与职业》2012,(3):119-120
在市场经济中,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创意强、技能强和市场策划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文章提出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活动具有高创意性、高技能性,故格外注重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现阶段以学校层次划分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发展。为突破此瓶颈,文章从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出发,对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进行细分,从而提出艺术设计本科应用型人才结构化培养模式,并解析了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其与现阶段分类培养模式的不同,进而指明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全球创意产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创意人才的严重匮乏却日益成为困扰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快我国艺术创意人才的培养,为创意产业输送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这将对当代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创意产业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剖析,最终力图探讨出创意产业背景下适合人才发展和产业需求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角出发,对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提出开展校企联合、工学结合、产业对接办学模式,合理布局艺术设计人才动态分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快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提倡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以培养出有利于文化创意良性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角出发,对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提出开展校企联合、工学结合、产业对接办学模式,合理布局艺术设计人才动态分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快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提倡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以培养出有利于文化创意良性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一直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的艺术设计人才教育发展很缓慢。但是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相对的人们的审美观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艺术设计人才教育慢慢得到大家的重视。在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艺术设计人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以及改善措施。一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创造性思维的现状1基础知识缺少创新性,重技能轻创意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课和工艺课来培  相似文献   

12.
一、怎样确定自己的技能职业。 技能职业的确定,是整个申请的基础。在选择职业时,不能生搬硬套地按照职业表来确定。澳大利亚政府设立技能评估制度的目的,在于审核并评估申请者作为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后的“人才素质性”、“就业的适应性”、“潜在的社会贡献性”。对在中国毕业的许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来说,他们的上述“三性”可能很强,但在职业表中却找不到  相似文献   

13.
艺术设计类专业成立于1985年。1996年设置光盘与多媒体制作专业方向,并在专业建设上逐步从传统艺术设计转向了数字化艺术设计。经多年努力,在数字艺术设计方面上已经有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的积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 在北京城市学院文、理、法、工、艺术等专业组成的综合性大学环境中,艺术设计专业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多专业优势,既保持和尊重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又受益于总体环境提供的良好文化氛围,实行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利于艺术设计的创新和艺术人才的成长。2003年,开始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91人和两年制专接本学生24人,发展至今四个年级在校生逾千人。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数字艺术设计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新精神,基础扎实、适应性强,能从事环境、平面、网络、多媒体的艺术设计、制作及策划工作。专业定位在传统艺术设计的基础上,突出“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培养在平面、多媒体、网络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作、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在编教师年龄、学历、职称和教学经验结构合理,专业发...  相似文献   

14.
对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着基础课训练与专业设计脱节、重技能训练轻创意、重电脑效果轻草图构思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办学方式,提倡创新,培养个性,重实践、重传统、重基础,提倡个性化办学模式,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才能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不断地向着更高、更新的领域迈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人才要求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新颖、清新的视听表现形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在艺术设计领域中,是离不开独特的创意思维的,没有独特之处,就不会被人们所关注,加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性。在人才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如何科学的、合理的构建一个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创意产业语境下,传统"创意理论型"设计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我们需要将创业教育模式融入创新教育体系,积极构建旨在全面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技能,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创业实践型"教育模式,为我国创意产业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业型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文章阐述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社会对艺术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了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该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广博文化内涵建设等,主张构建国际化的创意师资队伍,实现高素质的艺术文化创意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着基础课训练与专业设计脱节、重技能训练轻创意、重电脑效果轻草图构思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办学方式,提倡创新,培养个性,重实践、重传统、重基础,提倡个性化办学模式,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才能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不断地向着更高、更新的领域迈进。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急需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直播电商作为我国的新兴商业模式,其人才需求量大且培养周期短,急需高效的培养路径。然而,职业本科直播电商人才“订单式”培养存在缺乏系统化的直播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缺乏“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构建职业本科直播电商人才“订单式”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