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海林先生的语文学科理论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可——文本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或传达一种事实的信息,或传达一种思想情感的信息,即文本的“原生价值”。文本进入教材之后,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又产生出了“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就是“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2.
培养高中生语言构建能力的途径即“听说读写”四种实践形式。写作是一种直接手段,包含词汇、句段、结构、立意等方面的训练,阅读是一种信息整合途径,可以为写作提供充分的材料。“听与说”的结合度较强,是一种“信息输入—信息输出”的语言构建模式,可通过具有表演性质的“诵读”形式予以实施。基于“模块化”“解析性”“沉浸式”的语言构建途径,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价值论”或“知识价值论”,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出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理论观点。它主要是一种社会学、未来学理论,而不是现代实证科学中居于“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层面的“信息论”的一个内容或其分支学科。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信息”,是信息论或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所以“信息价值论”或“知识价值论”又与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化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在信息社会,“网络化学习”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但“网络化学习”是信息社会里人们永远需要而不能拒绝的,并是伴随人们滤过一生的常规“辅助”学习模式、方法或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着语文阅读与非语文阅读的不同特征,从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等三种文本的阅读命题,析出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在阅读测试本真方面的有效探索与存在的问题.前者表现在多种方式考查“语文方法”上,后者表现在单纯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上.着重区别出三种考查“语文方法”的内容信息题: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就是“语文方法”,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包含了“语文方法”,一是文本的内容信息与“语文方法”综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张宏 《初中生辅导》2011,(21):71-78
一、化学信息题的特点 初中化学信息题又称信息迁移题或化学情景题,这类试题符合中考命题从“知识型”向“能力型”和“素质型”转变的要求,因此一直是中考命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从近年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化学信息题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大师谈翻译     
《海外英语》2013,(11):53-53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若能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毕业论文、日常练习、求职简历,翻译无处不在。现在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借助网络上的翻译工具,英译或者汉译出来的语句,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8.
大师谈翻译     
《海外英语》2013,(3):63-63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若能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毕业论文、日常练习、求职简历,翻译无处不在。现在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借助网络上的翻译工具,英译或者汉译出来的语句,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人称“信息时代”。这个时代什么最重要?毋庸置疑——信息,信息比金子还可贵。而要知道信息,传播信息,就离不开“消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它也是“个性十足”。 最大的“货真价实”——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10.
大师谈翻译     
《海外英语》2012,(12):58-58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若能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毕业论文、日常练习、求职简历,翻译无处不在。现在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借助网络上的翻译工具,英译或者汉译出来的语句,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11.
大师谈翻译     
《海外英语》2012,(10):57-57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但是若能基本达到“信”和“达”就算合格,“雅”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毕业论文、日常练习、求职简历,翻译无处不在。现在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简单地借助网络上的翻译工具,英译或者汉译出来的语句,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阅读,阅读过程是一种信息传输过程。课文作用者信息输出系统,作品文本属信息存储系统,而读者则是一个信息接受系统。作品文本的存储信息,一般有“显信息”和“潜信息”之分。所谓“显信息”是作者用语言文字明明白白直说的信息,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而“潜信息”是没有在字面上直接表达出来的隐含信息,读者必须通过一番思索才能理解。所谓“潜”就是指未曾言表,但又确实存在于某一语言形式中的含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话中有话”,“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语文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一个过程。接受信息主要指看、听两个方面。“看”是指用眼得到的信息,“听”是指用耳得到的信息,这是储存阶段。处理信息包括思考与感悟两个方面。“思考”是指把读到的内容、看到的景象、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是指思考分析后生发出的一种情感,悟出的一种道理,把接受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建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是加工阶段。输出信息包括说、写两个方面。“说”是口语表达,“写”是书面表达,说”与“写”是积累、加工、内化知识后的展现,这是运用阶段。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字、…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效应的视野审视数学推理模式。数学推理并非完全按照演绎方式进行,而是一种由“上位信息”得出“下位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产生往往是由“上位信息”中的某个“信息碎片”激活了认知结构中的某个信息加工模块而得出“下位信息”的。若把传统的数学演绎推理视作“依概率为1”的信息加工模式,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则需要更多关注“依概率不为1或不确定概率”的信息加工方式。信息效应观将有助于拓广数学推理教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一、中学生程序设计概述 (一)中学生信息素养与中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关系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首次提出,“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英文为“InformationLiteracy”,它也可译为信息文化,其本义更多地强调一种文化理念。“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国培”安徽省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定义,探索了初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通过初中“国培”远程项目实施的步骤,分析了信息能力与学习过程的整合。总结出“国培”安徽省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农村初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照葫芦画瓢”一词源于宋·魏泰《东轩笔录》中的“依样画葫芦”,用来比喻照现成的样子模仿,没有新意。姑且不说该词的褒贬,但不可否定,“照葫芦画瓢”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是信息和知识的一种迁移形式。目前在化学考试中少不了对此项的考查,有时在一份试卷中还会出现多次,往往以信息题的形式为主,不同的信息迁移题所考查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信息观上的一个基本学术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信息是一个属人的概念,倾向于“科学主义”的信息观将信息“祛魅化”,使之成为一种完全可以独立于人的纯客观性存在。但人本信息观则视信息与意义等紧密关联,是一种我们必须参与而形成的现象。坚持人本信息观可以保持信息区别于物的独立性,避免将信息与物质混为一谈,尤其是避免将信号、声光电等东西直接当成是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王维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1):14-15,56
探讨一种非 Internet原理的无冲突信息共享结构——“信息阳光”。“信息阳光”包含“数据流环境”和“个人需求代码”两个新概念。数据流环境是利用 DVB技术营造的一种普照天下的高速数据流 ,其流量巨大。个人需求代码是用来在上述数据流中辨认并下载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实现无需远程互联的交互选择的。其只需单向广播 ,大大降低了成本 ,也从原理上消除了互联结构固有的带宽冲突  相似文献   

20.
反馈信息是指学生在探求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情况 ,诸如疑问、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等。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教”向“教师引导学生学”转变 ,就必须关注学生 ,重视学生“学”的反馈信息 ,特别是要选择有教学价值的反馈信息 ,有意识地把它纳入教学过程 ,为教学服务。一、顺用“正确”信息 ,完善思维流程学生“正确”的反馈信息 ,一般表现为三种情况 :一是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均正确 ;二是思维结果正确 ,但思维过程不一定符合数理逻辑 ;三是思维过程正确 ,但思维结果不一定完整全面。第一种情况称为整体正确信息 ,后两种情况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