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本文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过去的“听”和“说”两个系列合在一起,改成“口语交际”,而且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小学生如何进行口语交际?如何在口语交际中提升能力?在教学实际中,笔者常常把“课本、课堂、社会”当作口语交际的好场所,想方设法创造一切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几年来,学生的口语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发展合作的精神.”这实际上就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重视学生说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听的训练,导致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因此,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它结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语言发展规律,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分阶段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旨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充分体现语的“工具性”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下面我就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刘小军 《广西教育》2012,(29):75-7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谈我校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善用文本,拓展文本,给学生的口语交际开创一片彩色的互动天地,真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呢?我努力尝试着在课内利用文本为依托,创设情境让生生、师生互动,进行口语交际;课外拓展文本,入情入境让生生、师生、亲子互动,进行口语交际,给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一、课内创设情境开展口…  相似文献   

11.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笔者认为搞好课前演讲便是走好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让学生爱上口语交际课,调动其表达的主动性呢?  相似文献   

13.
张丽霞 《现代语文》2014,(2):105-10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初中生的口语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培养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会倾听,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学会文明得体地交流,自信地表达观点;注意表情和语气,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培养学生运用优美精炼的语占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促成人际关系文明、和谐地发展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语育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有重大意义.下面我就如何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活动中锤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设计具体可感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搭台唱戏",生活中有意识地交际引领,时时处处给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以锤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和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全方位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口语交际”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引导学生学到交际的本领,让学生真正实现交际,变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巾,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做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1.“口语交际”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重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有一定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沟通。因此,本设计努力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互动。2.“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本设计采用“实话实说访谈”“编排情景剧”等轻松愉快的形式,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使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学会灵活、机智地听说和应对,提高交际能力和认识水平。3.语文素养的基本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不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