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转换视角,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发现 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之中,习以为常地用平常的视角去观察,所以看上去并不像新闻,但变换一个观察的角度,却会觉得别有洞天,不仅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而且会产生“不写出来心不甘”的兴趣。正所谓“侬家家住西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消息《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1995年9月13日人民日报)的作者,正是通过独特视角——贫困山区统计电视机拥有量的方法今昔不同,发现并反映改革  相似文献   

2.
发现新闻取决于通讯员对新闻的敏感度。新闻敏感度是通讯员政治水平、生活阅历、业务能力的集中、综合表现。斯大林在《论工人通讯员》一文中指出:“通讯员在自己的工作进程中学习,并锻炼出新闻记者——社会活动家的敏感,没有这种敏感,通讯员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么,通讯员怎样才能锻炼出较高的新闻敏感度呢?  相似文献   

3.
努力发现重大科技新闻是每一个从事科技报道的采编人员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编辑、记者有创新的眼光和过人的技巧。 把科技词汇翻译成新闻语言 科技报道本身就是用新闻语言阐释科学创新的过程,挖掘新闻线索背后的意义,深入到事件中,展开求实、求真、求新的采访,这是发现科技新闻的基础。 没有对一个领域或一个事件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采编人员就不可能对新闻线索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更无法进行及时的跟踪采访。以被评为1998年新华社优秀新闻的科技报道《科学家说,地球上第一枝花盛开在中国》为例,记者在发现线索后,准确判断出这是一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发表陈玉祥、章顺湖的文章《新闻发表与发现新闻》。文章说,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世界上哪些客观事实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文章认为,新闻发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贯穿于新闻产生的全过程,体现在采写实践的多个  相似文献   

5.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界有句“口头禅”:“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因为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如果没有人去发现,无论具有多大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也永远成不了新闻。世界上的哪些客观事实什么时候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新闻发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贯穿于新闻产生的全过程,体现在采写实践的多个环节,有报道思路、主题、事实、角度、线索、“文眼”和表现方式等等大小不一、层次不同的多种表现形式。思路发现:是指对某个新闻事实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2006,(10):42-42
《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发表陈玉祥、章顺湖的文章《新闻发表与发现新闻》。 文章说,客观事实并不能自己摇身一变而成为传播媒体的报道,世界上哪些客观事实能够得以传播,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  相似文献   

8.
周泽新 《青年记者》2009,(19):90-90
也许是孤陋寡闻,"新闻发现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从《怎样发现新闻》这本书里看到。这本书冠名《新闻发现学》未尝不可,也许这样就可能多了一些中国式教科书的气息,但不太通俗的学术概念包装起来的书让人难读。这本书的作者潘堂林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他从一个新角度为传统应用新闻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这一命题已逐渐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也许还会成为评价新闻的诸多尺度中的一方面。众多新闻工作者从他们自身的新闻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发觉,对于新闻发现——这一新闻学教科书中缺乏相应地位而新闻实践中又是时常碰到、急需解决的课题,应当至少是在应用新闻学中提升它的地位,在新闻成果评价体系中占有它应得的一席之地,才能够促使新闻竞争在更深层次上达到新的高度。 长江日报社副总编辑潘堂林同志新著《怎样发现新闻》在研究新闻发现方面,提出了“新闻工作者第一素质是发现”等诸多颇有新意的创见,并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归纳和阐述了新闻发现的多种渠道,以及如何提高新闻发现力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有些通讯员常常为投有新闻线索而苦恼,抱怨领导不给提供,埋怨自己的岗位消息闭塞,难以写出好稿子。其实,新闻采访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通讯员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在党和政府的决策中,文件中,报告里,在会议上,都会有线索。和朋友的交谈,上街漫步,挤公共汽车,上饭馆,也可能发现线索。有的时候,翻翻报刊,读一本书,看一次电视,也有发现新闻报导线索的可能。春节前的一天,下班后我骑车回家,一辆吊车挡住了去路,只见吊车把一辆开入沟中的汽车吊上路面,车上满载的鸡蛋竟无损伤,在场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有人说这批鸡蛋是运往货场装火车,发往  相似文献   

11.
线索是新闻的第一道门坎。初学新闻写作,头一个伤脑筋的事是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感到没啥可写。这就涉及到怎样发现和优选新闻线索的问题。就我的实践要获取线索,有以下十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多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年见稿均在百篇左右,有4篇稿件分别获得陕西省好新闻奖和省交通厅好新闻奖,自己多次被西安市新闻单位和省厅评为优秀通讯员。坚持业余报道的实践使我从中领悟到,新闻线索的发现,是新闻写作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通讯员,应当重视研究和探讨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要不断增强新闻敏感性。没有新闻敏感,遇到有报道价值的线索,也会充耳不闻,让它从身边溜走。有时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新闻,自已就要有意识地把它抓住。如1981年7月中旬,我在西安市封车节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我向听课的记者、通讯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新闻采写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什么?有人回答是写作.其理由是:同样的新闻源,同样的新闻素材,有人能写出新闻佳作来,有人则不能,可见写作是第一位的.我的回答是:积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的经历体验,结合我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在新闻采写中,发现一则新闻比写作这一新闻更重要.怎样去发现新闻呢?从笔者对"中国新闻奖"作品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下述12个方面去寻找新闻.  相似文献   

14.
学会发现新闻赵阜有识者言: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发现”是事实转化为新闻的关键。新闻竞争说到底是发现的竞争。这是精辟的见解。“发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发现”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福利。人类发现了火,才能做饭和取暖;发现了...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发现     
有些新闻事实是显性的,自然呈现在人们面前;但也有些事实是需要我们发现的。我认为新闻的发现有六种方法: 由浅入深——我们之所以常常把现象称之为“表象”,正说明事物外在呈现的现象往往是浅层化、表层化的,只有把表层的现象深化剖析了,才会从平常中读解出  相似文献   

16.
新闻发现ABC     
新闻学说起来繁杂深奥,但如果将这如丝如麻的学问大而化之地理解,只四个字便可道尽其中奥秘:发现,表现。那么何谓新闻发现呢?以笔者浅见,新闻发现是记者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去认识新近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的活动。它贯穿于采访前的知识积累、思想积累、情况积累阶段及整个采访过程之中。新闻表现则包括了新闻的写作、编辑、后期制作直到刊播的全部内容。 发现与表现相辅相成,发现是表现的基础,没有发现就谈不上表现;同样,发现也只有通过表现才能使其成果得以向大众传播。本文仅就新闻发现的有关话题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大者如海湾战争、丽江地震等毕竟是少数,而又是普通记者和广大通讯员无线接触到的。相反,一些看似小事的新闻,却层出不穷地在我们周围发生着,只不过有些事情的发展变化不太明显,甚至不经点明连身临其境的人都不易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不在能否碰到,而在能否发现。下面笔者就十数年的采访所得,谈谈发现的方法和途径。1、转换视角,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发现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一种氛围中,习惯从某种视角去观察事物,所以看到的景观往往没有什么变化,也就难以发现新闻,著变换一个观察的角度,就可…  相似文献   

18.
能够引起社会共鸣、称得上价值高的新啊,往往不在于被动地抓取,而在于主动地发现。好新闻,好似璞中玉、沙中金,具慧眼者识之,勤奋者得之。新闻从业者,无不想望好新闻诞生在自己手下。然而,又并非所有的记者如愿以偿。本人自步入新闻界的那一天起,时时都在想望写出好新闻来。可至今让己、让人满意而又产生显著社会效益的报道,却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9.
20.
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大者如海湾战争、丽江地震等毕竟是少数,而且多数是普通记者和通讯员无缘接触到的。相反,一些看似小事的新闻,却层出不穷地在我们周围发生着,只不过有些事情的发展变化不太明显,甚至不经点明连身临其境的人都不曾察觉,就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综合运用感官去发现去判断。 下面笔者就十数年的采访所得,谈谈发现的方法和途径。 1、转换视角,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发现 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之中,习以为常地用平常的视角去观察,所以看上去并不像新闻,但变换一个观察的角度,不仅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而且会产生“不写出来心不甘”的兴趣。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