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化创新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也促进产业技术快速变革,因此在产业技术快速演变过程中识别技术升级的过程特点及驱动要素尤为重要。产业技术升级的测度需要识别该过程中的多维度要素及其互动关系,特别是对于技术不断变革和产品快速迭代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来说,技术升级过程是复杂的系统行为。为探究产业技术升级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升级过程,本文以平板显示产业为例,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的复合系统模型,基于2007年至2017年数据提出多维度子系统有序度测度指标并实证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通过对子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产业技术升级伴随着技术结构的优化和去中心化的创新合作,多个技术领域的紧密创新合作催生了多领域主导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产业技术升级同时也是生产要素驱动的产业规模增长向创新驱动的产业创新合作、技术结构优化和产业规模协同增加且子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为了快速和有效嵌入全球竞争过程,需要从复杂系统角度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创新政策,从产业技术升级全过程出发,考虑新兴产业发展的多主体、多元化、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并存的特征。研究结果为系统分析中国场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追赶型产业的技术升级特点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春光华学院在充分分析国家和吉林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基础上,分析新工科的发展指向,明确“光华—中软IT产业学院”的建设任务,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建融合跨学科专业集群发展为特色的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双方教育资源的优势,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实践,为应用型民办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对象,在传统专利地图的基础上,结合专利授权率、研发能力、专利技术价值、技术机会、技术优势等分析方法,采用国内专利和国际专利数据,对北京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定量与微观层面的分析,在与国内外地区专利情况的对比中明确了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发展新一代新兴技术产业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思路和分析方法对于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与对策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有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调查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PLE)对福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系统仿真,指出"十二五"时期福建省应重视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商业模式创新、财政科技投入、产业规划与政策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5.
于娜 《科技管理研究》2014,(10):159-165
通过引入logistic曲线方程,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并分析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logistic实证模型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迈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7.
根据创新模式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划分为知识工程产业化阶段、商业价值产业化阶段和应用生态产业化阶段.基于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特性,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策略,具体为"精明加码"策略、国际性合作策略、开源共享策略、积极审查策略、融通创新策略,形成发展体系,助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规模分布刻画了一个经济体或一个产业整体企业成长状态及其动态演进过程,反映了该经济体或该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产业组织演进的特征事实。基于1998—2007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相关数据,同时采用对数正态分布、Zipf分布、SCL、FSS等4种分布函数拟合并检验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分布状况。结果表明:SCL、FSS分布函数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规模分布拟合的效果比Zipf分布函数拟合的效果要好,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效果最好;数据还显示,2005—2007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规模分布渐进趋向稳定状态。考虑到不同规模的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性,对大、中、小型企业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分布更趋向对数正态分布,而大型企业更偏离对数正态分布。通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分布的拟合及检验,可以为理解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产业组织演进的特征,为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更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本文在厘清两业融合发展基础概念的基础上,以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知识产权服务业为切入点,尝试构建分析研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融合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朱伟珠  李春发 《现代情报》2017,37(5):137-144
区域技术创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研究两者的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对探讨如何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全局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2004-2013年)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借助GeoDa空间分析软件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两者的高水平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线状分布。自东向西即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呈阶梯型递减趋势;②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加强,高协调度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③高协调度区域由点状逐渐扩展为线状和面状。三大沿海地区及长江中游各省份协调度增长幅度较大,而黄河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IT产业条块分割、配置不均的格局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第三增长级的快速发展。分析了京津冀IT产业大集群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由此界定了京津冀IT产业大集群模式,依据钻石模型分析了京津冀采用大集群战略发展IT产业的可行性,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我国三大IT产业集群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明晰了影响京津冀IT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出了IT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模型并据此探求了IT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针对京津冀IT产业大集群战略给出了发展路径、策略与详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透析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规律的基础上,以耗散结构和协同学为理论依据分析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进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基于耗散理论和协同学的产业链演化模型来判断其演化规律,最后从四个维度出发构制了全球产业链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实现平台战略,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充分考虑平台领导的动态性及参与群体的能动性,研究产业创新平台领导者策略选择与参与群体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并对影响该系统演化过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为解决平台领导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最后给出博弈过程的稳定演化策略集及最优策略说明,为多主体协同创新驱动平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媛媛 《情报科学》2005,23(6):823-827
本文在阐述黑龙江省信息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领域发展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最后,提出了以信息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这一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IT业基于标准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征,论述了标准在信息时代的强大作用,提出市场各主体相应的应对策略及设定标准的策略,建议国家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企业应按标准战略运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苹果计算机公司围绕Macintoch操作系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成败的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回顾,探讨了信息产业应选择开放还是封闭的技术路线,研究了计算机产业在技术管理战略中应采取的基本对策和理论依据,并得出了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黄春 《科技广场》2014,(6):166-172
国内对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尚不成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江西湿地资源的概况和特点,并深入讨论了江西湿地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及现状,最后提出了江西湿地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种新的创新主体和组织模式,在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一支新生科研力量.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作为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江西省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剖析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科技协同创新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和兄弟省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种新的创新主体和组织模式,在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一支新生科研力量.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作为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江西省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剖析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科技协同创新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和兄弟省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