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胡适一生不仅致力于使中国的大学跻身于高水平的世界大学之林,而且要以高水平独立于世界大学之林。因此,在胡适的大学教育和管理实践中,他努力探索中国大学如何建构自己的治理结构,他既是教授治校的实践者,又是校长治校的探索者,同时对大学与政府及其他外部关系也有自己的至死不渝的信念和原则。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中国大学的治理结构进行了破旧立新活动。胡适等前人先哲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我们深化相关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是“以德治教”和“以德治校”在大学治理中的具体体现.道德诉求作为大学治理的应有之义,成为建立道德型大学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就在于建立道德化的现代大学制度、以道德约束大学官员权力、强化大学官员的官德建设,建立公平正义的治理秩序和制度安排,以保障和扩大普通教职员工权利.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讨论和揭示当前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为此,我们与7所已列入我国'双一流'建设名单大学的教育基金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并对访谈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尽管大学教育基金会与大学一样都是独立的法人,但大学教育基金会实际上依附于其所在大学;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当前中国大学治理中仅发挥...  相似文献   

4.
大学制度的创新是大学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大学中心的迁移往往是大学制度创新的结果。大学最为关键的制度创新是治理结构的创新。德国大学治理结构变化的基本理念是"大学自治""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而贯穿其中的治理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这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开放的教育市场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提高竞争力,迅速加入到国际化的竞争中去。有鉴于此,我国大学应当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完善民主管理、倡导教授治学、制定大学章程,改进和完善大学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西方公司的治理走过从单值目标到多维目标;受托人的序列也从优先股的股东逐渐扩大到所有股东,逐渐延伸到所有参与者;从单纯的剩余索取权到公共服务义务;从防止内部人控制到鼓励创新和创造新的财富的过程。这一过程启示了我国公立高校从与政府的关系逐渐从上下级关系向举办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转变,"高校去行政化"成为高校治理改革的口号,让高校成为办学主体,落实高校的自治权利。  相似文献   

6.
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中国大学管理改革的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外政府治理和大学治理改革出现了“分散化的公共治理”的浪潮,这对我国大学治理的改革具有启发意义。探讨我国大学实行分散化公共治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难点、责任和控制机制等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及时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治理既有成功经验又有鲜明特色,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文章对美国大学有效治理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包括对大学有效治理内涵的理解,大学有效治理研究视角的演进,以及大学有效治理研究的维度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大学有效治理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中国大学内部治理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富有成效,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展。现代大学的目标不可能自动自主地实现,而是必须通过诸多复杂的治理环节及一系列制度设计方可完成。当下,中国大学治理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采取多元、融合的治理理念,积极消解官僚本位,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内部责任体系及合法性支持,以实现大学的卓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治理变革的浪潮。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德国大学治理有其教育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德国大学治理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大学治理改革提供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构大学内外部治理之间的新型关系以实现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理解大学内外部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从价值逻辑、政治逻辑、行政逻辑、社会逻辑和文化逻辑等多向度关系逻辑加以把握。依据不同关系逻辑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强弱,将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调适模式划分为科层式调适模式、法人型调适模式和市场化调适模式等三类。在客观分析中国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大学治理的中国特色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围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这一目标,提出了以实现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自主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调适模式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阐明了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内涵,并根据实践经验,推出了有效公司治理应抓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决定了校内权限的分配与运行方式,其合理程度系关大学整体竞争力。德国政府主要依据高等教育法来调整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为了避免法律不当干预大学自治,一方面,高等教育法明确大学的法人地位,以此划定政府与大学的制度边界;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法必须接受合宪性审查,以确保法律的结构性规定有利于高校践行基本权利。以德国经验为鉴,我国应明确高校法律地位的公法意义,确保大学章程对校内治理结构的合理安排,并通过备案审查制度监督教育类法律文件的合法性,以提升高校内部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治理变革的浪潮.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介绍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在治理变革中的举措,以期为中国大学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主体扩容和杠杆效应,实现高校治理结构的“角色补位”,并通过治理结构中最关键节点的萃取和把握,以此为中心,带动整体中相关节点的排序、重组和优化,实现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建立符合实际、重点突出,具有明确驱动引擎的高校治理结构。同时并就文化因素与高校治理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学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经营大学成为高校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大学不仅要树立"经营"的意识和理念,而且还要尽量提高经营水平。政府监管权力要合理归位,拓宽大学经营空间。大学要按照学术组织的特点确立大学的经营模式,以责、权、利对等原则向大学基层分权,提高经营的活力;以学术为核心促进大学发展,培养学术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研究国外大学的治理发展,对比我国大学的治理现实,提出以下观点:一是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变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一种必然,其发展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二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变化发展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和大学功能发挥;三是大学治理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它是否能够发挥学术权力最大效应及知识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公司作为商主体的一种,由于其本身具有资本聚集、人员集合的特点,在商事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就是公司的组织机构就成了平衡相关各方利益的焦点。公司的治理结构就是对相关利益方权利义务的安排。由于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分离,所有权者对于经营者的监管成本越来越高,经营者不仅要对股东的利益负责,还要为相关利益者负责,而法人出资,尤其银行,对公司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对公司治理结构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大学治理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治理是指对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做决策的结构与过程。大学治理模式改革利益触动面广,涉及权力与权利的重大调整,治理模式的变迁实质上关系到大学核心制度的重建。本文首先介绍了加拿大大学治理概况,在总结加拿大大学治理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大学变革的重要前提。其治理结构与运行模式既体现大学和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外部交互关系,又体现大学内部管理的绩效与效益。具体来讲,大学治理结构是指对于大学内部以及外部各利益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