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在多元文化共生、多元生态教育的十年追求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特色。这些特色既是学校教育追求的必然成果,也是学校后续发展的坚实根基。近日,笔者与姜红校长就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的发展愿景进行了交流。笔者:首先请姜校长介绍一下学校在多元文化共生背景下,拓宽路径,推进德育实践内涵发展方面的探索。姜校长:1.推行多元评价,构建"积极德育"模式,确立"十大核心素养"为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开展"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创办于1906年,是常武地区最早创办的几所小学之一。历经了一个世纪风雨的洗礼,学校积淀了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1998年学校易地新建,2001年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的验收,2010年全面启动西校区改扩建工程,现占地面积48036平方米,建筑面积20652平方米。学校在职教师98人,46个教学班,学生2249名。学校现有常州市、武进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31人,中学高级教师26人。学校坚持"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大爱、大气、大雅"为校训,以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同行尊重,社会认可"的高质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创建于1968年,2002年中国水泥厂子弟中学与南京市花园中学合并为现在的南京市花园中学。校园环境整洁、美观,设备齐全、条件优良,办学严谨。学校占地面积2691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104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8900平方米。目前全校共12个班级、在籍学生400多人,学生来源于施教区(学区内)。学校按照省级示范初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众》2015,(3):181
<正>沛县正阳小学始建于1990年,是一所县直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为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坐落在位S优越的沛城中心区。2004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现有学生3800人,教职工175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95%,其余均达到合格学历。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126人,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辦宗旨:全面推賴織育全面促进学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众》2014,(4):41-41
<正>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诞生于2005年5月,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学校位于苏州市桐泾路中段,占地面积为1324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56.66平方米。学校建有四层主体教学楼4466平方米,辅助教学楼2971平方米,体育馆2341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全数字多网合一的信息化网络系统和320平方米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音  相似文献   

8.
<正>通过四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构建了以师资培训、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辅导、德育融合、校园心理环境创设、家长学校为框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本形成了"做最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的良好学校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具体取得成果如下:一、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教师的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这种作用关键在于能否促使学  相似文献   

9.
杜威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杜威主张"由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认为一切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儿童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杜威的德育观念对我国的道德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练湖中心小学坐落于丹阳西郊练湖路19号。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为办学宗旨,以"科学教育"为特色,引导全校师生"快乐中动手、愉快中创造、幸福中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经历三个阶段:1986年以养殖为主体的劳技教育,1991年以太空西红柿为标志的科技教育,2001年以"做中学"为主题的科学教育。学校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坚持"理念先行、队伍建设、评价导向、课题带动"这四大特色推进要素,全力实施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学校先后获"全国青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德育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中学德育实现"以人为本"必然性的分析,从而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中学德育中的实践,将有助于我们更新德育观念,推进德育在社会转型时期更为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众》2013,(Z1):114
昆山城北中学创建于1976年8月,2008年10月搬迁到现校址,是高新区(玉山镇)一所独立初中学校,校园面积67 936.9平方米,校舍面积27 869.33平方米。学校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平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把科技特色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不断开拓创新。从早期中德劳技合作开始,到现在的累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整体道德现状,挖掘其背后的原因,认为文明修身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推进高职院校贯彻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最终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最后,探索了高职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引导策略,即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倡导"全员德育"精神;加强网络空间里的文明修身教育;并经常性地开展文明修身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盐城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23年,是盐城第一所公办中学,现已成为人文底蕴丰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省首批重点中学、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学校遵循"办面向百姓的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学校先后建设了天文台、通用技术实验室、DIS探究实验室、趣味实验室、防震减灾科普馆、低碳教育课程基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中学生正处于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形成、成长和腾飞的黄金时期,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生创新学习活动的管理,是否具有创造性意义。是否增加了除旧布新的成分;学生能否通过创新学习活动,激发创新学习的动机,形成创造性的人格,进而发展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这是时代赋予中学管理者和教师的历史使命,也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精神,让"十七大"精神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学校的养成教育,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陶行知先生始终把做人的思想放在第一位,而这也正是养成教育的精髓。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无论是求真思想还是生活教育,也都无处不显现出陶先生对于滋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理念。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坚持不懈。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以“厚重、坚韧”为内在核心,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外在表现的石头文化,与行知思想的结合,更是让习惯教育这朵文明之花常开常艳。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新一世纪国民素质的整体面貌。对未成年的高中学生来讲,培养他们整个人生道德、行为习惯,都是在学校教育阶段。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德育活动应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从点滴入手,使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正>青岛市崂山区第一中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附属中学)创建于1995年5月,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高级中学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青岛市首批现代化学校和全国中学教科研联合体山东分部常务理事学校,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一直以来,学校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将创新教育深植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老师们用"探究式学习"、"实践性学习"等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2000年,学校始建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全国最早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之一。该课程秉承陶行知先生  相似文献   

20.
张娅 《知识窗》2016,(4):13
雨花台长眠着数万革命先烈,蕴藏着巨大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宝库。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时,学校应以雨花台烈士陵园教育基地为主,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有效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形成"以雨花台为核心,延伸到学校,辐射至社区"的立体教育网络,使德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一、案例特色基于学校革命传统教育的经验,以及学生成长所需的现实要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内容,探索了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