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背景简介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这种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说轻了他不听,说重了他顶撞,说多了他嫌烦。”而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却都在抱怨:“老师总盯着我们的缺点看,根本不了解我们,平时很少跟我们交流,要是找谈话,肯定是挨批评。”  相似文献   

2.
一位姓王的中学语文教师告诉笔者: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要求学生写作文;教学的内容也由学生是否应该听转向学生是否喜欢听;他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变得缩手缩脚,多在充当“和事佬”……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害怕学生利用给老师打分的“武器”对他进行“报复”。甚至有的学生在遭到老师批评后想尽办法“炒”掉老师,致使这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很不稳定,一个学期换了多位教师。我曾与这个班的学生代表谈话,他们普遍认为老师被学生“炒”并不是因  相似文献   

3.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4.
许安涛 《教学与管理》2009,(11):105-106
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普遍反映物理难学:“听不懂,太抽象”;“上课听得懂,但课后不会做”;“我们不是学物理的料”等等。一些初中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学习后,物理成绩出现一再下降、甚至还有不及格现象,这种现象在一部分女同学身上表现更为突出。有些高中物理教师常常把责任推到初中教学,责怪初中教师不重视物理教学,使学生轻视物理学习,致使学生一进高中学习就掉队。所有这些,都是初中、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方面存在着障碍。  相似文献   

5.
一次课上,我让学生誊写作文。巡视时,我发现有个学生竟然竖着誊写。当教师的都知道,要求学生誊写作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练字,也是为了培养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我问他为什么这样时,他竟振振有词:“是在学古人啊!古书不都是这么写的吗?”听他这样说,其他学生都看着我,有的还“不怀好意”地笑了笑,似乎在说:“他就这么写,看你怎么着?”  相似文献   

6.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万清 《新课程研究》2009,(11):130-13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作为一种心里倾向,使学生的各种器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而藏族学生的母语是藏语,他们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激发藏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者见一群孩子压弯树苗,便走近用手压弯一个孩子的腰。孩子大声叫喊“好疼!”孩子们问老者:“你为什么要压弯他的腰?他在喊疼呢!”老人说:“我压在你身上你就叫疼,树苗弟弟也一样啊!”孩子们都点点头,说:“那我们就不压了。”老爷爷接着说:“要是别人来压怎么办?”于是,他们在老爷爷的建议下,成了小树的护卫者。老者可谓棋高一着,他没有一句批评,也没有讲空洞的道理,但学生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说明,抽象的理念无法打动人心,空洞的说教显得枯燥无力,成功的德育离不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德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王春珍 《班主任》2014,(9):55-55
阳是一个被老师和同学“判了死刑”的学生,我早有耳闻,没想到他升人四年级后被分到了我们班。我暗叹倒霉,心想:既然别人都无计可施,我也不可能创造什么奇迹。于是,他成了我们班的“隐形人”,上课没有老师提问他,下课没有同学和他玩,也没有人催他交作业,我和其他学生常常忘记他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田斌 《考试周刊》2012,(92):132-132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王忠新 《山东教育》2011,(12):15-15
和同事聊天.听说过这样一位校长:他天天只关注学校的安全.要求教师所有课余时间都要盯在学生身边,学生按规定的时间到校.不准提前。不搞大大小小的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甚至带有一点点不安全因素的学科实验也不要做……凡此种种。校长成了安全重于泰山而偏离教学的“楷模”.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一些老师经常问我:“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你一不骂学生,二不罚学生,而学生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诀窍?”  相似文献   

12.
徐荣芝 《山东教育》2011,(12):18-19
一天体育活动课上,学生们都在打乒乓球。我也想活动一下,于是走到学生跟前.可他们说已经没有球了。这时,我看到学生森森拿着球站在不远处。就对另一个学生说:“你去借森森的球用一下。”那学生去了,但很快回来说:“老师,他不借。”“你没说是老师用吗?”“说了,他还是不给。”听了学生的述说之后,  相似文献   

13.
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很多书,但却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一往情深地热爱学生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品质,  相似文献   

14.
问题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5.
江珊 《课外阅读》2009,(16):6-6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生词教学别出心裁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对全文理解都极其重要,比如“加厚”与“巍峨”这两个词,盘古的神力自此而出,也由此而有了依托。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上面的横线代表天,下面的代表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就在“天”线上面画了一个向上的箭头;“地每天加厚一丈”,就引导学生在“地”线下面涂了一层阴影。画完之后我问道:“盘古每天跟着长,那么他每天长多少呢?”学生答道:“一丈。”你看,寥寥几笔就让所有学生明白了读书中想不明白甚至不太注意的“加厚”。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给初一某班上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许多家长也坐在教室后面听。我问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你是否感觉幸福?”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幸福”。教室里异常安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低着头,一些学生嘴里小声嘟囔着“不幸福”。  相似文献   

18.
黑熊老师常常对学生说:“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我只希望你们尽力……” 问题是,每当他一这么说,他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立刻就会叫:“有啊!我有尽力啊!我很尽力啊!我已经尽了全力啦!” 这个“尽不尽力”实在是很抽象,很多时候,黑熊老师明明觉得学  相似文献   

19.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学生愿意、也善于同别人“分享”,而另一些学生不愿意、也不善于同别人“分享”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第一类学生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问:“班上谁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可能这样回答:“李明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好学生,他上课遵守纪律,不打人,也不抢别人的东西,他还爱帮助人。”对同样的问题,第二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刘晓是我的好朋友,他爱跟我一起玩,他不打我,他还爱帮助我。”如果妈妈问孩子:“你最不喜欢班上哪个同学?”第一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我不喜欢大强,上课…  相似文献   

20.
以“学习共同体”为愿景的教学改革早在10年前就在世界各地展开。对此论述比较权威的应当是日本前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先生,他认为学校应当是实现每一个学生学习权的公共空间,是为了“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这一使命而组织起来的。这也是他所说的所有教学改革所必须遵守的三个哲学原理之——“公共性”原理。而要实现学生的学习权就必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倾听所有人的声音,包括学生、教师、教材、家长,他们每一方都是学校的“主角”。而对教师而言必须要:能站在学生一面,也会站在教材一面,还要从家长一面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