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思考,阐述了环境伦理的由来与发展,指出环境伦理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提出要加强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弘扬环境伦理道德准则,养成环境伦理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环境意识教育是时代的产物.环境保护教育对个人来讲从小就开始了,在学校教育中有明确的环境知识传授和在不同学科中的渗透.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逐步明确的,环境意识的明确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全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更和谐.环境意识的形成需要灌输的过程.高等学校关注、加强和完善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是未来环境建设的需要.环境保护是科学,需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统道德中的道德层次建立顺序,目前的环境伦理教育应作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方能实现,传统道德与环境伦理道德应该两手抓,同时要注意两者的层次上的相互关系与教育顺序。  相似文献   

4.
印卫东 《江苏高教》2012,(5):103-104
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专业型环境教育与普及型环境教育发展的失衡、环境知识教育与环境情感、伦理教育的失衡及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没有得到凸显等问题。环境教育改进的对策是:将环境教育确立为高校通识课程、必修课程并完善教师团队;将培育环境情感作为突出目标;着重塑造和实践大学生的环境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5.
论环境伦理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教育包括环境专业教育和环境社会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由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等内容构成。要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与热情,养成公众对环境科学与环境法之尊重精神,就要重视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环境伦理教育应围绕培养公众的自然价值观、自然权利观和自然道德观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做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浅谈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策略,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公共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于全社会整体环境意识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伦理学的创立与发展是人类环境保护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环境伦理素质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从环境伦理学的创立与发展、环境危机的实质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环境伦理教育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课程是适应中小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环境教育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环境伦理道德、环境保护法及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教育是当前社会重要的德育教育和环境教育,旅游高职学生具有独特的从业特征,尽早展开旅游高职学生的环境伦理教育,于学生个人、旅游行业、整个社会和环境,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走向实用是环境美德伦理学的本质规定与必然归宿,其实现方式是通过第一性的环境美德指导人类的环境行为.由环境美德伦理学概念的合理性、自洽性可以确证环境美德伦理学何以可能.由于环境伦理语境下人伦美德的局限性,环境美德应实现对人伦美德的改造与扩充.环境美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环境美德影响环境行为,从行为者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教师应努力寻找高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与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之间的结合点,将不同的教学方法、途径融为一体,有意识地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习题中、实验中,以及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环保知识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达到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就业前明白环保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个公民的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高等学校环境专业教学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更新专业的教学思想,对专业课程进行结构性调整,改变解决环境问题时的技术路线,为我国培养适合新时期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等环境专业人才,改变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被动局面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以便使我国的高等学校的环境专业教育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高校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从在高校开展环境教育重要意义出发,讨论了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以及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实践要求和理论品性来看,一种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必然包含着一种关于人生观的理解。本文主要探讨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和深生态学关于人生观的主张与见解, 从而指出环境伦理学理论包含着一种“生态化”人生观。相对于现代社会盛行的人生观来说, “生态化”人生观是基于人生之生命层面的,尊重自然的,后物质主义的人生观。它作为一种新的人生观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境伦理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调节和规范功能、对人类环境保护实践有指导功能,认识和批判功能、教育和激励功能,对环境立法具有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机制发挥作用过程不但蕴含着推演环境伦理的科学“事实”与保护环境实践“应当”这两个基本条件,而且蕴含着在这两个基本条件之间建立由此及彼相互转化的内在要求与实现的可能性。以环境保护机制效能为取向的环境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以反馈机制与预防机制为取向的生态整体利益观、以制约机制与协调机制为取向的生态平等观、以责任机制与参与机制为取向的道德主体观。  相似文献   

18.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票否决"指标,也是衡量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指数是借鉴股价指数及物价指数的分析技术,将其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把环境保护的最终成果以环境质量指数表示。漯河市环境质量指数的监测统计工作已开展10年,"十一五"期间漯河市环境质量指数是依据水、空气、噪声质量分指数统计计算,"十一五期间"环境质量指数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高职院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十分必要。培养大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的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开展环境教育;阐释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就化学教学自身,分析如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境教育、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境教育、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