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刮痧     
刮痧,这玩意儿听起来挺古怪的,其实这也没什么花头啦。每当人身体感到不舒服,有一种腰酸背痛的感觉时,你就可以用刮痧的方法来减轻疼痛。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妈妈觉得  相似文献   

2.
刮痧     
<正>今天中午,爸爸拖完地,倒在沙发上说:“早上有点儿拉肚子,脑袋昏昏沉沉的,干活儿也出不了汗。”妈妈关切地问:“是不是中暑了?要不要刮痧啊?”爸爸说:“那就试试吧。”刮痧是什么呀?我还没见过呢!只见爸爸脱了上衣趴在沙发上,妈妈拿来一个碗、一瓶油。我看见爸爸的眼神中露出一丝胆怯。  相似文献   

3.
刮痧     
这个暑假一开始天天有空调“保护”倒也好过,不过最近老是停电,把我这只天天躲在空调间这个巨大的电冰箱里度日的“北极企鹅”害得好惨,这不,暑假都快结束了,我却赶上了“中暑末班车”。  相似文献   

4.
刮痧     
这个星期,居住在莆田老家的奶奶、大伯、姑姑、姑丈来我们家玩。我们早早做好了准备,像接待贵宾一样热情地招待了他们。晚上9点,大伯的头痛了起来。满头银发的奶奶看了,说:“可能是着凉了。”便要给大伯“刮痧”。“刮痧”是一种中医治疗感冒的的方法,就是用牛角梳沾上风油精在  相似文献   

5.
爸爸刮痧     
这两天不知怎么了,身强力壮的爸爸生病了。要知道,爸爸管理着一个几百人的电线厂,当厂长的他怎能生病呢?这下可急坏了妈妈和奶奶。爸爸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回家了,妈妈询问爸爸的身体怎么  相似文献   

6.
刮痧记     
一次,舅舅身体不舒服,外婆就给舅舅刮痧。外婆不停地变换动作,时而点,时而按,时而揉,时而刮,动作总是小心翼翼的。可舅舅总是一边呻吟一边责怪说:“母亲大人,轻一点儿,轻一点儿!”我觉得很奇怪:“舅舅,外婆已经很温柔了,你怎么还喊疼啊?”舅舅一边叫着疼一边恨恨地说:“臭小子,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尝尝滋味就知道啦!”  相似文献   

7.
刮痧也治病     
《中国教工》2011,(7):45-45
排出血液中的毒素人体中有两个储藏毒素最多的位置,一是肠道,二是血液。肠道毒素长期排不出去,就会被反复吸收,肠黏膜会病变、脱落,肠道就会老化。肠道中的毒素再次吸收的过程中,这些毒素会进入血液。血液受到了污染,就会变得黏黏糊糊,流动也不顺畅。血液出于自我防卫的本能,  相似文献   

8.
刮痧疗法是中医非药物疗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薪火相传,沿用不衰.简述现代刮痧疗法治疗夏季常见病中暑的方法及疗效,从而说明刮痧疗法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母婴世界》2012,(6):50-51
夏季天气炎热,无论阳光灿烂的室外还是门窗紧闭的室内,都可能令宝宝中暑。如何远离中暑?中暑应怎样处理?炎夏到来之前,爸爸妈妈们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0.
《午间一小时》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隆重推出的大型谈话节目,每天中午 12:00~13:00播出。每周日的《海外来风》为本刊与其合办。该专栏通过直接与留学人员、海外华人对话,传递来自海外的各种信息,自开办以来深受听众的欢迎。本文是其中一期节目的节录。 ──编者  相似文献   

11.
周漫  王小余 《海外英语》2014,(13):238-239
电影《刮痧》自上映以来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它是由郑晓龙导演和其妻子王小平合作的电影处女作,由蒋雯丽和梁家辉所主演的一部影片。近年来从中西文化对比方面对这部影片的解读颇多。该文以符号学为基础,从电影符号学为出发点,对其做进一步的剖析。该文主要从电影意义的生产及接受主体对文本的感知两方面进行尝试,试图从中探索出符号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张午 《中文自修》2001,(4):16-16
现在的文化娱乐市场越来越让人摸不清,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东西就烧了起来,有些东西“烧”过之后云消雾散,甚至连痛苦也留不下,而有些东西烧过之后又能很长时问让人思前想后,挥之不去,《刮痧》这部电影就属于后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娜 《考试周刊》2009,(40):46-46
本文以电影《刮痧》为切入点,从跨文化角度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中西医、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以及流产问题的不同理解,分析了影片中矛盾冲突的根源。同时提出在跨文化交际时应尊重彼此的文化,摒弃文化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无意识往往体现了某种不自觉的民族性,表现为观念文化系统中比较稳定和最具根本性的文化因素,即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思想意识,经过长期的甚至是世代传承的积淀而高度内化的结果,便成为一种心里常势和实践定规,以致在某种特定场合不假思索地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本文通过对文化无意识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刮痧>中的文化无意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电影《刮痧》中的情节及人物对白,分析中美文化中的教育观、友情观、科学观,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为中美文化共存与和谐发展提供一个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刮痧疗法教材填补了刮痧疗法无正规教材的空白,其应用效果也受到各大院校师生的好评。为进一步完善刮痧疗法立体化教材建设,同时为步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作准备,通过分析总结教材使用近3年来的经验,提出下一步的教材及课程改革,将从开展问卷调查、召开专家会议、制定不同教学大纲、录制教学录像、建立网络平台、变更考核方式、探索PBL/TBL教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张思佳 《文教资料》2011,(33):80-81
电影《刮痧》讲述了中国移民在美国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一场司法冲突,表现了中关文化的碰撞和调和。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一文化差异的多种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关文化碰撞后最终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解析《刮痧》中的文化冲突与调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阴阳概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遭遇西方文化时就会产生文化冲击。文化冲击是一种文化失落与文化失衡现象。文章从文化冲击的特点入手,以影片《刮痧》为例,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中西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和中西方对待科学研究客体的差异。最后指出,异质文化中人们的沟通和理解会帮助人们减少因文化冲击而带来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往往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信仰和法律行为。充分认识一个国家的文化与信仰才能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产生根基的区别使人们在认识一个现象、行为时使用不同的评判标准。尊重和了解他国文化中值得借鉴的内容对于我们认识事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移居美国的华人家庭,由于使用传统的中医疗法“刮痧”却不为美国人所理解和认同,从而陷入一系列的麻烦的故事。影片以刮痧为主线,集中反映了由中关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引发的误解、冲突和融合。本文从伦理观、处事观、面子观和朋友观几个方面来解读电影中蕴涵的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及冲突,同时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适应与包容是行之有效的跨越文化障碍、提高交际质量的方法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