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统一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作用等方面来看.它是为了反对分裂国家,促进和保证国家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而不是一部战争法,不是要以非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与台湾关系法》是一部“和平分离法”,从立法目的、基本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要维持两岸“和平”。强化两岸“分离”。该法对台湾问题产生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尽相同,在蒋经国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离”(一个中国);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它强化了两岸“分裂”(一中一台)。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台湾岛内。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创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之中,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破天荒的解决办法 “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指出:统一问题“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见学习出版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80页)。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在谈及祖国统一时进一步强调,统一问题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在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在香港和澳门问题解决之后,理解和赞成此方案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在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上,有人提出了其他的模式。其中,台湾清华大学理学院沈君山博士提出的“一国两治”模式,颇具代表性。他于1984年1月23日的台湾《中国时报》上发表《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  相似文献   

4.
[政治知识链接]1.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一个中国”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5.
完成祖国统二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实现和平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出了“和平解放”的思想,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 2 0世纪 80年代根据国内外形势的特点和中华民族要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而提出的一种创造性的政治构想。 1 997年 7月 1日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今年 1 2月 2 0日澳门回归的实践 ,充分说明它是国家统一的科学模式 ,也是今后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最佳途径。这一构想 ,对解决国际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香港、澳门陆续回归祖国,台湾问题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习初二政治第14课“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时,学生一方面为香港、澳门的回归而欢庆鼓舞,另一方面也不无疑惑地提出:“台湾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台湾为何如此难以回归祖国?“”台独分子为何这么嚣张?”等等。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除立足于课本知识外,还综合时政和国际政治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同时注重树立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激情。首先,通过课本知识教学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通过介绍香港、澳门陆…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所提出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指出,在中国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允许部分地区长期保留资本主义制度,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可循,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从未论述过的。  相似文献   

9.
山西的赵爱壤老师在《中学语文》1999年第1期发表《〈就是那一只蟋蟀〉主题探讨》的文章,特别指出:“课本将《蟋》的主题视为‘思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辩正,总结说:“这首诗的主题不妨定为吟诵统一,因为统一是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的共同愿望。”赵老师将这首诗的主题定为“吟诵统一”,这个分析是符合作品的实际的,但是把这一主题的把握建立在对课本“思乡”主题的否定之上,是不妥当的,这说明赵老师并没有真正领会编者在“预习提示”中所作的提示,也没有真正把握  相似文献   

10.
祖国统一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它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也必将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祖国统一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它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也必将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产生了不改变台湾现状实现祖国统一的初步设想,决定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设想和探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最初着眼点是台湾问题,由于在台湾问题上迟迟未取得进展,就把它定位在香港问题上。在长达两年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认识越来越明确、深化了,最后形成了一个理论化、实践化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一项旨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用自己独创的“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了港澳问题,也必将以这种唯一可行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反对台湾独立,谋求祖国统一,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立场。国共两党的这个共同点,渊源于中华文明的精华及其造就的炎黄子孙所特有的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意识,根植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底,更反映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永久性的根本利益。那么,如何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一国两制”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其可行性在于: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人局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t争取和平统一,但是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中国的主体(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将坚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今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指出,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与大陆隔绝近40年。咫尺天涯,同胞饱受骨肉分离之苦。长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海峡两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并确立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此后又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  相似文献   

16.
王雪芹 《考试》2004,(12):50-5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台独势力不断的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舆论,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使海台局势骤然紧张,两岸关系蒙上阴影。2004年8月10日乍得等极少数国家要求将所谓“2300万台湾人民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列入第59届联大议程一事使台湾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这一热点问题,我们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掌握。  相似文献   

17.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人士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实行“一国两制”,主体是社会主义,即大陆10多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允许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说,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对立双方在统一后仍各自保留自己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长期共存,互惠互利,共同繁荣。这一构想提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目前各方对“和平统一”均表赞许,但海外、特别是台湾方面有些人怀疑“一国两制”只是中共的诱饵,台湾若吞下这个诱饵,则“两制”仍将变为“一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西藏和平解放时就是“一国两制”,后来则变成“一国一制”。蒋经国生前曾亲自号召全体国民党员和台湾民众“从西藏悲剧中,吸取对付中共和谈攻势的教训。”迄今为止,台湾方面仍不时宣传“一国两制就是西藏模式”,认为它在本质上只不过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所制订的“和平解放战略”的翻版。另一方面,大陆的学者在论及“一国两制”时,普遍认为它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形成,对它与“和平解放”的关系则语焉不详。有些同志则顾虑让两制“长期不变”是否背离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对于确保“一国两制”的圆满成功也是一种潜在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8.
<正> 从实践的角度看,香港回归成功地落实了“一国两制”这一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 所谓“一国两制”,即在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探索中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凝聚了集体的智慧,邓小平同志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这一构想的形式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灵魂是两种制度共存于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由此实现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是为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有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我们党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运用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状况和我国的实际,为解决香港、台湾问题,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而提出来的战略决策.它反映了包括香港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为发展经济、保持繁荣稳定、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的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