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馆陶县文教体局确立了构建馆陶特色魅力教育的工作思路。其内容包括:造就务实创新、业务过硬的魅力校长;造就敬业爱生、厚德博学的魅力教师;创建自主高效、和谐快乐的魅力课堂;培育乐学善学、多才多艺的魅力学生;塑造优美高雅、文化育人的魅力校园。魅力教育是一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理论依据的教育思想。魅力教育就是要把教与学、师与生高度地和谐统一起来,把科学与人文交融整合起来,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馆陶县文教体局确立了构建馆陶特色魅力教育的工作思路.其内容包括:造就务实创新、业务过硬的魅力校长;造就敬业爱生、厚德博学的魅力教师;创建自主高效、和谐快乐的魅力课堂;培育乐学善学、多才多艺的魅力学生;塑造优美高雅、文化育人的魅力校园.魅力教育是一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理论依据的教育思想.魅力教育就是要把教与学、师与生高度地和谐统一起来,把科学与人文交融整合起来,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欧阳利杰 《师道》2013,(11):44-45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有一种感觉:班主任苦,班主任累,班主任天天活受罪:每天的日子就是急难险重必到位,事务连绵真疲惫:三餐时间总不对.学生纠缠心交瘁;花样检查苦应付,评比让人要崩溃……直到我成为了“全国学校人格教育研究”论坛的一员。与彭敦运老师以及醉心于人格教育的群友们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事无巨细。孩子在成长时期,毕竟各方面还不成熟,辨别能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有待于我们去培养,所以一定要俯下身来与孩子们一起交流、探讨,走到他(她)们的心中,也许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有意想不到惊喜与收获。  相似文献   

5.
束耘 《高中生》2011,(34):43
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游记,说她"万水千山走遍,没有去过的就是澳洲和新西兰了。那里虽然很美,但是没有文化,就不去了"。是啊,新西兰这个只有约200年历史的小国,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呢?然而,这次我赴"没有文化的新西兰",却感受到了它那  相似文献   

6.
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游记,说:“万水千山走遍,没有去过的就是澳洲和新西兰了。那里虽然很美,但是没有文化,就不去丁。”是啊,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小国,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呢?然而,这次我赴“没有文化”的新两兰,却感受到了它那独特的教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7.
朱国忠 《吉林教育》2006,(10):23-24
今年7月,我随通州市“名帅之路”暑期考察团前往南京听取了南师大博士生导师杨启亮教授的专题报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来,这个专题并不新鲜,但我们仍然被杨教授的报告所深深吸引。大家争相和杨教授合影留念。他成为当场人气最旺“明星”。听完报告,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为什么杨教授的报告具有那么摄人心魄的磁力?为什么这个“干瘦的老头儿”会如此的“美丽”?渐渐地,渐渐地,“教育魅力”这个词语在我的心中升腾。  相似文献   

8.
修养与魅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听到当年的—位学生告诉我,我对他的影响是如何如何深刻,以致在他毕业以后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有意识模仿我的教态和语言以及在作评改中的某些批语。尽管这其中肯定不乏讨好的成分,我也不能因此而幼稚地飘飘然,但此话确实让我心里猛吃了一惊。回想自己的过去,虽说自认为还算  相似文献   

9.
束耘 《教师博览》2009,(5):42-43
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游记,说:“万水千山走遍,没有去过的就是澳洲和新西兰了。那里虽然很美,但是没有文化,就不去丁。”是啊,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小国,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呢?然而,这次我赴“没有文化”的新两兰,却感受到了它那独特的教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0.
渴求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是每个教师心中的愿望,参加学习培训理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的培训难以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而有的培训却受到一线教师的踊跃追捧?究其原因,培训内容是否贴近教师需要、培训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培训者是否在教师中有影响力等,都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打破“培训者本位”的培训“惯性”,树立起服务教师的意识,按“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菜单”,按需施培,重心下移,拉动教师培训内需,构筑起师资培训机构、基层学校和教师“三维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内生教师培训活力,让教师培训成为教师心中的“至爱”,进而产生“想培,就要你培”的心理驱动,最终达成受培者“不待扬鞭自奋蹄”之效,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在年轻人都远离农村奔大都市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吸引他们加盟农业,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日本在开展与农业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注意挖掘农业的内在美,让学生感受农业的内在魅力,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农业的兴趣,更能提升教育活动的整体效果,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应秀峰 《教育》2014,(30):79
在学生时代,就非常羡慕教师职业。因为在我的心中,老师是那么的博学多才,无所不知,简直就是万能的,形象伟大至极。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些老师的课我非常讨厌,长大了才明白,并不是讨厌学习这门课,而是不喜欢某些老师上课的态度、方式、语言、表情,这些与学习内容无关。转变方式,寓教于乐如今我也成为老师,并且从事教育教学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快乐课堂、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成为我教育  相似文献   

13.
钟庆华 《广西教育》2011,(8):7+15-7,15
有效教育的课堂不但要落实本节课的知识传授,而且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相似文献   

14.
在薛城奚仲中学每天早上7:30,全校56个班级,都会准时响起学生嘹亮的集体宣誓声。只见学生集体起立,握紧右拳高高举过头顶,目视教室前方鲜红的国旗,神情庄严,高声宣誓。我是薛城奚仲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为在这里学习感到自豪。在此我庄严宣誓:  相似文献   

15.
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引起了教育观念、内容、手段、组织、管理等一系列的变革,对从事该项工作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体现出从事开放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沟通魅力、以及创新魅力等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16.
陈芳 《小学教学参考》2006,(12):76-76,35
童年时代的我曾经在小红花的奖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在自己做了20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始终也用小红花来鼓励我的学生。实践证明,小红花参与小学班级管理产生着巨大的教育魅力。只要恰当运用小红花进入班级管理,特别在探索课改方法过程中,灵活有效地发挥小红花的激励作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雷雯 《河北教育》2007,(12):44-44
一般人都知道天津的南开大学.却不一定知道,南开大学的创办者是张伯苓。在近代中国的著名教育家中.张伯苓绝对应该有一席之地。就连用恩来总理都曾经称赞他“有功于民”。说张伯苓不仅有教育的能力。而且有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朱国忠 《青年教师》2006,(10):42-44
今年7月,我随通州市“名师之路”暑期考察团前往南京听取了南师大博士生导师杨启亮教授的专题报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来,这个专题并不新鲜,但我们仍然被杨教授的报告所深深吸引。大家争相和杨教授合影留念。他成为当场人气最旺“明星”。听完报告,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为什么杨教授的报告那么具有慑人心魂的磁力?为什么这个“干瘦的老头儿”会如此的“美丽”?渐渐地,渐渐地,“教育魅力”这个词语在我的心中升腾.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魅力     
作为一名已经上了十几年学的学生,对于某些教师、教材、教学的苍白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当自己即将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希望自己带给学生的感受不再是乏味的、枯燥的;我希望磨练出有自己风格的教育魅力。 至今,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初中、高中两位语文老师不同的授课方式对我产生的反差巨大的影响。受父母都是编辑的影响,我从小比较喜欢看书,因此比大多数学  相似文献   

20.
学校里最近出现了一个让许多教师都感到意外的“管理事件”:学校领导外出考察时看到一些学校在教学楼的宽阔处设立了小小的“书吧”,个性独具的书橱造型,色彩鲜明的固定座椅,摆放整齐的各类图书,不仅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阅读,更渲染了校园里的文化氛围。羡慕之余,也在学校各个楼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