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保存于《南宋馆阁录》中的南宋秘书省“校雠式”,是今天可以见到的最早的一份古代国家藏书机构有关书籍校点的工作细则。近年,随着学术界对宋代馆阁典籍收藏整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增加,“校雠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中,往往被看作是“我国古代文献学史上最早确定的较为完整的校勘条例”、“宋代校勘学向理论发展的重要体现”,甚至“标志着中国古典校勘学到宋代已成专门之学”。但这个“校雠式”是否真的具备上述性质和意义,却值得仔细推敲。 “校雠式”载于《南宋馆阁录》卷三《储藏》门,其原文如下: 诸字有误者,以雌…  相似文献   

3.
"签发"、"签发人"、"签署",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差异很大.由于这几个概念字面相近,不少单位在公文处理中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4.
校对是新闻出版"链条"中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又特殊的环节.说它"重要",是因为校对人员担负着校正错误,修改毛病,充当"把关人"的重要职责;说它"特殊",是因为校对处于稿件编审和印刷出版的链接部位,是新闻出版"链条"中的"一环",此"环"一缺,极有可能使新闻宣传出现政策、法规,甚至舆论导向方面的错误,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校对是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校对的职责是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版错误,并发现原稿的错误、疏漏和不妥处,提交编辑解决。消灭排版错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校异同”,发现原稿错误也就是“校是非”。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认识和体会。一、“校异同”是校对人员 的天职,是对校对人员 的起码要求 “校异同”就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改正校样上的排版错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迻译世界各国学术经典,介绍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代表作品,从1981年起,先后分辑出版,至今已出10辑、400种。因出版年代不同,印刷方式、使用纸张等都不统一。2009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珍藏本)再由商务印书  相似文献   

7.
校对应学会识别“隐性差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校对工作中,校对员要以尊重原稿为前提,主要是“校差错”;但随着电子文稿的增多,原稿中的“隐性差错”越来越多,“校是非”成为主要工作。何谓“隐性差错”,我的理解就是文字正确,但文意错了;乍一看对了,一推敲错了。如何纠正“隐性差错”,我认为关节点在于“识别”,如何识别,则必须具备三要素,那就是“善疑,勤查,多思”。  相似文献   

8.
校对工作之浅见——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校对工作,既是每个校对工作的责任,也是出版界提高图书质量,服务好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着重探讨校对工作中校异同与校是非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9.
指出关于“互著”、“别裁” 这两种文献著录方法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诸多分歧。梳理学界现存的种种观点,尤其是剖析王重民先生在《校雠通义通解》中的归纳与分析,考辨“互著”、“别裁”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两者起源于刘歆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0.
张治 《新闻前哨》2003,(3):46-46
“品位”和“品味”是近几年来报纸上经常出现但又总是混用不清的两个词。这两个词如何区分,又如何恰如其分的使用,一直是很多新闻工作者的难题。 笔者认为,“品位”和“品味”可从以下几点区别开来: (一)名词“品位”和“品味”既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当它们被用于人时,表示意义的倾向不同:“品位”倾向于“人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各方面具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论述了自殷商甲骨文问世直至1840年前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书官”为中国古代图书馆乃至整个学术事业的绵延,繁荣所作出的不朽业绩。  相似文献   

12.
张瑛 《新闻采编》2005,(2):47-48
随着报纸网络化、无纸化办公的运用,一种新的采编工作方式也随之出现——编排合一,校检融合。这是一种工作的整合现象。编辑集编稿、组版于一身。对于校对而言,将脱稿工作,也就是以前的检查工序。从依稿“校异同”过渡为无稿“校是非”。传统工作方式的改变带动的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校是非”成了工作的重心。在没有原稿的情况下,要保证校对的质量,提高全面综合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邢琳 《兰台世界》2014,(11):39-40
本文通过对"从宽量刑"在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来阐释中国古代刑法的特点,揭示中国古代刑法的实质,并对中国古代刑罚"从宽量刑"的界定进行深刻探究,并分析其对现代法律制度制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从宽量刑"在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来阐释中国古代刑法的特点,揭示中国古代刑法的实质,并对中国古代刑罚"从宽量刑"的界定进行深刻探究,并分析其对现代法律制度制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立“中国古代藏书学”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概括中国古代藏书发展历史,简述了建立“中国古代藏书学”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古代罗马的“书籍”、“出版”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以铸 《出版史料》2003,(1):107-112
在古典古代,地中海世界的以纸草纸为主要材料的“出版”中心是按着雅典、亚力山大里亚和罗马的顺序转移的。罗马文明是希腊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从“出版”业的产生和发展这一角度来看也是如此。罗马人起初只能到雅典和亚力山大里亚去购求书籍,直到共和末期和帝国初期,罗马才开始建立自己的“出版”业并成了当时的一大  相似文献   

17.
做校对工作与做其他工作一样,也要找准重点和难点,即校对的“点“。校对的点也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在对整个事物有了全面的分解、剖析之后,才能够理出骨骼、筋脉、血肉,从而找出支撑整体的关键所在、组成整体的各部所在,才能相对应地找准校对的各个点,进而对这个点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8.
自《元代"邸报"新证》一文发表后,有学者提出商榷和讨论。首先,笔者对于辨者的诸多"商榷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文章又根据新近发现的历史文献史料,梳理出与元代"邸报"关系十分密切的媒体:"朝报"、"京报"、"除目"、"除书"等信息传播载体。考证出在元代现有文献中存有关于"朝报"、甚至"京报"的史料记载,而像"除目"、"除书"之类的信息传播载体史料,更是比比皆是。最后,笔者从古代社会人的新闻意识觉醒的视角,进一步考察我国元代"邸报"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有极其功利的阅读,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有自足的痴迷,所谓"雪夜闭门读禁书","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作家的阅读和学者的阅读有极大的差别,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的阅读也是各有不同。对于以经营书籍出版的专业人士,他们的阅读更带有鲜明的、专业的、不可替代的方式。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就是两种不同的学问,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但它们究竟区别在哪些具体的、细致的方面,我们作为外行也是茫茫然的。有幸见到周奇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