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金  吴飞 《青年记者》2004,(3):54-56
赵:吴教授,您好!近年来,媒体记者因采访被打、遭遇“封杀”的事件层出不穷,新闻媒体甚至把2003年称作是“记者被打年”。今年1月份,中国足协对广州《足球报》“封杀”一事引起媒体和学界对采访权的再次关注。那么,在新闻理论上是如何定义采访权的?采访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非合作型"采访对象开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青年记者》2006,(14):41-42
近年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记者被打被骂的暴力纠纷也时常见诸报端。当然,在记者被拒事件中,新闻记者采访遭拒更多的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说,这种新闻采访遭受软拒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普遍,对新闻活动的影响更大。“非合作型”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即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记者采访明确持不欢迎、不合作态度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为什么有的采访对象积极协作,有的采访对象则消极对抗呢?采访对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心理有无规律可寻,受…  相似文献   

3.
草壮 《报刊之友》2010,(2):64-64
“记者被打不算新闻!”不知这一“论断”出自何人之口,反正已有大量事实为证。从眼下来看,记者被打已是司空见惯了,确实不该再算“新闻”。在网上搜索“记者被打”,居然搜到了1740万条!当然,这并不表明有那么多记者被打,但记者被打的事件一再发生并引起社会关注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在“世界新闻自由日”那天,湖南长沙发生了一起记者被打事件。被打方乃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栏目的记者,而事发之地,恰恰是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基地长沙“世界之窗”文化旅游景区。近年来,记者采访被打,似乎已司空见惯,因此,几个年头被称作“记者被打年”,《新快报》某记者在2003年一年中,居然5次被打,其中一次竟险些丧命。只是湖南这次“殴记”事件,因为特别的对象特别的时间以及特别的地点,而在全国哗然了一阵子。3个月之后的8月1日,本刊记者在google网站上搜索“2006年记者被打”,竟然有10,30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这让记者提前惊呼:“2006,又一个记者被打年?”  相似文献   

5.
2002年元月4日,元旦刚过,北京市丰台区规划局局长孙卫却要面对一场官司。这一天是规划局责令该局管辖下的违法建筑大康鞋城自行拆除的最后期限。然而,大康鞋城非但没有拆除,反而将规划局告上了法庭。 为何一个本该早就拆除的违法建筑如此“岿然不动”?为何大康鞋城如此“理直气壮”? 带着疑问,记者对大康市场进行了暗访……  相似文献   

6.
2008年年底,北京西城区检察院认定有着“中国IT第一记者”之称的刘韧涉嫌敲诈勒索,批准警方逮捕。此前在2007年9月,原《财经时报》记者熊川因敲诈勒索罪,被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半。前后两起事件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为何记者“敲诈门”事件频频发生?是谁在记者与企业之间建起了这条暗线?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人们都说是“无冕之王”。正是这顶桂冠一戴,一些记者就不知姓甚名谁了。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包打天下者有之;天马行空,我行我素者有之;自命不凡,自誉名人者也有之。但是,结果往往主观与客观相反。 记者不是无冕之王了,那么,记者是什么呢? 有人说,记者是抹布。不是吗?哪儿脏了,被人捡起,抹干净了,往墙角一扔,等需要时涮净了再用。还不是用时想起你,不用时则忘了你?听说有一个记者,第二次去先前去过的一个单位,自认为人家认识,结果人家问他“君从何处来?”弄得很是尴尬。他不说自己自讨没趣。反而直骂人情冷落。 有人说,记者是棍子。一头安着耙,一头可以打  相似文献   

8.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六大 监督体制中一种特殊的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介对社会权利、公共政策,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从舞弊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起早有预谋的事件。记者最初接到匿名电话,为什么电话不打给省教委或市教委?是认为省教委“天高皇帝远”,还是认为市教委“不顶用”?很显然,具体职能部门的效率和作用在这里被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事件结果来看,县教育局副局长也是同案犯,不禁给人以“举报无门”的感觉。于是记者知道了,于是记者去了,于是记者报道了。 可是,记者为何要采用这…  相似文献   

9.
稍一留心,手头就剪辑了几则假记者的报道:假记者雷嗣建在郴州市落网,冒牌记者史明高在盐城市被抓获,假记者卫晓午在伊川落入法网……这些假记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被揭露前曾瞒过不少人的眼睛,都捞到过不少好处:或饱餐酒肉大宴,或获取大量财物,或骗得巨额现金,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万元。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假记者事件为何屡屡发生?他们的骗局为何经常得逞? 现在,记者是个热门职业,虽说不上是什么“无冕之王”,但也处处受人尊敬。有的人崇拜记者并非都因为记者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能报道新人新事,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新闻活动对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新闻采访特别是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记者被打被骂的暴力纠纷也时常见诸报端。信手翻阅手头的材料,可以举出一系列令记者们心寒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质量万里行”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使一贯重视质量的厂家得到鼓舞,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受到震慑,广大消费者看到了希望……人们在赞扬之余,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少有分量的揭露生产伪劣产品的报道,都是外地或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写的,难道当地记者不知道吗? 这一问,就如碰倒了当地记者心头的“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天天生活在当地,采访在当地,怎会不知道呢?既然知道,为何不报,  相似文献   

13.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0年一年中,全国就曾经连续发生过:沈阳“白玫瑰”美容保健公司非法拘禁《焦点访谈》记者事件;济南记者被保安殴打事件;东莞塌楼事故记者采访被群殴相机被抢事件;南方都市报记者被打事件;山西煤矿爆炸记者采访被殴失踪事件;3家媒体记者采访江门事故遭围攻殴打事件;深圳记者被打摄像机被砸事件;上海两记者厦门遭殴打事件;衡南暴力殴打记者事件;广州《羊城晚报》记者被恐吓、追打事件;质量万里行记者西安遭暴力事件;南京围殴记者事件……在以上列举的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时…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们羊城晚报有关广东抗洪救灾、107国道上的“追猪”、广州市南北水果批发市场“果霸”、广州“卖花女”现象等新闻报道,在广大读者和新闻界同行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如果要问这些报道取得成功有什么奥秘的话,我看最大的奥秘是报社有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24小时记者”队伍,否则就打不出如此漂亮的仗来。 所谓“24小时记者”,其含义是指记者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做到思想上全神贯注投入工作,时刻注视新闻事件的发生,而且在行动上做到不论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是白天还是黑夜,哪里有新闻事件发生,就立即奔向哪里,把新闻抢在前面,发在前面。由此可见,能称得上“24小时记者”的,都是一些素质好,责任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盘点2003年,异常沉重地推出一个“打记者年”的结论。去年一年,全国就发生大大小小殴打记者的事件数十起,真有点从东打到西、从南打到北的味道。而在甘肃省的白银区,省电视台记者去某检察机关采访,就遭到打记者扣设备毁录像的不公待遇;《甘肃日报》一位写批评稿的记者,多  相似文献   

16.
5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一箭(长征四号乙)双星(风云一号D、海洋一号)”。第二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时空链线》采访了“长征四号”火箭总设计师李相荣,主持人问:“在(一箭双星)发射前,您想了些什么?”李相荣回答道:“什么都没想,也来不及想,只有紧张。”回答朴实自然,合乎情理,提问却显得肤浅。 人们也许要问:堂堂的央视主持人采访提问为何不够“专业”?事实上,犯此“低级错误”者在我们记者队伍中大有人在。我们有不少记者在采访中往往陷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大凡在重大或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小说《镜花缘》上,载有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精彩故事。有个和尚,道行极深,讲的禅机,远近驰名。这日有个狂士,慕和尚之名,特来拜访。来至寺中,只见和尚稳坐禅床,并不让坐。狂士不觉怒道:“和尚既有道行,就该明礼,为何见我仍然端坐,并不立起,是何缘故?”和尚道:“我不立起,内中有个禅机。”狂士道:“是何禅机?”和尚道:“我不立起,就是立起。”狂士听罢,即在和尚秃头上狠狠打了一掌。和尚道:“相公为何打我?”狂士道:“我也有个禅机。”  相似文献   

18.
汪晓霞 《视听界》2009,(2):99-100
去年12月10日,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在接受10余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开发商低于成本价卖房将被查”。该消息次日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网络“人肉搜索”事件。这起事件最终以免去周久耕职务落幕。作为当时采访周久耕的记者之一.笔者认为,这一事件给当今新闻传播传递出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9.
B县教育局为欢度第五个教师节,特从A市请来一位电视记者,采访该县为办教育集资三十万元以上的村而举行的揭碑典礼仪式,结果园“照顾不周”,记者拂袖而去。局长得知,禁不住愤然问道:“他想些什么?”他想些什么?很简单,好吃好喝好招待,暗地送上纪念品。可惜眼下不是时候,中午用  相似文献   

20.
有位记者写了篇反映某地领导为群众办了多少件实事的稿子,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有的群众找到报社,对记者说他写进稿子里的“实事”都是没影的事。记者听后面露不悦地问:“记者听谁的?是听你们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还是听你的?”不知该记者的这番有力的反诘把那些打上门来的揭疮者镇住没有,但他的提问确实是很有“力度”的——记者到底该听谁的?这还是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小的问题。 记者听谁的?这里说的是记者在采访时听谁的,这里的“听”也不仅是视觉器官的事,还包括记者的判断和认识。这位记者所问明显有两层意思。一是听谁说,二是信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