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博士后制度试行十多年来,显著成效,受到了世人的瞩目。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近年来博士后流动站设站数量和招收博士后人数的迅速增加,对博士后制度建设及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结合我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谈几点认识。一、充分认识博士后制度的战略意义是做好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前提博士后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造就高级专业人才的制度,亦可认为是一种科学研究制度。我国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1)有利于造就一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有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  相似文献   

2.
我国博士后制度自1985年开始实行,已经经历了将近20个春秋.博士后制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促进了各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本文对上海交通大学自博士后流动站建站以来,如何规范和促进博士后工作,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确定今后改进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详细地介绍了近五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概况和管理工作情况、企业博士后的管理工作情况以及目前管理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推动壮大博士后队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建立博士后制度20年来,已累计培养博士后3万多人,其中,有7人先后当选为两院院士,在国家级科技奖励中博士后比重达13.7%。目前,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工作站在站人数有1.2万多人。  相似文献   

4.
博士后教育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士后教育制度的创立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上海市近五年来招收的博士后人数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递增,现有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企业工作站。1999年进站人数为308人,在站人数达到历史最高记录,计有581人,预计到2005年上海市将建成在站人数达1500人以上的博士后人才队伍。伴随博士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博士后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发展特点。 一、博士后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国家投入和发展规模不相称 这些年来上海经济的发展对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是我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从1985年以来,其规模从最初的7个流动站发展到现在的37个流动站,每年进站和离站人数从最开始的8人发展到500余人。无论从人数规模上还是重要作用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博士后规模的扩大,为解决好房屋资源紧张状况和博士后对住房需求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立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博士后自我管理组织——博士后联谊会。清华大学是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也是全国最早成立博士后联谊会的单位之一。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作为一个博士后的自我管理组织,长期以来,在加强广大博士后之间的联系、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助解决博士后各种实际问题、丰富博士后业余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是中国博士后自我管理组织的一个缩影,本文拟对它的组织性质、组织结构、开展活动等方面的特色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立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博士后自我管理组织--博士后联谊会.清华大学是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也是全国最早成立博士后联谊会的单位之一.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作为一个博士后的自我管理组织,长期以来,在加强广大博士后之间的联系、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助解决博士后各种实际问题、丰富博士后业余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是中国博士后自我管理组织的一个缩影,本文拟对它的组织性质、组织结构、开展活动等方面的特色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85年7月试行博士后制度,本刊曾在1988年第2、第3期连载了第一批全国博士后流动站建站方案。几年来,博士后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期间又增设了一些博士后流动站。截止1992年11月,全国博士后流动站总数已达299个,分布在中央29个部门和地方10个省、市的165个单位中,设站学科扩大到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八大门类的47个一级学科。本刊再次登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力学实验室是一个面向全校基础课教学的实验室。“水力学”课程及“水力学实验室”分别于1986年及1991年评为清华大学首批“一类课”及“一级实验室”。实验室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每年本科生实验课人数700多人,目前能够为大学本科生开设教学实验及其表演26项、为研究生开设教学实验6项,实验室所在的“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生培养点,每年就读的各类研究生20名左右。本文介绍水力学实验室在教学实验中开展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完善博士后制度培养高水平人才金锡华,杨红在李政道教授倡导和邓小平同志的决策下,我国于1985年7月开始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八年来我国博士后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流动站规模和博士后人数也迅速增加。为了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教育微评     
《湖南教育》2014,(11):15-15
正新闻事件:今年9月,33岁的李文菁结束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工作,回到家乡武汉,成为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的一名普通教师。她是该校引进博士毕业生以来的首位女博士后。据悉,武汉部分高中目前已引进7名博士毕业生,一时间引发外界热议。  相似文献   

12.
北航校领导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年轻人才的重大意义,于1985年在全国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五个一级学科已接纳博士后人数名列全国高校第六。在培养博士后工作方面北航做到了四个明确,即:明确选拔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培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为着眼点;明确培养途径是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进行培养,合作导师甘为人梯,实现人才成果双丰收;明确培养思路是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明确培养的组织保证是上下一条心,全校一盘棋,为一大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硬软件条件。目前已出站的博士后全部晋升高级技术职称,3名获“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占全国十分之一。为此,有关专家对北航博士后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该校的博士后工作,为我国全面推行博士后制度,促进科技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年轻科技人才和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提供了好的经验和范例。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85年试行博士后制度至今已六年多,但由于试行的面不广,只是在少数实验条件较好、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科研机构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因此,博士后制度还鲜为人知,在此,简单介绍博士后的由来、发展及其对科技、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所起的作用。一、博士后的由来和发展据有关资料记载,十九世纪时,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水平居于西欧之后而处于第二位,那时美国派  相似文献   

14.
张培元 《云南教育》2014,(21):33-34
今年9月,33岁的李文菁结束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工作,成为武汉外国语学校的一名教师。她是该校引进的首位女博士后。据悉,武汉部分高中目前已引进7名博士毕业生,一时间引发外界热议:博士毕业生教高中是否屈才?高中为何要招博士,是否是在提高用人门槛?  相似文献   

15.
吴优 《时代教育》2010,(1):51-5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队伍人数逐年递增,高校师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国内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高校师资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内容和作用,为我国高校在开展师资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回顾·分析与思考─—纪念我校实施博士后制度十周年金锡华,王蓉一、概况我国于1985年底建立博士后制度至今已十周年了,十年来我国博士后工作发展十分迅速,至今我国已建立了4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博士后流动站),进站总人数已达3700多人。我校的...  相似文献   

17.
我告别母校——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作为我国电子学的第一个博士后研究人员,来到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然而,我永远忘不了敬爱的导师胡征教授那熟悉的声音,眼前也常常浮现出他和蔼可亲的笑容;永远忘不了胡老师在我博士学习阶段对我的谆谆教诲和真诚帮助。导师对我的培养是多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学科点是1980年建立的全国第一批博士点之一,也是力学学科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之一。1988年该学科点被评为全国第一批重点学科点。12年来,我们在重点学科建设与高水平博士生规模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1)实现高水平博士生规模培养的目标。在经济起飞、科技教育跃上新台阶的今天,规模培养博士生已成为我国重点院校的一项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博士后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是随着博士后规模日益扩大,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在博士后招收选择、博士后工作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从最近召开的全国博士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国自1985年7月试行博士后制度到今年4月底已在全国81个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共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22个。其中,高等学校设站78个,占总站数的63.9%;科研机构设站44个,占总站数的36.1%。按学科门类统计,理学设站67个,工学设站50个,医学、农学设站5个。全国进站博士后的总人数为201名,其中男性193人,女性8人。从博士后进站前获得博士学位的国别来看,国内有114名,占总数的56.7%;在外国取得学位的有87名,占总数的43.3%。博士后进站人数在逐年上升,而平均年龄在逐渐下降。1986年进站46名,平均年龄为34.5岁;而1988年1月至4月进站58名,平均午龄为31.5岁。现在,已有7人做完第一期博士后出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