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纪,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爱尔兰还是中国,工业革命正以锐不可当的势头推进到每一个角落.乔伊斯和沈从文虽然身处在不同的国度,在他们感受到都市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都市生活是滋生人性之恶的温室.如此,我们看到沈从文与乔伊斯遥相呼应,描写了都市人人性的丑恶.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审美的精神现象.人类的种族、语言及文化是多元的,但人类的思雏、情感及审美等呈现出人性的共通之处.乔伊斯和沈从文虽然身处在不同的国度,但他们的作品在人物的创造上都在探索着人的内在真实,追求着平民化和世俗化,使小说人物形象的意蕴向非英雄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乔伊斯所开拓的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传统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他打破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那样井然有序、有始有终的情节线索,将“连续”的行为切成碎片,用内心独白、时空交错、感觉变形等混杂的手法和风格,表现了个人内心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沈从文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可以叫做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这种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识时二人的小说创作在客观化叙述上的异同作以比较.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均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是沈从文的创作源泉之一,他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从而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在沈从文的性爱叙事中,纷纭的性爱意象和多彩的梦境参与了小说文本意境的建构。凭籍象征艺术的成功运用和梦境的精彩抒写,其性爱叙事取得了艺术上的重大胜利。沈从文的性爱小说是生命本质的真实表现,与低级趣味的色情小说廓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人们虽然就乔伊斯的创作技巧和小说艺术讨论了很多,而对他的美学思想进行深入与系统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分析乔伊斯的小说结构,探讨乔伊斯小说结构变化的过程,并揭示出在其小说结构变化发展背后的美学思想,应是文化价值追求的应然。  相似文献   

7.
空间在乔伊斯小说的叙事中摆脱了一般场景的功能,它的重大价值在于其代替时间成为了叙事发展的主要推手。其次,通过人格化,空间作为隐性角色,承担着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功能。在乔伊斯小说中,空间以反地点的形式存在,是造成人物精神困境的根源之一,作为其代表的异托邦就是人物走向异化外部因素。可以说乔伊斯对空间叙事的探索是小说现代性,精神化转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小说把表现人性作为创作中心,把审美的思想当作完善人性、弥合人性的手段,通过审美的途径实现人性的完美,从而实现改造国民性的政治理想,恰恰是因为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异”军。通过分析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揭示作者坚持表现人性美,讴歌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生活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乔伊斯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乔伊斯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掀起了一股沈从文热,研究沈从文的领域有很多,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他对语言的运用。他的语言不经过精雕细刻,不是隐晦艰涩的,但却是经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的。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小说喻体选择的语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以物理世界的同异作为基础 ,其实质是主体思维的结果。因而喻体与本体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等于或取代的关系 ,而是互相表现、转化、引发甚至产生新质的过程。沈从文在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时 ,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对心理的独到剖析以及对世界的独到理解等主观感受通过对喻体的选择与创造表现出了一种大于修辞意的“喻外之意”。其“喻外之意”获得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喻体组合拓展表意空间 ,动态比喻深化意象内涵 ,对比映照凸显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民俗对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民俗具有物质条件和明显的活动方式,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社会现象,因此成了识别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民族化在文学创作上更是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实践证明,文学作品里这个特点表现得愈丰富、愈鲜明,就愈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且作品愈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愈容易成为世界的。著名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世界中就洋溢着这种独特又浓郁的民俗描写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以两性之爱来构架学作品,古今中外不乏其例,但台港现代小说的性爱小说,则把焦点聚集在个性性爱心理的透析上,它不但拓展了小说题材的领域,更引发了小说体的重大变革。因此,探讨其人物主题及审美价值,则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晓苏的乡村小说十有六七都有性描写,但这种性描写几乎算不得真正的性叙事,只可称之为涉性叙事。晓苏乡村小说的性描写,是对乡村性景观的全景式展示。同时,晓苏乡村小说的性描写又是一个独特的审美存在,其特点就是“艺术地写性”。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文坛上,创造社和新感觉派的作家们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创造社集中对性苦闷、性压抑的描写,突出了自然本性在人性中的地位。这与五四反封建的主流思潮相一致,显示了启蒙主义的特征。新感觉派则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集中描写了人性的阴暗和人格的分裂,在探讨精神与肉体二元对立的性心理和借鉴西方小说写作技巧方面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路遥小说中爱情描写的文化心理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心理的视角,透视路遥小说中爱情描写的母性爱倾向及其根源,进而审视其对路遥整体创作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莫言小说性爱诉求的运行轨迹是从常态走向变态,即从“野性的证明”走向了“泛性的枵渴”,其种种变态的性爱指向,表明莫言小说已从感受误区,语言误区彻底滑进了观念误区,希望莫言能早日从沉沦的荒原重返宽厚的大地,在人类精神家园中,行诗意之栖居,作健康之歌吟。  相似文献   

18.
新感觉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次触及并探讨了现代性爱主题。并将它置放于现代文明的宠辱毁誉中。而其性爱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则能让我们把握到刘、施、穆的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从切身的经历中形成了歌颂人的原始野性和生命强力的内容,企图建立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对现代文明中道德沦丧的人性的疗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描写进行了两种相异的解读,指出这种相异性源于作者双重文化心态而造成的双重创作身份:既是新文学者,又是旧式文人;并进而探究影响作者双重文化心态形成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