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古人最早以器皿盛水以照容,因此“鉴”起初意为装水的盆。铜镜的出现,则让古人有了更便利的选择。本期,就让我们通过齐王墓青铜方镜,走进那段“以铜为镜”的历史吧!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镜1980年,考古队员在山东省淄博市的西汉齐王墓五号陪葬坑,挖掘出一面大型方形铜镜。该铜镜呈长方形,长115.1厘米,  相似文献   

2.
汉代铜镜七言诗铭文体现的奉顺阴阳、追慕神仙和征服夷狄思想,显示出鲜明的汉武帝、汉宣帝时代精神。联系这类具有七言诗镜铭的铜镜产生时间以及“柏梁联句”的传说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七言诗在西汉时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照脸铜镜的发明是在商代.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圆形铜镜四件有大、中、小三种类型.镜背正中有拱形环钮,分别饰以叶脉纹、弦纹和长短线纹.形制较为原始,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铜镜.在商代以前还没有镜子,人们用“止水”照面,《庄子·德充符》有“人莫鉴于流水两鉴于止水”的记载.在古文字中,鉴字作“监”,象人用眼在水盂中照看,后来发明铜镜,加一个金字,作(金监)或作鉴.所以人们把铜镜也叫鉴.春秋、战国至汉代,是铜镜制造工艺提高的时期.唐代则是我国铜镜手工艺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纹饰提取对残损文物数字化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出土的西汉铜镜纹饰表面铜绿覆盖、边缘侵蚀模糊、轮廓特征难以提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二维和三维特征的古铜镜纹饰提取方法。借助微距镜头相机和超景深显微镜采集古铜镜碎片的二维和三维影像,根据2种维度信息的不同特点进行图像预处理和二维、三维特征模型的构建。将稀疏表示技术与古铜镜表面纹饰的二维和三维特征相融合,提取完整的古铜镜纹饰轮廓,并通过形态学处理和轮廓平滑技术强化纹饰图像。结果表明,“高清相机+超景深显微镜”的原始纹饰图案采集模式结合基于稀疏表示的特征融合技术能够解决薄小碎片纹饰图案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可以原真性还原古铜镜纹饰。  相似文献   

5.
买未来     
镜,镜中有个我,镜中有个我的未来。买镜,买来了镜里的我,也买下了我的未来。长安古道,西风劲起。辇车中的他,轻抚着手中的铜镜,喃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车轮滚滚,碾过繁华的古街,扬起阵阵古风,青史悠悠翻开……  相似文献   

6.
刘祥 《作文与考试》2023,(22):27-29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借鉴”一词,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2.东汉思想家荀悦认为:“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前惟训,人惟贤,镜惟明。”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借鉴:鉴于前事,鉴于他人,鉴于铜镜。以前事为明鉴可吸取教训,以他人为明鉴可效法其人的贤德,以铜镜为明鉴可看清自我。  相似文献   

7.
铜镜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要让学生看得清还原后的“铜镜”,可以这样放置氧化铜粉末,取一个18×150(mm)洁净的试管,从试管底算起四分之一长度的内壁用棉签涂湿。把研得很细的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少许,摇动试管使氧化铜末均匀地涂在试管内壁,把未粘紧的氧化铜倒出来,把不需要涂氧化铜的试管其它内壁部分擦干净。然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铜镜数量多种类杂,该时期是我国铜镜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春秋战国铜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时期的铜镜形状和结构奠定了以后铜镜的基础;铜镜组图以及各种花纹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铜镜的繁荣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我国汉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属活动性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既可以利用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反应来判断,也可以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来判断,具体选用何种方法必须因题而定 一、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化学活动性 例1 考古研究与化学密不可分.“南海一号”古沉船于2007年被成功打捞出水,考古专家发现在打捞出的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0.
趣话镜子     
古代人类最初是从江河池水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的.在江河池水中看像,有时会因刮风、下雨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像不清晰或扭曲变形.后来逐渐发展到用器皿盛水照像,这就是最初人们所用的“水镜”.到了青铜时代,古人把金属磨光后将其当作镜子,并称之为“鉴”,我国早在3200年前就有了铜镜.战国时期,因各种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铜镜的制作工艺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古代铜镜以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制镜技艺闻名世界其中汉、唐时代制造的“透光镜”更以其奇特的“透光现象”,而使古今中外的学者感到困惑,探索争论近千年,从而成为千…  相似文献   

11.
铜镜·银镜·玻璃幕墙安徽省凤阳中学张国顺“当窗理云鬓,对锐贴花黄”花木兰从军取胜归来,“还我女儿装”的喜悦心情通过这两句诗维妙维肖地表现了出来。评味之余,不禁要问:“木兰用的镜子和现在的镜子一样吗?不。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以来,固原地区先后出土了隋唐宋金时期的铜镜。这些铜镜种类多,内容丰富,造型和题材别具一格,属青铜器中精美的工艺品;是各个时期铜镜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丝路要冲固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有“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县,海拔4014米,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距离省会成都654公里。理塘藏语叫“勒通”,意为铜镜般广阔的坝子,自古便是川藏南线茶马互市的重镇。  相似文献   

14.
铜镜是青铜工艺的一种,是古代人们照面饰容的用具,在人们生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的起源与人们的审美意识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古人有“以铜为镜可正衣冠”的格言。本文就固原地区出土的西汉、王莽、东汉时期的铜镜,按时代先后以及出土范围、种类、图案、纹饰、铭文等略作论述,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师专学报》2020,(2):53-56
在广西出土的铜镜中,汉代铜镜所占比重较大。从类型学上分析,汉代铜镜铭文的主题有祈福辟邪、相思毋忘、十二地支、材质介绍、宣传介绍、宗教信仰等几类。分析广西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有助于我们了解汉代的铜镜特点和汉代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6.
作为饰面照容的生活用品的“金代铜镜”,以其丰富多彩的纹饰、造型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独特的纹饰传达出金代所特有的民族生活习俗,虽在汉化的洪流中,但仍保留其原有风貌。在这风貌下我们既可以通过龙纹、鱼纹等找到女真人的文化胎记,又可领会汉族文化对其产生深远而宏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银镜反应是用来检验有机物分子中醛基的存在。最近我们参阅了一些有关“铜镜反应”的资料,经过几次实验,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现将这实验经过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青铜文化辉煌灿烂,铜镜铸行源远流长,笔者搜集了整个十堰地区从汉代到明代流行的30余件铜镜资料,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为五个大的时段,根据铜镜主纹的发展变化,综合分析整个十堰地区馆藏铜镜成果,并阐明本地区几个历史时期铜镜的类型、年代及特点,对本地区铜镜的制作工艺、时代特点、社会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李学勤教授在他的《古文字学初阶》一书的第六部分“金文的形形色色(下)”中,分析了铜镜的镜铭。其中提到安徽寿县出土的汉初蟠螭纹镜镜铭上面的“大乐”是对汉淮南厉王的避讳。此说法不符合淮南厉王的避讳通例,刘长的避讳用字是以“修”字代替“长”字,因此,“大乐”不是避刘长讳。  相似文献   

20.
秦汉瓦当、铜镜铭文中屡屡出现的“无极”语汇,兼有天文术语和世俗观念两种含义,可能是北宋新儒学“无极”概念的语源之一.周敦颐有可能受其启发,最终将“无极”转化提升为义理、哲学概念,在整部儒学史的形上学建构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