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回避法——俗话说惹不起咱躲得起,“躲”也就是回避,虽简单但有实效。当某些人和事、某些场合使你郁郁不乐,或即将火冒三丈,体验到内心矛盾冲突时,应及时回避,不在导致心理困境的地方驻足,以免“触景生情”,找一安静处,静默十分钟,或听听音乐、散散步,都可分散注意力,淡忘烦恼,使内心趋于平静。2.自勉法——自勉就是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而不是无意中把悲观沮丧、挫折感放大,只有在不幸与失败中奋起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3.自慰法——所谓“想开点”就是自慰法,为自己找一种“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例如“…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电教》2003,(8):56-56
人的一生,“不如意常八九”.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事业的挫折、家庭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冲突等都是经常会碰到的.如不注意调剂渲泄.会导致内心矛盾的冲突,使自己陷入郁恐、焦虑、悲痛等心理困境之中.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此时.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自我解救.因而应学会一些心理困境自救法。  相似文献   

3.
朋友,您想寻觅走出心理困境的自救之路吗?请接受心理学这人生之友为您提供的心理困境自救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也不期而至.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法来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往往陷入心理困境。在面对心理困境时,一方面可以接受教师、家长的教导或心理咨询的疏导,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心理自救。常用的方法如下:一、回避法———眼不见心不烦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自救策略便是回避法:“逃避现实”,减少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灶。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灶。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正是说的这个道…  相似文献   

6.
连群 《成才之路》2009,(29):77-77
文人比普通人有更多的对时局的敏感,对自身状态和自我价值的审视评析。激烈的内心冲突便成了痛苦的根源。倘若还够坚强,倘若还不甘于沉沦堕落,则必然向另一种生存方式寻求灵魂的解脱。从而实现心理自救。文人实现心理自救,常见的形式大致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丽丽从上小学到初中二年级就是班里的班长,学习成绩一直“拔尖”,最近不知为什么,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于是,她感觉老师会对她“有想法”、同学们会看不起他、家长会责备她,开始不愿意上学,甚至逃学,自暴自弃,并迷恋上电视里的爱情片。同时,平时文文静静  相似文献   

8.
苑淑娇  李馨 《班主任》2007,(5):19-21
青春期是人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最为剧烈、复杂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内心常常充满矛盾冲突。班主任应加强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视这种矛盾和冲突,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是人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最为剧烈、复杂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内心常常充满矛盾冲突。班主任应加强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视这种矛盾和冲突,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0.
被劫持者的心理及心理导致的行为是劫持入质案件处置结果如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被劫持者在被劫持初期、被持续控制期、得知正被解救期三个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并据此提出了各阶段人质自救的策略,最后指出被解救后的人质需要经历一个心理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发生特大地震,顷刻之间几万条生命灰飞烟灭,给人间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与记忆。经历了此次劫难的灾民不计其数,一些劫后余生的灾区民众,虽然得到了幸运之神的垂青,但在地震中要么肢体残疾,要么与亲人阴阳两隔,那种巨大的心理伤害难以言表,其影响甚至超出了地震灾害本身。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在同事的眼里,我是一个满怀激情、充满干劲的“年轻人”;在学生的眼里,我是一个爱好广泛,乐观开朗的“阳光老师”……其实,从参加工作那会儿的美好憧憬,到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内心深处时常被一些东西压抑着,身心疲惫,甚至透不过气来。好在我善于调解,现将我的快乐自救法与广大的教育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在同事的眼里,我是一个满怀激情、充满干劲的"年轻人";在学生的眼里,我是一个爱好广泛,乐观开朗的"阳光老师"……其实,从参加工作那会儿的美好憧憬,到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内心深处时常被一些东西压抑着,身心疲惫,甚至透不过气来。好在我善于调解,现将我的快乐自救法与广大的教育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辅导》2010,(34):48-48
捂鼻护嘴法:用湿手巾、手帕捂住口鼻,不要直立行走。 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等遮盖在身上,快速直接冲出火场。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辅导》2010,(36):48-48
★捂鼻护嘴法:用湿手巾、手帕捂住口鼻,不要直立行走。★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等遮盖在身上,快速直接冲出火场。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辅导》2010,(35):48-48
捂鼻护嘴法:用湿手巾、手帕捂住口鼻,不要直立行走。 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等遮盖在身上,快速直接冲出火场。 封隔法:如果走廊、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将门缝用织物封死,并浇水进行冷却。  相似文献   

17.
论曹植人格意志的困境和自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巍 《文教资料》2007,(24):74-76
与大一统的君主政体两相依存而又相互冲突,在冲突中走向人格困境,构成了中国士人典型的生存境遇。建安时期的曹植任性放纵,因此倍受裁抑,最终导致政治上的失败。其性情后期抑郁悲怨,想保持人格独立却又屈服于专制统治,人格意志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本文从其作品和经历入手,从归属感缺失引入分析人格意志的困境及他如何在这种受难中实现自救。  相似文献   

18.
从文科研究生教育的文化特性的认同入手,在揭示目前文科研究生碎片化阅读、浅表性思维以及外在性研究诉求这些教育困境的同时,以整体贯通的阅读方式、历史意识的思维的养成以及在场体验的为己之学三个相应的方面,提出人文学科研究生文化自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家长应如何教育孩于应付突发事件和进行自救自护呢?下述8种方法可供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参考。学会识别诱惑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对陌生人请求  相似文献   

20.
殷望香 《班主任》2004,(6):31-32
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可是,现在不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极不平衡,情感和情绪的变化极不稳定,人际关系的处理极不协调,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水平、认识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中因心理不健康而产生的恶性事件常见于媒体,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