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女子链球运动员冬季准备期力量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跟踪北京体育大学链球队女子运动员冬训期的训练,对两名运动员冬季准备期的力量训练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链球运动员在冬季准备期的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结构。通过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的发展变化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使举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体能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构建了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体能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对在男子举重运动员训练中运用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测量评价理论和数量统计方法,对影响我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形态、素质、技术、专项能力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对竞技能力有显著影响的评价指标,建立了竞技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制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以及评价指标综合发展水平、均衡程度、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的评分方法,为科学监控铁饼训练过程、提高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专项训练学角度研究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建立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体系、预测模型,制定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并列举了应用实例。为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定量监控、板块训练提供了方法学途径和条件,这种从运动专项本体角度进行方法学问题研究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我国专项训练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多赛事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体育学院近几年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及数理统计法,以建立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简易评价模型为目的,对不同力量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指标可分为弹跳、支撑和腹背三大因子;研究提示竞技健美操项目要求运动员应具有较好的下肢弹跳力.通过建立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模型,对其力量素质训练和科学的选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通过构建我国优秀男子健美运动员体能状态评价模型,运用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选取的12名优秀男子健美运动员进行体能状况研究。模型参数筛选是建立在运动员负重训练的基础上,选择与体能状态最为密切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相关的指标,采用肌电采集系统、等动测力系统、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及DXA等实地测试运动员备赛期12周训练中体能变化的相关数据,通过生化监测系统,追踪受试者训练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准确评估运动员的体能现状,为建立中国健美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科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身体形态的均衡性,机能的稳定性和素质的可控性是评价我国优秀男子健美运动员体能状况的主要依据。结论:身体形态研究表明,受试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围度发展不均;四肢与躯干及全身脂肪分布失衡。身体机能研究表明,受试运动员血睾酮水平处在中下区间;血尿素水平处于偏高区间;肌酸激酶高于参考值上限。运动素质研究表明,受试运动员大腿正面肌群与后侧肌群、手臂前侧肌群与后侧肌群力量发展不均衡,大腿肌肉各个肌群的发力控制能力相对较薄弱;伸肘关节在等动模式运动时的肌肉力量控制能力较差;手臂肌群发展较好,腿部肌肉发展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7.
力量素质是女子体操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其评价与诊断是提高力量训练质量的重要保障。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对中国10~11岁优秀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评价与诊断,在微观上揭示该年龄段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在宏观上厘清10~11岁组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整体训练水平和发展方向,为教练员科学制定力量训练计划和发展目标、提高训练效率和科学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与调研、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和专项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1)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和专项跳跃3个层面,助跑三级跳远、立定跳远等5个要素(评价元)构成;2)建立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预测模型;3)制定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的综合评价标准。为教练员确定训练重点、科学诊断运动员专项素质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研究法、“BTL-SW-1.2操作思维测试软件”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操作步数和总时间上都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且在操作步数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同属于技能主导类开放性运动技能项群中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表现出操作思维步数较少、操作思维速度快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和训练年限的积累,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精练程度和敏捷性表现越强;依据全样本测试数据,制订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的评价标准,经样本内回代检验,能较好地反映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操作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评价效果。结论: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具有一定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其他项目优秀男子运动员,且受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旋转技术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对我国三位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旋转技术特征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三位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在旋转时单、双支撑时间分布、链球加速途径,重心位置变化及链球运行斜面变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部分优秀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13名优秀链球运动员的12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链球运动成绩的6项主要身体素质及其对成绩影响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国外优秀链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了对比,从中发现我国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右侧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右侧技术 (右手投枪 )运作进行图像解析 ,获取相关运动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存在着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超越器械不充分 ,用力阶段发力顺序不合理等问题。分析研究可为一步改进技术 ,指导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调查研究表明,女子标枪运动员初始专项年龄,达到健将水平的年龄和所需时间与世界级选手基本一致,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但在创造本人最高成绩和训练上存在明显差距,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运动寿命比世界选手平均少5.5岁,明显存在早衰现象,从训练学因素研究表明,导致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早衰的致因是:运动负荷过大,基础阶段训练手段单一,大力量练习过多,运动年限较短,过于追求专项成绩,运动损伤严重等。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优秀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外优秀男女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均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分组项目运动员上述3指标不仅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且其依大小排序呈一致性.在中长、超长距离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的上述3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短跨、跳跃、投掷及全能同一分组项目中上述3指标均明显低于世界优秀选手.说明在身高及肌肉力量素质方面我国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着较大差距.建议应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模式相适应,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模式及评价标准,加强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及其专项力量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现场技术采集与运动生物力学解析的方法,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链球决赛前8名运动员最后用力投掷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掷链球最后用力技术由单支撑和双支撑两部分构成;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链球一直处于加速状态,但是链球速度的增量对出手速度的贡献不是很大;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肩髋轴间夹角较小,链球与肩轴的夹角较大,以致影响了最后的用力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优秀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运用调查法和灰色关联分析 ,对我国优秀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各项专项力量素质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大小 ,专家的认识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统计结果显示杠铃性大力量 ,专家认为对提高运动成绩是很重要的 ,而对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与运动成绩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 ,专项投掷力量和弹跳力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运行距离、身体重心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我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对影响我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揭示出形态、素质、技术、以及专项能力等各种因素对铁饼成绩影响的主次关系和权重大小 ,寻找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速摄解析方法和献资料法,对中外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球守量差距较大的是在旋转的第二圈和第四圈,其原因在于旋转时间长,单、双支撑时间不合理和d/s比率低,旨为提高我国男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