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恩妙战     
云贵 《良师》2011,(6):49-49
号声退敌: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土耳其军队向俄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眼看就要突破俄军的前沿战壕。这时,一位非常熟悉土耳其军队号音的俄军号手,突然吹起了土耳其军队的“退却”号。土耳其士兵闻之,以为是长官别有用意的指令,便掉头退了回去。俄军赢得了巩固阵地的时间。当土军明白过来后,良机早已错过。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战争与施虐罪行罄竹难书。而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使日军形成了征服中国的心理基础,是导致暴行发生的直接原因;普遍存在于日军士兵中的大和民族优秀论意识以及蔑视中国人的认知心理,是暴行发生的内在原因;长期的侵华战争使日军形成了变态的畸形心理,是暴行发生的深层因素;在对被征服者的凌辱与毁灭中,日本士兵恐惧报复的心理,是暴行全面发生的原因;日军在战争中遇到中国军民的顽强反抗,形成了其强烈的复仇心理,是暴行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3.
日本全面侵华时期,日军内部渎职、破坏公物、"以下犯上"的内讧,逃亡和投敌等违反军纪的现象日趋严重。1942年12月发生的日军下级士兵凌辱上级的"馆陶事件",便是日军内部风纪败坏的典型案例。这一事件如实地反映了日军内部管理松懈、官兵关系紧张以及士兵心理颓废的状态,戳穿了日军自我标榜的"纪律严明""不可战胜"的谎言。  相似文献   

4.
一、漫画欣赏二、漫画精析漫画1:漫画选自2004年出版的《百年漫画》。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漫画中,全副武装的日本侵略军看着手中的怀表,计算着时间,表示他妄图实现“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和野心。但是愤怒的中国军人狠狠将枪托砸在日寇的钢盔上,给日寇以迎头痛击。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使日本侵略者遭到“首挫”的沉重打击。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军“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军发起了有力的宣传攻势,使日军思乡厌战的情绪不断增加,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作战意志。其中,艺术宣传工作在对日军的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漫画、歌曲等形式,向广大日军宣传侵华战争的本质,揭露事实真相,致使他们思乡厌战,从而成功地瓦解了日军的斗志,有效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6.
卢沟桥事件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处,是一座横跨永定河的大石桥, 其闻名中外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是“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更主要的是因为这座桥是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见证物。1937年7月7日半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头的宛平城内。日军借口演习时一个叫石山的士兵“失踪”,“很可能被中国军队打死或抓走”,要求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桥士兵的拒绝。日本军官立  相似文献   

7.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中国学者对此暴行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日军实施暴行的心理层面来看,这是日本长期对士兵实行军国主义教育,使日军普遍形成非正常心理的必然结果,日本军国主义才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8.
缅甸的森林洞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士兵希伯在一场与日军的战斗中,和部队失去了联系,在森林里迷了路。傍晚,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灌木和巨石遮掩着的洞口,于是他进入洞内,眼前的一幕让他目  相似文献   

9.
1.两国教科书中对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叙述中国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30多万人被害。——以上均引自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日本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不知何人向正在演习的日军开枪的事件。翌日晨,日军与中国的国民党进入战斗…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威尔逊医生是南京陷落后留守南京的外籍人士之一,目睹了南京大屠杀时期日军种种罪行,并以日记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威尔逊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日军在大屠杀期间主要有屠戮中国军民、掠夺、纵火、侮辱外籍人士、性暴力、扶持伪自治委员会等六大暴行。通过与日军士兵日记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暴行行为往往具有联发性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动机交织叠加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幅时事政治漫画。图中的日本自卫队士兵身穿印着“和平鸽”的迷彩服,肩上扛着一面日本国旗,旗杆是一枚导弹,国旗上写有“集体自卫”字样。该日本士兵正大踏步前进,高抬的左脚已迈出日本本土,伸向“域外”。漫画生动反映了当前日本的“大国”抱负,作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一直在千方百计谋求世界政治、军事大国地位。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十分活跃,军国主义开始抬头,这不能不引起当年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  相似文献   

12.
这是英国戴维·劳的一幅漫画,希特勒和斯大林在被打败了的一具波兰士兵尸体旁相互点头致意。希特勒:“他是一个无用的人,你说呢?”斯大林:“这是对工人阶级的血腥屠杀,你说呢?”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邑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县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中华可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日军对滇西妇女的性暴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滇西沦陷区的各族妇女遭到了日军士兵的残暴迫害,很多少数民族妇女被强征作慰安妇,受尽了屈辱和劫难。  相似文献   

15.
图画说明:这幅漫画反映的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军队进攻俄国而受困的情景。画面上积雪无边,法国士兵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两个士兵装备不整,面对垂死的伙伴惊慌失措,无可奈何。1812年6月,拿破仑为了建立以法国为中心的世界帝国,亲自率领61万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2 7页《“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3 7年 7月 7日夜间 ,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 ,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是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 ,193 7年 7月 7日只是抗日战争的纪念日 ,其实 ,战斗的第一枪是 7月 8日早晨打响的。193 7年 7月 ,日本军阀认为全面侵略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决定在卢沟桥挑起全面进攻中国内地的大规模战争。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试探 ,7月 7日晚日军牟田口联队借口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 ,提出到宛平城内查找的无理要求 ,当即被我军拒绝。日军在 8日早晨向我宛平城发起攻击。于是 ,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开始了 ,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也宣布开始了。《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纪念赵登禹烈士的《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一文说 :“七月八日凌晨 ,日军步兵一营 ,附山炮四门及机关枪一挺 ,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秦德纯得知后 ,立即向守军命令道 :‘...  相似文献   

17.
由长篇小说《亮剑》改编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在全国,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在一次对日战斗中,赵政委一枪命中了五百米外日军士兵的天灵盖,在紧张的战斗中五百米距离是如何知道的呢?电视中是这样演的:李云龙伸出大拇指在眼前比划一番,略一思索就判断距离约有五百米,笔者把这一问题抽象出一个几何模型向学生作了讲解。  相似文献   

18.
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晚上,驻丰台日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以卢沟桥为假想目标,在宛平县城以北地区举行夜间军事演习。当晚11时,日军以"仿佛"听到宛平城内的枪声而致使一名士兵失踪为由,想闯入县城中搜寻,被守城的第29军37师219团吉星文团长拒绝。北平(今北  相似文献   

19.
选择直面     
正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他们故意将意识封闭,躲在最坚固的堡垒里,并且落了好几道锁。这样的锁,这样的堡垒,是他们自己制造的,别人如何打得开?不免想起鲁迅笔下麻木的中国人: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津津有味地围观;他们漠然地对待"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甚至把刘和珍等人的事迹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面对被欺压、被奴役的现实,这样的中国人却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毫不退让,奋起抗战.这便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