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绰号作为人名的表现形式之一,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结合。它夸张人物的特长,突出人物的性格,寥寥几笔就能传神写意。东北方言中的人名异称绰号丰富,在东北地区无论是社会生活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存在着形象生动的人名异称绰号。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分析东北方言中的人名异称绰号,描写其鲜明的语音特点、构词类型和修辞手法,既拓宽语言学研究的维度又有利于东北方言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名的语言特点、语义类别、语法结构和人名语音四方面,论述人名与历史、民族和文化的密切联系,说明考察人名,首先应重视人名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3.
蒙古民族在同汉族交往的过程中从汉语中吸收了许多词汇。其中有些早期汉语借词在语音方面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某些语音特点.文中对保留中古汉语语音特点而且与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有较大差别的汉语借词,作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人名的处理,一要讲清中国人名的姓氏特点和外国人名及不同民族人名的特点,二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重视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汝阳方言中的人名变韵有以收尾的,也有以i收尾的。其中以收尾的人名变韵是后缀"娃儿"和人名拼合的结果,这种人名变韵的语音形式有的与该方言中的"儿化"形式一样,有的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人名和人名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因此,命名应当首先考虑语音是否得体。一、注意谐音的负效应谐音是一种重要的命名手段。如“赵中华”,“赵”与“照”同音,表达了希望名字使用者能像阳光一样普照中华大地的意思。此  相似文献   

7.
关于男女人名差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以为常的人名现象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某校2005级研究生463个人名用字情况来看,仅根据用字就可以明显地区分男女性别.对于人名的考察分析,前人做了很多方面的比较,本文仅旨在分析男女人名在语义、语音、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英语人名的文化特征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英语文化特点和英语人名翻译原则,采用大量人名中英对比材料,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从人名所体现的文化角度就英语人名的文化特征和翻译策略展开讨论,旨在探索不同的人名翻译方法并发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俄语中有许多外来词,其中很大一部分在读音上已经俄语化了,但是一些来自科技、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外来词,尤其是外国的人名、地名等一些专有名词,在读音上或多或少仍保留着其原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地跨欧亚大陆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文化的多样性。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人名学在长期发展中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俄罗斯不同时期的人名及特点作以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1.
回族姓名的构成特点与汉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回族取名时毕竟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取经名就是回回民族伊斯兰情结的突出表现,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和回回民族的宗教意识。回族官名的使用,则是回汉文化交融的结果,回族官名虽然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但仍然保留着一些自身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遗留在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满语言与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岫岩是满族的集聚地,满语对汉族聚居区发生了重要影响。方言中吸纳了较多的满语词,现今,个别满语词汇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沿为方言,集中体现在姓氏、地名以及日常词汇等方面。因受满语影响,在宗教信仰及禁忌、家庭、婚姻、丧葬、服饰、节日和饮食等诸多方面别具特色,形成了忌猎杀老虎、供奉四喜娘娘、祭祀必须关灯、忌食狗肉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满族风俗。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有所变化,却一直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3.
试论唐诗用典的宗汉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宗汉缘于唐代与汉代具有多方面的可比性,符合诗歌隐秀含蓄的艺术需要;仿效汉人做诗的风格和方法。唐诗用典宗汉意识的表现主要为直呼唐朝为汉,借汉人名;借汉代事;用汉地名;用汉时物;用汉时官名;用汉人著作典等。  相似文献   

14.
苗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山海经》记载了中国苗族先民的历史,他与汉族是同祖共源的。  相似文献   

15.
从明朝初年开始,大批汉族移民随远征的军队进入云南各地。在与当地族群不断进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汉族移民随之带来的"独脚五郎"、"三霄娘娘"等被云南原有居民不太恭敬地贬称为"小神子"。小神子的神性与一般主神不同,虽然它能给主人家带来数不尽的财富,但对之稍有不恭便行捉弄害人之事。在不同的族群文化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小神子逐渐成为一种无意识的群体信仰被云南汉化族群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云南温泉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但由于开发的时代不同,民族习惯不同,文化背景及温泉的温度、处所等不同,名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称谓.这些称谓也反映出古今用语的差异,以及雅与俗、洋与中、生活用语与专业术语、少数民族与汉族语言文化的交融与共存,反映了云南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及地理形态.  相似文献   

17.
广西扶绥县及周边相当多的地名在读音、含义、构成要素、构成方式等方面既反映出壮族文化的特色,又反映了壮汉文化融合的特色,具有人文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汉族人命名最常采用的一种命名方式就是表意命名,即在人名中包含一定的意义。社会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表意命名的内涵和形式的变化。而表意命名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化的状况和变迁。  相似文献   

19.
标话是汉藏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的一种语言。通过考察植、孔、梁、李、褥等几个主要姓氏的讲标人的来源,认为讲标人是南下的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土著居民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汉书·陈胜传》围绕着文字考据、史实征订、人物称呼等方面对《史记·陈涉世家》进行了诸多删改。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班固的"剪裁"多有论述,并提到了二书对陈胜称呼的差异,对《史记》的"世家"之体也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