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开始进入封建制时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地主阶级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压迫和奴役农民阶级的历史,也是农民阶级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本来是代表没落奴隶主利益的孔孟之道,从此,又成为地主阶级巩固统治、奴役人民、扼杀农民革命的反动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次数之多,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这是我国历史的特点之一。反映在教学上,在讲授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时候,就必然一再出现农民战争的课题。讲好每一次农民战争的课题,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次农民起义,都是由于农民不甘忍受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而发动的;都是反对封建剥削者与封建压迫者的黑暗统治,争取农民自身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的改变。这是历次农民战争基本相同的一面。但是,由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同,条件不同,因此起义的直接原因、发展过程、组织情况、斗争规模以及起义的结果,也就每次都不同。这是历次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3.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根本对立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中国历代的农民,在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之下,过着极端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所以,农民反封建的斗争也活跃于整个封建社会,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的  相似文献   

4.
一、时代的特点司马迁和班固都是汉代的人物。司马迁是在西汉,班固是在东汉。两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与过去有显著的不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中占了支配的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抗,成为基本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5.
李良赞 《文教资料》2009,(33):95-9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生活的必然结果,有其产生、存在和演变的历史渊源.其利弊得失,时期不同,不尽相同。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这一制度具有开创式的积极意义;至封建社会晚期.该制度的消极面不断显现,并居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几乎公认,我国历史上有过两次文化输入,一次是汉唐时印度文化随佛教输入中国,一次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其实在这两次文化输入中间,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重要的文化输入,那就是历经唐、宋、元三代的阿拉伯文化的输入。这次输入并不亚于印度文化的输入,它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科技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如李约瑟言,公元3世纪到7世纪末是中印交往的伟大时代,8世纪到13世纪末是中国和阿拉伯交往的伟大时代。唐宋元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阶段中,封建社会经历了繁荣及稳定发展的时期,各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在这个时期欧洲文化仍处于“黑暗时期”  相似文献   

7.
农民之作为农民阶级 ,是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使农民不再作为农民阶级而存在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根本改变农民阶级的经济基础的同时 ,必然根本改变其阶级性质。社会主义农民已经不再是农民阶级 ,而是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一)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自己劳动基础之上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从事小农经济的自耕农、半自耕农是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般都以为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是农民阶级的斗争、起义和战争即农民动力,但不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农民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比在西欧封建社会大得多,中国封建社会比西欧封建社会延续时间却长一千多年。学者们大都回避从动力角度来探讨。笔者对推动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的动力形式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历史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初始阶段,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对以后各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秦汉时期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具开创先河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是封建社会最尖锐、最激烈的历史冲突,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统治的国内战争,其根源、特点、影响都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社会根本矛盾中去考察和挖掘。因此,研究农民的反封建史就必要具体考察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关系史、阶级结构史、政权政策史,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中国地主阶级已经发展成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备方面为整个封建社会开创了局面,奠定了基础,它所建立的国家机构、各种制度和政策等等,都是以后各个朝代进一步发展的根据。本文专谈思想方面的发展,即统治思想和思想统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于认识我国地主阶级的特点和作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地主阶级如何在思想上对农民进行统治,对认识地主阶级乃至我国的封建社会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东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建立在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基础上的东汉王朝,其封建经济、统治政策、政治思想都发生了一些变革。其用人思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仅就亲贤、德才和名实关系等三个问题,时东汉时期的用人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并分析用人思想变化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关中地区在封建社会后期丧失政治中心地位的原因:首先是经济因素对政治中心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前期,关中优越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促使统治建都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关中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又导致经济迅猛发展,强大的经济拉动力反过来稳定了封建阶级的统治;其次,朝廷内部和边境地区各政治集团的实力对比和区域分布也影响着政治中心的确立,到封建社会后期,关中地区几乎没有能与权力中枢相抗衡的政治集团,更没有可以控制权力中枢的政治集团。所以,关中地区在封建社会后期丧失其政治中心的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产生于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即被封建历史学家称为“盛世”的清王朝乾隆时期。这个时期正处在封在社会的末世,面临着由盛而衰的社会危机。清王朝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地位,加紧了对农民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土地和财富高度集中,当时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已经有了发展,开始出现一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由于官僚地主阶级的压迫,激起了农民阶级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斗争,所谓“贼盗蜂  相似文献   

16.
潘攀桂 《教师》2014,(24):128-128
正在高中历史专题复习中,一些学生对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地主阶级中的不同派别等认识比较模糊,难以正确区分,本文试图对它们加以廓清,以方便读者。1.正确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形成原因及主要表现(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我们大多是农民的后代,但这里所说的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落后的小生产关系的代表。他具有反抗地主压迫的革命性,又具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鲁迅在《阿Q正传》《药》中曾刻画过一些农民的文学形象。农民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是广东开发的初期阶段,在广东古代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不仅是广东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开始,而且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以及经济初步开发的时期.秦汉时期的初步开发,为广东后来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般都以为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是农民阶级的斗争、起义和战争即农民动力,但不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农民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比在西欧封建社会大得多,中国封建社会比西欧封建社会延续时间却长一千多年。学者们大都回避从动力角度来探讨。笔者对推动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种不  相似文献   

19.
程贯伦 《历史学习》2003,(12):16-17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在其失败的诸多原因中,脱离了人民群众,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调动农民阶级支持革命呢?一、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所代表的经济本质上是对立的,并决定了二者有不同的政治要求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体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相对于自然经济来讲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具有开放、扩张的本质。其发展与市场紧密相连。而农民阶级所代表的是小农经济,它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具有封闭、保守、落后的本性,规模小,以男耕女…  相似文献   

20.
五代十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三次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重心南迁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开始阶段,突出地表现在后蜀和南唐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南唐,包括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和江西的全部。那么,南唐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如何呢?本文试据有关材科,就此问题作一个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