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认识论中的“反映论”实质上是一种认知论,人类认识过程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评价环节。评价指主体对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需要的程度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评价的主体有个人、群体和社会。检验评价的标准有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将评价作为认识过程的内在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人的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以主体的内在尺度为特征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其价值的大小在于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这里讲的主体指的是实践者、认识者,即人本身.  相似文献   

3.
历史评价作为中学历史课程必然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史实,更兼及价值判断。史实与价值判断,二者孰轻孰重?以谁为标准?对其认识程度与处理方式不同,课程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教师提出,历史教材有关三元里抗英的评价合理不合情。因为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行为,虽然合理,但不合实"情":乡民们斗争的主旨在于自卫身家,  相似文献   

4.
郝飞龙 《西北职教》2007,(10):48-48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  相似文献   

5.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主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过程。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考试质量评价是对考试的评价,其目的是判断考试的各个环节是否合理科学,并为考试者正确使用考试结果提供决策依据.现行的考试目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考试内客过多关注对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考试方式过于注重采用以标准化纸笔为主要形式的测试,评价主体过于注重在教师控制下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模式,忽视了考试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本文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从考试观念的转变,考试内客的设计,考试方式的完善及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方面就中小学考试质量评价进行分析论述,以期为考试质量评价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如优缺点等的系统调查。从本质上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包括  相似文献   

8.
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通过调整"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定势,强调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实现驱动转换,促进供需两侧和谐发展,从而彰显其价值本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需求侧从有效人才的需求出发,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供给侧改革价值判断的活动,评价体系的地位、职能、机制及科学评价标准与供给侧改革天然契合,在实践应用中助力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9.
教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教育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考试依次经历了从考试内容到考试结果的理性存在阶段、从价值判断到价值观念的主观认识阶段。在两个阶段中,存在客体价值与主体价值的分歧以及客观存在价值和主观认识价值的分歧。前者源于考试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分野,后者源于评价内容标准与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合。当下,很难纯粹从技术或工具的层面完全消除教育评价中出现的功利化、应试化和唯分数等复杂问题,但可通过对价值分歧的探析,在科学价值论的普适性观照下,厘清教育考试问题的主要矛盾和调解思路,为考试的技术革新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靶向。为解决不同对象和状态间的价值分歧,应确立教育考试价值的一元性和多元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绘画欣赏中的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闫辐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6):118-120
模拟审判属于法律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评估是对该实践教学的过程监测与质量控制手段。基于模拟审判主客体间的交互性、复杂性,评估的维度多元化:以评估的目的论,宜用发展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以考察学生潜能开发度、目标设置合理度;以评估的主客体论,主体有教师与学生,客体即模拟审判本身;关于学生的评估维度关涉知识与技能、程序与实体、理念与思维;关于教师的评估维度关涉诉讼构造释明、案件争点剖析、角色立场解读、实务技能评论;评估的方式有观察与访谈、测量与阅档、座谈与个案研究。评估的本质是作出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评估方案设计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梳理评估方案设计五个关键环节,关注主体、客体、指标、条件和程序等要素的整合。提出主体要素需明确评估是外部评估还是学校自我评估,明确是多元主体还是单一主体;客体要素关注评估对象的范围和类型,需明确是专项评估还是综合评估,明确院校、学科专业、课程、人员、科研、教学等评估类型;指标要素需厘清评估指标的选取、指标体系设计和优化的原则和方法;条件要素解决收集指标测量、评判检验和结果反馈所借助的技术和工具;程序要素给出具体操作程序和完成时间节点等。文章尝试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案的特性及方案框架。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实践和活动的评估有着发现价值的功能,它通过对教育教学现实的综合分析、对主体潜在的教育需求的分析以及对主体教育需求与客体现状的动态关系的分析来加以体现。高等教育评估要建立价值发现的实践机制,以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志军 《教育研究》2004,25(2):59-64
对教育评价的认识有几种观点: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提供评价信息的过程,是共同构建的过程。教育评价与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教育评价时,只关注主客体价值,未能认识到交往价值的存在。从价值的构成来看,价值应包括主客体价值与交往价值。教育评价应在这两类价值的基础之上,形成规范性评价与超规范性评价。教育评价作为两类评价的统一体,应兼具判断价值、发现价值和提升价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选择还存在很大问题,包括评价主体单一;社会评价力量薄弱;学校自我评价的功能难以发挥等问题。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选择需要根据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效用性、评价成本、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适宜度等几个方面来确定。根据教育质量的构成和教育主体之间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不同类型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自我评价活动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评价活动就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评价活动。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直接同一,典型地体现着自我评价活动所具有的特点。群体自我评价活动通过以群体为客体的权威评价活动和民众评价活动体现出来。社会自我评价活动是群体自我评价活动的特殊类型。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关于自身的意识。自我评价活动对于自我意识由自在达到自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育评价因其单一化特征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代之而起的是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模式。由分析传统教育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从教育评价的标准、功能、主体、对象、形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多元化素质教育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一般评价活动真义多元性内涵的规定不适合个体自我评价活动,具体到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真义的多元性应该另有其内涵:同一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不同属性所产生真义的多元性而非不同主体对于同一客体的同一属性所产生真义的多元性。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真义的双重性质和时间性质使真义呈现更加错综复杂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以黎运汉教授《公关语言学》(第四版)的开拓性理论为阐释对象,解读其公关语言学建立的社会基础与不断完善的进程;解读公关语言学的学科定位: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学科体系,学科特点,研究的角度和方法进而具体解读其社会价值和社会的评价。它内容充实,体系完备;理论精辟,品位较高;切实管用,功能较高,是一部精益求精、科学性最强、理论性最高、印刷数最多、读者面最广的熔中外公关学、社会学、应用语言学、交际语言学、功能语体学、语言风格学于一炉铸就的应用语言学分支学科的精品,是一部开创性的巨著。  相似文献   

20.
学业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考察对象。在考查大学教师设定的教学大纲、考试试卷、教学设计等教学实施工作中,发现存在学业评价的认知程度有限、学业评价的活动单一并与教学设计其他要素脱节现象。大学教师的学业评价技能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