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明霞 《海外英语》2022,(23):201-203+209
寓言故事之精髓在于其体现出的深刻道理,而深刻的道理蕴藏在语言简练但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其故事的生动形象,往往体现在文本的语言表达中。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英文寓言故事汉译中实现两种语言的顺利转换,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该文探析了寓言故事叙事性、造型性、对话性、哲理性等语言表达特点,在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指导下,分析《谁动了我的奶酪》吴立俊译文,总结了寓言故事汉译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在人物刻画、叙事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其中不得不提的还有作者对于颜色词的运用。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颜色词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同时,通过颜色词,也反映了主人公盖茨比所处的时代。因此,本文从颜色词的角度探究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3.
田晓琳 《培训与研究》2008,25(11):129-131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均称得上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杰出的文学作品。这归功于作者成功的运用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均称得上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杰出的文学作品。这归功于作者成功的运用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说家F·S·菲茨杰拉德(F.S.Fitzgerald)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克·帕拉纽克(Chuck Palahniuk)的《搏击俱乐部》分别创作、发表于爵士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然而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现代人变得浮躁焦虑,麻木虚荣,曾经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在追名逐利和浮夸攀比中日渐沦丧和退化,处于消费主义重压之下的现代人处于崩溃的边缘。文章将立足当代消费文化语境,借鉴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采用文本分析与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的解读方法,以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查克〃帕拉纽克的代表作《搏击俱乐部》为阐释文本,探讨消费文化语境下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小说展示了作家们对消费时代现代人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唐鹏 《考试周刊》2013,(36):16-16
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的关于"美国梦"的幻灭这一主题思想的力作。作为贯穿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主题,美国梦曾经象征美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以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的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揭开文本自身尚未意识到的自我矛盾。  相似文献   

7.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它的色彩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非茨杰拉德描写物质和精神追求破灭的最成功的作品。在小说中,大量使用意象手法,尤其是成功地动用以色彩为载体的象征手法来表达作的思想感情,是菲茨杰拉德和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在小说中完全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角色,不管是他的事业、他的爱情还是他的人生。整天生活在幻想当中的盖茨比注定成不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即使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了成功,也不过是短暂的辉煌而已。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美国已由一个以生产型为主的社会转变成一个以挥霍性消费型为主的社会,本文试图探索这种挥霍性消费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等人的影响,并观照作者菲茨杰拉德对这种消费所持的态度,从而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小说蕴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源语言生态环境背景。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具有代表性的姚乃强和巫宁坤两位先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汉译本从源语言的生态环境和目的语环境适应性的三个维度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语言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时,要重点关注翻译用词、语言结构;在文化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间文化和内容上的差异;在交际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时,要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1.
曹霞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24-126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为读者展示了一幅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画卷:丰裕物质生活的背后是人们的精神荒原,荒原中的人们醉生梦死。主要从人物刻画、象征隐喻入手,探索"荒原"在小说中的表征,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荒原时代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历史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期间,菲茨杰拉德就认真拜读了康拉德的作品,并称《“水仙”号上的黑水手》的序言为他一辈子提供了文学创作的“金科玉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题和技巧都明显受到了康拉德的影响,在该作品从主题思想、对故事叙述者的设计到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都有具体表现,菲茨杰拉德之所以受到康拉德的影响是与作家本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文化心态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姚译本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即:理解错误,措辞不当,逻辑混乱和翻译腔严重。  相似文献   

14.
绘画艺术中,绿色由蓝色和黄色调制而成,本文从文化解读的视角,详细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绿、黄、蓝三种颜色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小说人物命运塑造的作用,揭示菲茨杰拉德对西方色彩文化的精湛运用,以及小说细节安排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5.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战后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之一,极为准确地传达出了“美国梦”的精神内涵,是美国“爵士时代”的华丽挽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要了解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了解同一个隐喻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出现的新含义,特定语境下的人物对话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图瑞的翻译规范理论发展和深化了描写翻译学,把翻译置于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下,它从预规范、元规范和操作规范三方面翻译规范考察译本产生的整个过程,涵盖了宏观和微观的多方面视角。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杰出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从翻译规范理论出发,考察《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姚乃强译本产生的过程,大到背景,小到翻译技巧,对比分析原著和译本。分析表明,译者对预规范、元规范和操作规范三方面规范的遵守程度对译本产生的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翻译规范理论对译者的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出色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史的完美之书。小说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特色,当时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却堕落不堪,这一时代被称为"爵士时代"。小说从尼克视角出发,带我们走进盖茨比的生活,感受上流社会的浮华和空虚,见证"美国梦"的破灭。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出版于1925年的小说,然而这部作品直到1983年才在中国大陆出现第一个译本,它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译介的角度,分四个时期(即拒绝接受期、初步接受期、基本接受期、全面接受期)对这部小说在我国的译介历程进行梳理和概括,分析影响其接受的各种社会因素,通过此个案研究考察我国接受环境对外国文学作品传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现了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展现出的"结构性暴力",通过阐释汤姆、盖茨比和威尔逊之间的对决,探讨了结构性暴力中的人际暴力和情感暴力,从而进一步探讨小说中人物的悲剧产生的结构性原因。  相似文献   

20.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了众多"摩登女"的形象,她们被刻画成一群地地道道的道德沦丧者,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这些"摩登女"的自私、空虚、金钱至上等悲剧性格的根源在于物质至上主义的制度及男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